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80高龄入党科学家严济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250286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1.98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80高龄入党科学家严济慈著名科学家严济慈,是德高望重的中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 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奠基人他一生追求真理,爱国情深,以 “探索未知,发展科学”为己任在上世纪30年代时他就 说过:要努力让科学在中国生根尤为令人钦佩的是,他很 早就追随中国共产党而矢志不渝,最终以80岁高龄加入中 国共产党这位著名科学家对党组织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 集中代表了我国知识分子对共产党的充分信任、尊崇和热 爱一)做人的首要之处,就是要有一颗仁爱的心,要热爱自己 的祖国,这在严济慈幼小的心灵里很早就播下了种子1900年1月23日,严济慈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县下湖严 村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1914年,14岁的严济慈小学 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东阳县立中学当时的校长 程品文聘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到该校任教,其中有傅东华 先生他是浙江金华人,毕业于南洋公学,是位杰出的英语 教师,后因在中国首译美国名著《飘》而闻名他英语水平 很高,思想十分活跃,经常鼓励学生们学好英文,采用《泰 西五十轶事》《莎士比亚故事集》等书作为课本,并介绍各 种英文书刊给学生阅读严济慈良好的英文底子就是在那时 打下的他常常从拮据的生活费中匀出钱来,订阅上海出版 的英文《密勒氏评论报》,还经常参加《英文月刊》《英语周 刊》(商务印书馆出版)举办的征文竞赛,因为得了奖便可 免费订阅,这样就能减轻父母的负担。

      傅东华很喜欢严济慈 这个勤奋好学的农村学生,给他取字号为“慕光”有趣的 是,严济慈正是在光学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制造了各种 先进的光学仪器;而他的子女们的名字中也都嵌有一个 “光”字1918年,严济慈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 范学校(1920年改建国立东南大学)o 1923年又以第一名的 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同时获得物理系理 学学士学位作为一名科学家,严济慈深知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 国家富强的重大意义作为20世纪20年代出国学习的第一 代知识分子,他也亲身体验了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 国”这一真理1923年11月,满怀学习国外先进科学理想的严济慈赴 法国巴黎大学深造他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考得巴黎大学 三门主科一一普通物理学、微积分学和理论力学的证书,获 数理科学硕士学位之后,师从物理学家夏尔・法布里1927 年,刚刚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的法布里在他首次出席的科学 院的例会上,宣读了在他指导下由严济慈完成的博士论文《石英在电场下的形变和光学特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这是 法国科学院第一次宣读一位中国人的论文论文以其精确性 和独创性震动了法国物理学界论文答辩通过了,掌声响起 来了,这些法国科学界最高权威们的掌声震动了整个巴黎。

      严济慈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精确测定石英压电定律'‘反 现象”的科学家,也成为第一位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的中国人第二天,《巴黎晨报》第一版便刊登了 “新院士 法布里教授和中国学者严济慈”的醒目照片这是炎黄子孙 了不起的光荣!戴上博士帽后,严济慈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国1927年 夏秋的一天,一艘向东航行的轮船,载着这位27岁风华正 茂的青年科学家从巴黎回到祖国在回国的邮轮上,他结识 了国民党元老、留法前辈生物学家李石曾及留法的青年美术 家徐悲鸿,而严济慈和徐悲鸿的结交相当有趣当时,一位 比他年长几岁蓄着长发的同胞热情地走过来向他打招呼: “您好,严济慈博士,我在《晨报》上看到过您的玉照和大 名,我叫徐悲鸿两人虽是初遇,却一见如故,特别投缘 途中,徐悲鸿还为严济慈画了一张肖像素描,并题写了一行 法文小字:"致我的朋友严济慈 科学之光,1927年,徐 悲鸿”科学之光!多么精辟的概括啊这一行题字既寓含 着严济慈为之献身奋斗的光学研究事业,又紧扣了严济慈的 字号(慕光),还表达了徐悲鸿希望严济慈能成为祖国的'‘科 学之光”去照亮当时黑暗的中国、在中国大放光芒的心愿! 从此以后,他们成了终生赤诚相交、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后 来,这张素描一直挂在严济慈的书房里,洁白的纸张虽然随 着岁月的流逝已经泛黄,但是素描中的严济慈表情非常专 注,那行秀丽的法文依然十分清晰回国后,严济慈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 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担任物理学、数学教授1928年冬,严济慈携夫人张宗英再次赴法国从事研究工 作,期间到居里夫人的实验室帮助安装调试显微光度计并用 以进行测试研究1930年12月,应李石曾的盛情邀请,严济慈夫妇携子 坐火车经西伯利亚回到祖国,定居北京严济慈受命创建北 平研究院,出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兼所长, 一年后又兼任镭学研究所所长在以后的七年时间里,严济慈以“加倍的努力与拼命的 苦干”从事科学研究他白手起家,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废 寝忘食、夜以继日地从事学术研究,取得了压电晶体、压力 与照相以及光谱学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在美、英、法、德各 国科学期刊上发表了 53篇论文;另一方面,他循循善诱培 养了一大批以后成为中国科学栋梁的人才,如钱三强、钟盛 标、钱临照、陆学善、顾功叙、吕大元、杨承宗、余瑞璜、 霍秉权等期间,严济慈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曾经发现 指南针、火药、造纸与印刷术的中华民族,不久当能异军崛 起,独树一帜,在各种学科上,占据它应有的地位。

      青年朋 友们,大家起来努力建设中国的科学抗日战争爆发时,正在巴黎参加国际会议的严济慈对日 军的烧杀掠抢忧心忡忡、义愤填膺他在会上慷慨陈词:“北 平是闻名于世的千年古都,我提请世界舆论公共遣责日本侵 略者这一毁灭文化的罪恶企图随即,他毅然率大批留法 学生回国投入抗战他感到,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不能袖手旁观,自己虽不能拿起刀枪, 但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效力1938年春天,正当严济慈埋头于科学研究之时,日本侵 华战争的硝烟已渐渐弥漫到他身边迫不得已,严济慈全家 离开北平抵达昆明黑龙潭这时,熊庆来在云南大学当校长 严济慈特地去找他商讨今后的出路,最后决定在昆明成立北 平研究院昆明办事处严济慈决心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学问 来报效祖国 在抗战八年中,严济慈将抗战需要作为科研的第一课题他住在竹屋茅舍里,吃着粗茶淡饭,领导 助手研制了防空警报器的自动控制系统,还制作了 500架可 放大1500倍的显微镜供给战时救护的医院和学校此外, 他还研制了炮兵用的无角测远镜、无线电通讯用的压电水晶 振荡器、大炮瞄准镜等,为我国自制光学仪器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赴美前夕,严济慈坚决反对在出国手 续书上盖手印,表现了高尚的爱国气节。

      由于他的出色贡献, 抗战胜利后,严济慈荣获国家颁发的胜利勋章回到北平后,严济慈马上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北平研究院 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中去了抗战虽然胜利了,但蒋介石又发 动了内战一心想以科学救国的严济慈用思考科学的智慧大 脑,思索着中国的未来没有经费,没有设备,研究工作无 法进行了严济慈是个不甘闲散的人,他感到自己20多年 来没教过书是一大损失,就趁此机会为青年做一些事于是 他拿起笔,为学生写下了精辟易懂、条理分明的《大学普通 物理学》《高中物理学》《初中物理学》等书其间,国民党 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有意请他去刚刚收复不久的台湾大 学任教,被他断然拒绝二)严济慈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共两党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 前所未有的"物理撞击”他与共产党人有较多的接触,也 愿意为共产党做点事情还是在抗战前夕他第三次去法国的 时候,有一天,侨居法国的李石曾找到他,说有一中共要人 刚从莫斯科来,想会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教授,希望 严济慈能从中牵线搭桥严济慈因此结识了吴玉章这位德高 望重的中国共产党人,并安排了二人会面此后,严济慈多 次帮忙,使吴玉章从莫斯科到巴黎办起了《救国时报》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严济慈毅然决定举家从昆 明绕道香港回到北平,住在后椅子胡同2号。

      他迅速感受到 了古都已久违的盎然生机过了不久,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 郭沫若出任第一任院长他找到严济慈,希望他能担负起中 科院办公厅主任的职务想到要离开清苦却魅力无穷的实验室,严济慈有些犹 豫:'‘一个科学工作者一旦离开了实验室,就是他科学生命 的结束但郭沫若充满激情的劝说又使他无法拒绝:'‘倘 因此而能使成百上千人进入实验室,岂非更大的好事!”严济慈被打动了,迈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出任中科院 办公厅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后来他担任过中科院东 北分院院长、中科院数理化部委员兼技术科学部主任、中科 院副院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务1979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再度来到,大 办科学的热潮重新兴起严济慈十分兴奋,欣然写下了《三 十年来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一文,发表在11月2日的《光 明日报》上,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此时此刻,一个早年的愿望在严济慈的心中苏醒了解 放前,他就对共产党有一定的认识,解放后及至“文革”前 的17年,又使他深深感到知识分子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有 出路如今,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作风、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 又深深地感动了他1979年年底在他80岁生日前夕,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 长的严济慈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决定提出申请加入中国共 产党。

      书桌旁边的墙上,挂着53年前徐悲鸿为他画的素描, “科学之光”映入他的眼帘是啊,科学之光只有在党的领 导下才能放出异彩于是,他欣然提笔,庄重地写下并向党 组织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向崇敬、仰慕已久的中国 共产党倾吐了心中最真诚的肺腑之言在讨论关于严济慈入党事宜的支部大会上,党组织根据 他的一贯表现,一致通过,决定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月26日,这个终生难忘的幸福时刻来临了 由郁文、秦力生介绍,80岁高龄的严济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 产党在这庄严时刻,老人家抑制住澎湃、激动、兴奋的心 情,举起握紧的拳头,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向党庄重、虔诚 而神圣地宣誓表决心宣誓完毕后,这位80高龄的新党员禁不住热泪盈眶 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这天,严济慈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在支部大会上入党时 的照片送给几个儿子每家一张,还在照片背面郑重地题了 字为此,感慨万千的严济慈曾在《青年报》上发表过一篇 题为《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入党》的文章,其中写道:解放以前,我曾怀有科学救国的志愿从事科学研究是 人的最崇高的事业,因此我不问政治,整天埋头科学,但是 旧社会的现实使我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解放以后,由于社 会性质的变化,在党的领导下,科研工作很快地开展起来,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工作的实践,生活的比较使我悟出了一 个道理: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科学;科学的发展,离不 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又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说,党的领 导是根本在长期的斗争磨炼、比较中,我逐步加深了对党 的认识,因而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严济慈晚年特别关心的大事之一就是青年的成长建设 他在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中像誓言一样写道:努力去做一个不自满自足的闭门幽居以科学术士自居 的人,不让自己以老一辈科学领导者自居的人,懂得年长科 学人员与年轻科学人员联合的意义和巨大力量的人,自愿和 乐意给年轻人打开一切科学道路使他们夺得科学高峰的人, 承认科学的未来是属于科学青年的人这正是他晩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纲领和行动指南严济慈入党的消息在报上公布后,许多亲友、学生纷纷 来信来电表示祝贺,特别是在青年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很大 反响三)纵观严济慈数十年来的言行,他的确真正做到了如他的 字号“慕光”所寓意的那样,一生追求真理和光明,80岁高 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严济慈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竭诚奉献聪明才 智的劲头更足了,老当益壮,全神贯注地从事科学研究,培 养科研人员,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甚 至在国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