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宋诗词中月亮得象征意义.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hua****92
  • 文档编号:288636328
  • 上传时间:2022-05-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0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宋诗词中月亮得象征意义唐宋诗词中月亮的象征意义月亮本无生命情感,是人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有情有义有理 (一)月亮象征着伤情愁绪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日是太阳,月是太阴,太阳对应于男性、父亲,月亮对应于女性、母亲 月亮高挂苍穹,放射出皎洁而又凄清的柔辉,让人不自觉会对之伤情 在忧患意识极其深重的中国古典诗人眼中,“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之二)的“月色”、“夜景”,充满了忧怨凄凉的意味 类似借月抒发哀哀愁绪的诗句真是数不胜数 像“可怜歌吹明月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权德舆秋闺月),像“忧来如其何,凄怆摧心肝”(李白古朗月行),像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像“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像“可怜今夕月,恍惚使人愁”(辛弃疾木兰花慢),都是“怎的一个愁字了得” 另外,月亮有明也有阴,有圆也有缺,常常让人联想到人世的圆满、欠缺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敏感,常常因月明月阴月圆月缺而倍增 宋代苏轼面对明月慨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豁达中带着挥之不去的忧愁。

      (二)月亮象征着思乡怀人当一轮明月升起,由于在极广阔空间中的人都可以看到,所以诗人以明月为媒介,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作品便几成定式 在诗人笔下,明月与诗人一样深沉而多情,温暖着离情与客思 谢庄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等诗句,都是抒发客旅思乡怀人的千古绝唱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杜甫月夜中的句子 当时诗人身陷敌中,而妻子儿女却在鄜州,明明是他看着长安之月思念亲人,却想着妻子在鄜州也在看月想念着他 (三)月亮象征着边塞关隘一轮明月高悬夜空,跨越了时空的距离 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苦苦相思,唯有明月可以相共,唯在梦中可以相逢,所以许多边塞诗中离不开“明月”这个意象 比如李白关山月中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句子,诗中关、山、月三种物构成了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

      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有“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寂寥深沉,有“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 当然,边关的明月也不全是幽怨和哀愁,唐诗里也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有“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有“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 在明月辉映之下,那些边塞关隘分外苍茫而悲壮 (四)月亮象征着时空更迭月亮的升沉圆缺,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多像人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因此遥望月亮总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如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发问和感叹 李白的把酒问月问出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哲理 月亮是永恒的,人生是短暂的,在茫茫的历史舞台上人始终只是匆匆过客。

      所以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之夜悲怆地追忆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越中览古)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 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叹 在这里,明月成了目睹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沧桑巨变、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见证人 月的时间意象是充满哲理的意象 它是诗人通过对月的观察、认识、理解而获得的一种思想上的领悟和升华,不仅给读者以精美的艺术审美享受与感染,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情感陶冶 (五)月亮象征着品高质洁月亮高居苍穹,冰清玉洁,引发了人们对纯洁无瑕的崇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月亮的皎洁、纯净的最好赞誉 李白经常用月来象征人的高洁品质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正直形象;“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等虚名;再如“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

      一轮明月,催发了多少伟大诗人的诗兴,滋润了他们清风般的诗笔 诗人又赋予明月多少美丽而深邃的象征意义 那些美妙的诗文流传到今天,成了一笔我们受用不尽的文化财富 4Word版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