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边城》中的生命价值.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9773739
  • 上传时间:2021-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1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边城》中的生命价值 陈晓玲◆摘 要:《边城》是“山民艺术家”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部描绘湘西边城民俗风情的作品,是一帧五光十色的风俗画卷沈从文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本文将从生命价值对《边城》进行解读◆关键词:《边城》;沈从文;生命价值沈从文擅长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诠释理想的人生形式,《边城》以大自然的色彩和原始朴素的民俗色彩描绘了一个“人性乌托邦”他展现了湘西本土文化,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表现出人性的美好,也暗含了他的生命价值观,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入挖掘一、挖掘人性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社会事件此起彼伏,社会心理矛盾复杂当时大部分的文人注目于社会历史之“变”时,沈从文却潜心思考人性的本质在谈及他湘西文学的创作时,他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创作宗旨:“这世界或有想在沙基和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体形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把人性的理想和希望寄寓在湘西年轻一代人身上,他赋予了他们人性中的善良和淳厚。

      湘西青年一代,单纯和率真,热情和奔放,甚至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的妓女身上都有着纯真的自然天性,都闪耀着人性光辉翠翠与傩送兄弟通过端午龙舟赛、捉鸭子和唱歌等民俗事象所构成的浪漫的爱情故事,是人性的具体体现天保爽朗鲁直,他虽然认为翠翠太娇,不适合当茶峒人的媳妇,但他仍旧大胆追求翠翠,愿意“每夜到溪边为翠翠唱歌”当傩送与天保同时爱上同一个女孩时,他们并没有发生纠纷,而是决定用公平竞争的办法——轮流唱歌边城的青年男女是自然之子,是善良人性的化身,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一切都合乎天性,合乎自然除此之外,沈从文还把人性丰富的内涵放在了湘西中老年一代人的身上他们有着历史的厚重,成熟和理老船夫耿直,忠于职守以及顺顺仗义疏财,善良豪爽的形象跃然纸上从边城自由的婚恋民俗中,尤可见出老船夫和顺顺人性中的闪光点老船夫的女儿与一个士兵对歌而产生没有美好结果的爱情,他隐约感到翠翠的命运会同她的母亲一样,但他在孙女的婚姻上却表现出了极大的民主,从不干涉翠翠的选择他一再强调“翠翠肯了我还会不肯吗?”即使是船总顺顺,两个儿子要渡船还是碾坊,全由他们自己选择,“这些事只认为是小孩子的事,大人管不着”虽然天保是因翠翠而死,但顺顺却没有因此而怨恨,在老船夫死了之后打算过了“四七”把翠翠接回家。

      湘西人既安分守己,忠于职守,又刚烈豪爽,济难救危二、探寻生命人性的载体是生命,生命的样式是人性的表现形态离开了生命,就无法谈人性;离开了人性,人就等同于动物,生命失去了应有的庄严而没有任何价值沈从文說:“我是个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只信仰‘生命”沈从文认为,“生活”是指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为了延续后代的婚姻行为,这与动物的行为无异;而“生命”具有神性,与感情、美合为一体,“生命”是指人必须摆脱金钱的奴役,保有淳朴的人性,并对自己的命运具有符合理性的认识与自我驾驭,有理想,有志气超越“生活”层面的“生命”是沈从文追求的理想的生命形式沈从文说他写《边城》要表现的是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的主意并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而是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他把把人生形式集中体现为一个“爱”字翠翠虽从小失去父母,但她的生命中却不缺少爱这种爱,是边城人化的自然和自然化的人给她的她与祖父相依为命,以摆渡为生,是一种祖孙之爱翠翠生活的边城处处充满“爱”,天保和傩送的兄弟之爱,杨马兵与老船夫的朋友之爱,顺顺与两个儿子的父子之爱。

      边城的人们淳朴而善良,他们没有等级观念,人与人之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交易,他们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走进边城,便是走进了一个“爱”的世界在沈从文看来,生命的本质是爱与美边城的人们心中有爱,有着雄强的生命力,是健康的生命形式的集中体现,是一种生命之美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捉鸭子比赛是这种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每只船可坐十二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手上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包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着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一船快慢既不得鼓声,故每当两只竞赛到剧烈时,鼓声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锣鼓喧天,竞赛激烈以及两旁呐喊助威的热烈都可见出苗族人民自由、雄强、健康朴野的生命之美沈从文一生阅历丰富,在身居都市时,他认识到了现实中的社会状况,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堕落所以,他的心回到了梦中的湘西,那是一片纯净的沃土,到处充盈着人性美的光辉,远离近代文明的污染把民族品德的重造放在这片土地上,希望把湘西世界的人性美移植到堕落的中华民族身上,给它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它活起来参考文献[1]沈从文.湘西散记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沈从文文集[M].第九卷,1983:254[2]梁小珊.《边城》:沈从文对民族品德重造的热情呼唤[J].考试周刊,2007(45)[3]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M].第十卷.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263[4]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M].第11卷,广州: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43,4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