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 第1板块-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历史课件 新课标.ppt

218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9223042
  • 上传时间:2018-07-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57MB
  • / 2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 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专题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及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一板块 古代中外政治、 经济与思想文化板块通览第一板块 │ 板块通览 板块线索第一板块 │ 板块线索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耕文明,铸就了东方特有的以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为核心的政治文明,也推动了中国灿烂辉煌的思想科 技文化的发展;社会大变革的环境及小农经济的独特性,造就 了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也推动了中国古代实用 性农业科技的发展古代西方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古希腊、罗 马独特的民主政治法律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开创 的许多民主运作方式和法律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古 希腊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发达的工商业,铸就了近代人文主 义的曙光古代东西方不同的地域特征产生的两种人类文明交相辉映 ,为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 考点综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早期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围绕皇权与相 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实施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 制、三省六部制、文官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是本专 题主要命题点。

      其中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其核心内容 考点综述专题一│ 考情报告考情报告专题一│ 专题备考引擎专题一│ 专题备考引擎考向预测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部分2012年高考注意从以下 几方面复习备考:(1)注重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历史影响及社会遗存2)注重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时期的表现 方面命题,特别要注意考查角度的变化如对郡县制、三省六 部制、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举措、明清强化君主专制措施等职能 、权力及特点的命题考查专题备考引擎专题一│ 专题备考引擎 (3)命题可能从古代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选官用人制 度、监察制度等)不断创新角度考查,以及对今天政治体制改 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启迪作用4)高考可能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将古代君主专制、 近代民主政治及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联系起来命题,分析人类 政治文明发展演变的过程及不同模式政治文明的特点专题一│ 专题备考引擎 备考策略(1)复习早期政治制度时,突出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涵 、特点及影响的理解2)复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时,要抓一条主线、 两个方面:一条主线是指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发展演变的历程及阶段特征;两个方面是指一方面围绕着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梳理中国古代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历程 及作用,另一方面围绕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梳理 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影响和消极作用。

      3)重视对主干知识从不同命题角度的分析,联系现实生 活和热点问题如与民主政治建设、反腐倡廉、公务员制度 等热点链接复习专题网络构建专题一│ 专题网络构建 重点要点探究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宗法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内涵: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来确 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 稳定2.特点: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维 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大宗与小宗关系是相对的;与分封 制互为表里,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3.影响(1)对西周的影响: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王位世 袭制以及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 方的严密统治网络,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2)对后世的影响①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 建社会中的王位继承的嫡长子制等原则的形成②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 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 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③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 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 ,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 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 违背。

      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例1 [2011·课标全国卷]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 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 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例1 C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社会制度的影响,旨 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 制,由此将国和家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观 念,这对于后来秦汉的统一产生重要影响A、D两项与当时 的史实不符;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是百家争鸣时期法家 思想的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 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宗法制特点的理解 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材料中“定之以天” ,说明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的嫡庶确定宗法等级的,故这里 的“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A、C、D三项说法与材 料不符,答案为B项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二 古代中国三大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2.反映的趋势(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 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体现了古代政治由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 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例2 [2011·江苏卷]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 ……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 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 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 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例2 B 【解析】 本题以元代江浙的地方材料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对行省制度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 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本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难度不大,符 合2011年高考考题的命题主流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和 教材内容的掌握,材料中江浙行省遇有军事等紧急事务不必“ 咨禀”,由地方“从便区处”,即自行处理紧急事务。

      元朝行 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直接排除A项;C、D两项也与元朝中央集 权的史实不符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秦始皇设职授官, 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 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 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C.分封制 D.郡县制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秦朝郡县制影响、 特点的理解据材料“设职授官”“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 止”等信息,可以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世袭的等 级制度,故D项符合题意分封制、皇帝制度仍然是世袭的,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故排除A、B、C三项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及特点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①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虽分工上各有所侧重, 但相权相对过大②西汉:皇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 ,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③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割相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 ,提高行政效率④宋代: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削弱相权 ,强化君权,相权再衰落⑤元代:中书省成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 重新加强,这是在相权不断削弱的趋势下相对短暂的反复。

      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⑥明代: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 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⑦清代:清康熙时,设置南书房,加强君权;雍正年间,设 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⑧斗争趋势:通过限制相权、分割宰相的权力,皇权不断强 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最终被取消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①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免地方官员,彻底 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②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削夺王国封地;汉武 帝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③唐代:唐中叶以来,设节度使,酿成唐末五代地方割据④宋代:“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割地方的行政、军 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⑤元代:行省制的设立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 了中央集权⑥明朝:地方设三司⑦斗争趋势:地方权力愈益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交织,贯穿始终 (2)皇权至上原则,君主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 等独断权力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宣扬“君权神授”。

      5)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始终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 伴随6)实行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例3 [2011·北京卷]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 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例3 C 【解析】 本题考查历代君主专制加强的措 施A项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打击的是地方势力,而 非分化相权;B项北魏实行的三长制也是地方管理制度, 与相权无关;D项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是明太祖废除 丞相,而不是清朝设军机处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 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 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变式题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理 解认识唐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分工明确,削弱了相权 ,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未能准确反映隋 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相权虽三分,但相互协商、相互牵制 ,其独立施政是错误的;B项说法错误,中央集权就是把地方 权力集中到中央;D项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雍正帝时军机 处的设置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古代中国选官与监察制度的演变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2)趋势①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 渐发展到公开考试②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 开、客观的原则2.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1)演变①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 察制有一些变化②西汉: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 方高官③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长官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 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④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 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 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 段专题一│ 重点要点探究例4 [2011·山东卷]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 ,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 各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