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合作性带教方式在胃肠外科实习护生肠造口教学中的应用效果.docx
7页医护合作性带教方式在胃肠外科实习护生肠造口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医护合作性带教方式在胃肠外科实习护生肠造口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胃肠外科实习的60名护生按照实习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名在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接受传统带教,观察组30名在2020年3-8月期间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接受医护合作性带教将两组的考核成绩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实习护生肠造口教学中应用医护合作性带教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护生综合素质关键词】:胃肠外科;肠造口;教学;医护合作性带教;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到合格护士的必经之路,临床实习护生是职业护士的储备军,亦是新生力量[1]在实习期间通过临床护理教学可使实习护生有机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故对临床护理教学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胃肠外科肠造口术可用于肠道营养支持、替代肛门排便[2],需要做好肠造口护理干预,避免出现肠造口相关并发症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的专业性较强,另外人工肛门比较特殊、操作复杂,在肠造口教学过程中传统带教通过填鸭式教学向护生灌输肠造口护理知识,不利于实习护生客观认识肠造口护理知识,未能充分理解和记忆,且学习积极性不高,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寻找更加理想的教学方法。
医护合作性带教适合应用在专业性很强的科室,本文就该带教方式在胃肠外科实习护生肠造口教学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正文阐述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所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的胃肠外科实习护生60名,根据实习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纳入标准:(1)实习期间全程能够配合者;(2)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研究期间长期请假、科室轮转者;(2)因个人原因退出本次实习者对照组30名中,男性1名,女性29名;年龄为19岁至21岁,年龄平均值(19.88±0.33)岁观察组30名中,男性2名,女性28名;年龄为18岁至21岁,年龄平均值(20.93±0.40)岁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两组护生均实习1个月两组的带教老师资质相同由护士长推荐1名胃肠外科总带教老师,肠造口相关知识丰富、高年资(工作时间>5年)、高职称;由具有3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护师及以上职称者担任分管带教老师参与医护合作性带教的医生为主治及以上职称者对照组:传统带教胃肠外科总带教老师组织护生进行集中教学,1-2次/周,由胃肠外科总带教老师教授肠造口相关理论知识,安排分管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一对一的临床肠造口技能操作演示,护生在观摩后进行独立模拟演练,带教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
观察组在进行传统带教的基础上实施医护合作性带教由参与教学的医生借助PPT、视频等形式向护生介绍肠造口的手术方式、方法,介绍本科室在胃肠外科领域以及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情况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疑惑可直接咨询专科医师,医师利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CBL)对护生进行小组讨论式教学在实习期间,所有护生均参加1-2次肠造口患者主任查房以及术前病例讨论,对肠造口护理重点进行了解护生在每周的座谈会上与患者及其家属加强沟通交流,掌握其关于肠造口护理需求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在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肠造口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采用百分制,75分为及格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体现2结果观察组护生的肠造口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明显比对照组分值高(P<0.05)见表1所示:表1: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分)组别n肠造口理论知识得分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对照组3086.19±2.2384.27±2.40观察组3094.65±2.8595.08±3.14t值-12.80514.981P值-0.0010.0013讨论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等胃肠外科疾病发生率的不断升高,肠造口的患者也在持续增加,加强对肠造口的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肠造口的护理专业性强,需要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护理知识及技能,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肠造口自我护理指导,而实习护生的肠造口理论知识尚未完全掌握且缺乏护理经验,因此需要接受高质量的护理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带教老师为主体,实习护生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肠造口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缺乏,且实习护生动手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的指导不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医护合作性带教中专科医生和高年资护理人员同时为实习护生提供教学指导,有利于实习护生对本院胃肠外科的情况进行了解;医师在教学过程中将PBL、CBL、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相结合,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习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从而能够促进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此次研究中,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习护生的肠造口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得分均更高,充分说明了医护合作性带教方式的有效性,分析原因在于,医护合作性带教以学生为主体[3],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可增加实习护生对肠造口理论及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且通过参与主任查房、病历分析能够促使其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加强护患沟通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生的信任感,进而能增强护生的成就感。
总而言之,医护合作性带教适合推广应用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教学中Reference:[1]邹艳.参与式教学法在胃肠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4):119-120.[2]霍蕊,梁贤芳,魏丽.PBL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5):12-14.[3]谭春苗,周向东,陈晓梅,等.基于医护合作的移动教学模式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08):71-7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