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表.doc
8页附件1: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 子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 课 题 名 称 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刘 娜 所 在 单 位 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中心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09 年 8 月 10 日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2009年7月制一、基本情况提交鉴定的成果科技制作挖蒜机模型获第三届全国劳技教育创新大赛金奖结题报告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教学案例《水流产生力量吗》获省一等奖教学论文《科学启蒙寓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获省一等奖课件制作《摆的秘密》获省一等奖课外“大自然与小博士”征文竞赛一等指导奖发表文章《有趣的磁铁》在《科学教材教法与研究》第六期发表实验报告《科学启蒙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探索》获省一等奖教学案例《有趣的磁铁》获省一等奖教学论文《科学课堂教学论文》获省二等奖试教体会《哪杯水多》获省二等奖教学论文《科学课堂要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获省二等奖优质课《摆的秘密》获省三等奖通讯地址莱芜市莱城区杨庄镇中心小学邮编271123联系13563418459电子信箱lwliuna66@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姓 名工作单位职务和职称承担任务刘 娜杨庄镇中心小学小教一级全面负责、主持研究张伟杰杨庄镇中心小学小教一级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档景仲伟杨庄镇中心小学小教高级负责三、四年级学生活动的实施尚建雷杨庄镇中心小学小教一级负责五年级学生活动的实施二、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等。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与活动1、组建课题组我们从本课题研究的性质出发组成了课题组课题组组成人员和分工见下表姓 名资 历分 工 安 排刘 娜小学一级全面负责、主持研究张伟杰小学一级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存档尚建雷小学一级负责五年级学生活动的实施景仲伟小学高级负责三、四年级学生活动的实施2、主要的研究过程与活动(一)实验准备阶段:2004年6月——2004年12月在实验实施的准备阶段,我们学校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1)成立课题的实验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协调分工,明确职责落实课题实验研究的各方面条件,全方位只是课题实验的推行2)组织课题实验教师的培训学习,学习和研究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参加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3)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课题实验方案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体研讨、不断修改,制定出“小学科学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研究”实验研究课题实验方案,并具体落实各个阶段的实验步骤和内容二)实验实施阶段:2005年3月——2007年12月根据课题实验方案我们认真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和探索,实际开发案例、课件、电子教案、科学学习教具等研究出科学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科学探究的途径和模式。
通过搜集实验资料、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撰写阶段性试验总结和报告,总结试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实验方法、实验目标和实验步骤每位实验教师撰写实验论文、科学案例、制作科学课件和搜集科学课程资源,研究科学课程资源的拓展与开发撰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实验报告,形成实验成果资料,并发表实验论文三)实验总结阶段:2008年3月——2009年7月收集实验研究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撰写出实验研究的全过程的实验报告、总结针对课题研究的实际,我们主要采取了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学、研、教结合,解决校本培训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具体问题,提高研究的效度和实用价值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法二、本课题的研究计划执行与变更情况本课题的研究严格按计划执行,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均无变化原课题负责人郝维永同志于2006年8月由于工作原因调出本校,经学校研究决定,该课题负责人变为刘娜老师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其使用情况课题研究参与人员发表的成果如下:1、课题负责人刘娜被评为山东省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研教学先进工作者2004年10月)2、论文《科学课堂教学论文》在全省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作者:负责人刘娜(2005年1月)3、教学案例《水流产生力量吗》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作者:负责人刘娜(2005年1月)4、教学案例《有趣的磁铁》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作者:张伟杰 刘娜(2006年8月)5、实验报告《科学启蒙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探索》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作者:刘娜 张伟杰(2006年8月)6、试教体会《哪杯水多》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二等奖作者:刘娜 张伟杰(2006年8月)7、论文《科学课堂要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全省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作者:张伟杰 刘娜(2006年8月)8、优质课《摆的秘密》在山东省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执教教师:刘娜(2007年2月) 9、教学案例《有趣的磁铁》在《Science教材教法与研究》第六期发表作者:负责人刘娜(2007年3月)10、负责人刘娜老师在山东教育社组织的“大自然与小博士”与“自然观察日记”征文竞赛中获一等指导奖。
2007年7月)11、论文《科学启蒙寓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全省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作者:张伟杰 刘娜(2007年5月)12、教学案例《摆的秘密》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作者:刘娜(2007年8月)13、实验报告《课题研究总结》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科研成果一等奖作者:刘娜(2007年8月)14、试教体会《青岛版科学试教体会》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实验成果一等奖作者:刘娜(2007年8月)15、课件《摆的秘密》在“小学科学教科书(青岛版)开发与应用”课题阶段性总结会议上,被评为科研成果一等奖作者:刘娜(2007年8月)16、负责人刘娜老师在莱芜市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大赛中,荣获小学组科学学科一等奖2007年12月)17、朱海洋同学的作品——挖蒜机模型荣获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金奖教师:景仲伟(2005年8月8日)三、阶段成果序号作 者成果形式、名称完成时间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期号或授奖单位01景仲伟科技制作——挖蒜机模型2005、8中央教科所02刘 娜论文《科学课堂教学论文》2005、1山东省教研室03刘 娜案例《水流产生力量吗》2005、1山东省教研室04张伟杰刘娜案例《有趣的磁铁》2006、8山东省教研室05刘娜张伟杰实验报告《科学启蒙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探索》2006、8山东省教研室06刘娜张伟杰试教体会《哪杯水多》2006、8山东省教研室07张伟杰刘娜论文《科学课堂要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2006、8山东省教研室08刘 娜优质课《摆的秘密》2007、2山东省教科所09张伟杰刘娜案例《有趣的磁铁》2007、3《Science教材教法与研究》第六期10张伟杰刘娜论文《科学启蒙寓于课程资源的开发》2007、5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11刘 娜“大自然与小博士”征文竞赛一等指导奖2007、7山东教育社12刘 娜案例《摆的秘密》2007、8山东省教研室13刘 娜实验报告《课题研究总结》2007、8山东省教研室14刘 娜试教体会《青岛版科学试教体会》2007、8山东省教研室15刘 娜课件《摆的秘密》2007、8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16刘 娜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2007、12莱芜市教育局17刘 娜小学自然、科学学科教研教学先进工作者2004、10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四、总课题组验收、审批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