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长安晚秋讲课.pptx

17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46297507
  • 上传时间:2018-06-2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17.4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赵嘏简 介 作 者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 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 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应进士试未第,留寓 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追求功名会昌四年方 登进士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 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 852、853)卒于任上与诗人杜牧友善,其《 长安晚秋》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 倚楼”尤为杜牧所激赏,称其为“赵倚楼” 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他的七言律诗清圆熟练,颇多佳句诵 读 诗 歌(说说诗意)云 物 凄 凉 拂 曙 流,汉 家 宫 阙 动 高 秋残 星 几 点 雁 横 塞,长笛 一 声 人 倚 楼紫 艳 半 开 篱 菊 静,红 衣 落 尽 渚 莲 愁鲈 鱼 正 美 不 归 去,空 戴 南 冠 学 楚 囚1.首联描绘了什么画面?句中“凄 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首联是总览长安的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 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漂游 ,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 壮阔 • 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 清冷,衬托作者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 为全诗奠定了凄凉感伤的感情基调。

      2.颔联是本诗的名句,请你说说这两 句诗的写景妙在何处?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睹,“长笛 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 ”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独具匠 心 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 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 饶有情韵的烘托它的妙处还在于它选景典 型、韵味清远的缘故①颈联写景是俯视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 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的莲花 ,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 ②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 ;以“静”赋菊,以“愁”状莲,运用了拟人的修 辞,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 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 菊,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 心4.颈联“紫菊”“红莲”这两个意象对表现 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5.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 怎样的情怀?手法:用典表达了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和退隐之意;“南冠”句用春秋钟仪的典故,是痛言自己留居 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总结:本诗景物描写层次感极强的写景 特色1、层次分明。

      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有广狭、 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 推移有暗而明的变化 2、感官:视听结合 3、动静结合 4、情景交融,景中含情• 说说作者是如何富有层次的写景的?又怎样以 景传情?赵嘏《长安晚秋》前三联都是写景的,所写 之景有广狭、远近、高低的区别,层次感强第一联 总写长安的全景,这是广;接下来写雁阵、长笛、 楼、篱菊、渚莲,这是狭残星几点,雁阵横塞,长 笛一声,人倚楼,这是远;篱菊,渚莲,这是近云 物拂曙,宫阙高秋,残星雁阵,高楼长笛,这是高; 篱菊半开,红衣落尽的渚莲,这是低,作者这样写, 也体现了随着时间的转移,天色由暗而明的变化 • 颈联和颔联的写景结合了诗人特定的心情,景语即情 语,诗人寓情于景,以景传情南归雁阵,东篱菊花 ,传达了诗人的思乡归隐的情绪,再加上拂曙凄清、 高楼笛声的渲染与烘托以及思乡典故的运用,更增强 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诵 读 诗 歌(说说诗意)云 物 凄 凉 拂 曙 流,汉 家 宫 阙 动 高 秋残 星 几 点 雁 横 塞,长笛 一 声 人 倚 楼紫 艳 半 开 篱 菊 静,红 衣 落 尽 渚 莲 愁鲈 鱼 正 美 不 归 去,空 戴 南 冠 学 楚 囚。

      首联意境迷蒙 而壮阔衬托心 境凄凉,奠定 凄怆感情基调视听动静结合 凄清寂寥画面 人生易逝,思 乡怀远以“静”赋菊 以“愁”状莲, 运用了拟人修 辞用典表达思 乡,归隐之情执教者:南京行知实验中学 王樱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何人不起故园情 ——羁旅行役诗《长安晚秋》——合作探究以长安晚秋为主,结合前面所学《旅 夜书怀》《枫桥夜泊》,探究羁旅诗的特 点 提示:探究角度: ①如何判断?(找关键词) ②常见意象 ③常见情感 ④常见手法羁旅行役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孤寂幽愤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漂泊之愁《长安晚秋》——合作探究关键词:泊,宿,次,孤,归,暮,空,独,故园等 ;除夕,人日(正月初七),上元节(元宵节),清 明,中秋,中元节(七月十五),冬至等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 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 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 奉寄》写于妻子的日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长安晚秋》——合作探究常见意象:月,雁,驿站,候馆,客舍,旅舍,逆旅 ,舟,沙鸥,寒蝉,杜鹃,鹧鸪,猿猴,落花(红) ,落叶,夕阳等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 笛 》《长安晚秋》——合作探究 常抒情感: ①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独居他乡,思乡思亲 如:孟郊的《游子吟》 ③思国都思君 ④郁郁不得志,内心孤独凄凉;不得重用,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等(官宦)如:杜甫的《登高》 ⑤厌恶战争(戍卒)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⑥向往安定幸福生活常用手法: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 托、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对写)(虚 写)(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等《长安晚秋》——合作探究常用手法: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 托、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对写)(虚 写)(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等乐景衬哀情-----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