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施工测量监理细则.doc
10页厦门象屿工程咨询监管理有限公司XIAMEN XIANGYU PROJECT CONSULTING & MANAGE CO.,LTD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名称测量工程监理细则文件编号XS-QI-PS-01版 本3.0生效日期2010年8月1日编制部门总工办页 码第1页 共10页版权声明*本程序文件为厦门象屿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之资产,非经本公司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的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外传当本公司要求收回时应归还本公司副本分发受控类型: 持有部门:更 改 记 录修订次实施日期页码对应条款更 改 内 容文件更改依据12010.8.1全部全部根据新标准换版编制审核批准一、 施工测量监理的意义施工测量是建设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产品的综合质量,并制约着施工过程中有关工序的质量,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是施工前事先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因此,在实施工程建设监理的过程中,为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加强对施工测量质量的监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二、 施工测量监理工作的依据1、 有关工程的合同2、 设计图纸文件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 计量法实施细则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6、 其它与测量有关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7、 工程建设监理规划三、 监控要点(一)、施工准备阶段1、 熟悉设计图纸、文件。
了解工程的全貌和主要设计意图,并复核与测量有关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轴线图和结构施工图中的总尺寸与各部分的详细尺寸之和是否一致,对各单体建筑物的位置、坐标点、轴线尺寸、层数、标高及相应的海拔高程等应全面考虑2、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测量方案:2、1、测量方案技术上必须可行,符合现场的条件,不会在实际操作中因遇到难题而改变测量方案;2、2、测量方案在操作上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拟采取的测量方法科学,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测量质量;2、3、测量方案要有可靠的检查复核手段,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改正;2、4、审核其测量放线的数据和测量计算书是否正确,绘制的测量放线简图与总平面图和建筑基础平面图是否符合;2、5、测量工作的人员配备要能满足测量工作的需要,负责人必须是专职人员,具有测量工作的岗位证书和一定专业工作经验,与之配合的操作工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技术工人;2、6、测量拟选用的仪器(性能参数、型号、数量)、工具恰当,能满足测量质量要求的精度,所有测量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送法定的计量器具检定部门进行检校,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检定合格证的复印件。
全站仪检定周期是1年,经纬仪的检定周期是1—3年,水准仪的检定周期是1—2年,钢尺的检定周期是1年3、测量仪器的使用操作应实行“人机固定”原则,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按程序操作,并经常检查仪器的性能、偏差等,发现问题及时送检校单位检校4、测量尽量避免在烈日暴晒、大风天气、强光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作业,以免发生错视,保证测量的精度5、参加或检查由业主主持的测量控制桩位、水准基点及测量大队所放样的建筑角点的移交工作:5、1、现场逐点转交各控制点的坐标、高程、建筑角点等资料;5、2、会同施工单位在14天内对所有移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计算,发现错误后,由业主通知原测量单位与各方人员共同复查,确认错误后作出纠正;5、3、交接桩位和水准基点工作结束、复核完毕,确认无误后施工单位方可开始现场的测量工作;5、4、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各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直至工程竣工验收6、审查复核施工单位建立的施工控制网6、1、平面控制网的控制要点:6、1、1、平面控制网的确定应与设计总平面相一致6、1、2、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可采用三角网、测边网或边角网;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的布置很不规则时可采用导线网;地势平坦建筑物众多且布置较规则的场地,可采用建筑方格网;地面平坦而简单的小型施工场地则可布置成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
6、1、3、场区平面控制网等级、精度的有关规定:◆ 建筑场地大于1km2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建筑场地小于1km2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 一般工程总平面布局较为规整时,应采用建筑方格网,精度为二级,方格网的设置要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上的建(构)筑物、道路、管线等的分布,结合施工平面图和场区的地形因素先确定方格网的主轴线再全面布设建筑方格网6、1、4、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边长(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Ⅰ100~3005≤1/30000Ⅱ100~3008≤1/20000角度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方格网等级经纬仪型号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测微器两次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变动范围(″)各测回方向较差(″)ⅠDJ152≤1≤6≤9≤6DJ253≤3≤8≤13≤9ⅡDJ282——≤12≤18≤126、1、5、建筑方格网的布设控制◆ 主轴线宜位于场地的中央,与主要建筑物平行,长轴线上的定位点不少于3个,轴线点的点位中误差≤5cm,主轴线点应接近精度要求高的工程。
◆ 方格网的轴线应彼此严格垂直,放样后的主轴线点位应进行角度测量,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2.5″,直线度的限差应在1800±5″以内◆ 方格网点之间应通视良好、易丈量和长期保存,轴交点应在长轴线上丈量全长后根据建筑物的布局而定,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后测定,其精度与长轴线相同,交角的限差应在900±5″以内6、2、高程控制网的控制要点6、2、1、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6、2、2、高程测量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6、2、3、场地水准点的间距宜小于1km,一般以600m为宜,可在400——800 m之间变动,其点位距离建(构)筑物≥25 m,应在振动范围以外不小于5 m,距回填土边线≥15 m6、2、4、建筑物高程控制点间距应在200 m左右,其埋设应便于长久保存,各水准点之间应成闭合线便于闭合校核6、2、5、高程控制网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 线长度(km)水准仪的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平地(mm)山地(mm)二等2——DS1因瓦与已知点联测往返各一次附合或环线往返各一次4√L——三等6≤50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L4√n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四等10≤16DS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 6√n五等15——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注:①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②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③n为测站数或导线边数二)、施工阶段各类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的主要内容民用建筑测量复核建筑物定位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墙体皮数杆检测、楼层轴线检测、墙体位置尺寸检测、楼层间高程传递检测等工业建筑测量复核厂房控制网测量、柱基施工测量、柱模轴线与方正检测、厂房结构安装定位检测、动力设备基础与预埋件定位、预留孔洞中心线的检测等高层建筑测量复核建筑场地控制测量、基础以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建筑物中垂准检测、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等管线工程测量复核管网或输配电线路的定位测量、地下管线的施工测量、架空管线的施工检测、多管线交汇点的高程控制等1、 建筑物定位测量的质量控制1、 1、施工单位应根据建(构)筑物的平面特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计算,确定建筑物的控制线,主要控制点和主要设备的中心线端点应埋设混凝土固定的标桩,之后据控制线详细测出建筑物各轴线的中心桩,并撒出基槽(坑)的开挖边界线,自检合格后书面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线1、2、验线时首先检查施工单位定位依据的正确性和定位的几何尺寸,再检查建筑物轮廓尺寸及轴线间距,做好相对误差值的记录,最后检查各细分轴线及主轴线的间距,同时应注意引桩的正确与稳固,验线合格后签证认可。
1、3、建筑物定位测量的有关技术要求1、3、1、建筑物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测量定位误差不低于同级控制网的要求,允许误差为2cm,两建筑物(厂房)之间有联动关系时,允许误差为1 cm,定位点不少于3个;1、3、2建筑物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边长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一级1/300007√n二级1/1500015√n注:n为建筑物结构跨数1、3、3、建筑物控制网角度观测的测回数测角中误差2.5″3.5″4.0″5″10″测回数DJ1432————DJ265431注:矩形网的角度闭合差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4倍2、 建(构)筑物基础工程施工的测量控制2、1、施工单位在基(坑)槽即将挖至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在槽或坑壁上测设水平桩来控制基槽(坑)的开挖深度,间距一般为3~4m,水平控制桩测设的允许误差为±10 mm,挖至设计标高时拉通线检查基槽(坑)的开挖尺寸,不足部分进行局部修整,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书面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地基验槽,验收合格后予以签证认可2、2、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单位应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弹出墙体、柱基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供砌墙或柱基立模、布置钢筋使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书面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基础放线是具体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关键环节,必须经严格校核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2、1、首先检查各轴线控制桩位的正确性,确认未被碰动和发生位移,才允许使用,其次检查有无错用轴线桩位;2、2、2、依据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即基础定位),再复测各大角和各轴线的相对位置,防止整个基础在基槽(坑)内错位,复测时注意做好相对误差值的记录;2、2、3、轴线检查完毕,进行各转角部位(包括柱基础四角)的方正检查;2、2、4、检查垫层的顶面标高,做好验评记录2、2、5、基础施工结束后,再次复核基础(包括防潮层)的顶面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允许误差为±10 mm,发现问题,监理工程师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3、 砌体工程施工的测量控制3、1、砌体弹线定位的测量控制 首先检查墙身的中心线和墙边线与轴线控制桩的位置是否吻合,墙体的轴线交角是否为900,最后复核门、窗和其它洞口的中线、边线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3、2、砌体工程高程测量的控制要点 砌体工程中高程的控制主要使用皮数杆,其上标有±0.00、门窗、楼板、圈梁、过梁等标高位置,±0.00的允许误差为3mm,墙身砌至1m时,施工单位应在室内墙身上定出+0.5m标高线,便于以后地面和装饰工程的施工,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中经常检查施工单位所立皮数杆的正确性,保证砌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