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美术必修课程《美术鉴赏》下学期精品试题.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25772495
  • 上传时间:2023-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一美术必修课程《美术鉴赏》下学期精品试题编写说明:1、这份试卷是基于高一美术必修课程·美术鉴赏学习后的检测评价,相对于质性评价而言是可测量的依据之一,对教师把握教学反馈和学习效果具有参考价值,能及时矫正、调整、修改教学的不足,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本次考试采取开卷的形式,为了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公平性,该套题题型一致,但具体内容不同,一班一套,随堂考试,随堂检测3、本套题题型分为填空题(20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15分)、比较分析题(15分)、动手画一画(10分),共计37道题,满分80分注:其余20分为平时课堂表现,课堂检测和出勤记录学段美术成绩总和为100分4、考试内容涉及中外绘画、雕塑、建筑还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园林艺术、民间艺术等应知应会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注重考试的开放性,使考试成为学习的一部分方案论证:1、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论证:《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成就标准中谈到:“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测试作为多种方法之一,在美术学习和评价中,具有特殊价值。

      本套题的开放性和多角度、多维度正是基于课程标准的理念2、基于学期目标试卷的论证:试卷结构完整,难易程度把握适中,填空题注重美术常识的积累;选择题注重知识融合;简答题注重应知应会,比较题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题注重能力展现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美术试卷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 成绩______☆本次考试为开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45分钟注意:不同班级的试题都有不同!!!一、填空: (20分 每空1分)请将本题答案写在这里:①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 ⑥_____ ⑦_____ ⑧_____ ⑨_____ ⑩______ ⑾_____ ⑿_____________ ⒀______ ⒁_______ ⒂______ ⒃______ ⒄______ ⒅_______________ ⒆__________ ⒇_________1.油画《开国大典》的作者是___①___2.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工笔和_②__3.中国人物画追求 ③ ,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4. ④ 、 ⑤ 、 ⑥ 、印 融为一体,诗情画意相辅相成,标志着文人画的成熟。

      5.“四君子”是指 ⑦_、 ⑧ 、 ⑨ 、 ⑩ 四种植物,象征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坚强、坚韧、乐观以及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6.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画家的审美心意是借山川的四季美景而升华为艺术的 ⑾ 7.宋代山水画家王希孟所绘《 ⑿ 》,堪称青绿山水之典范8.如果说中国古代神像雕塑是“像人”的神,则西方古代神像可以说是“ ⒀ ”的人9.《1808年5月3日》是西班牙著名浪漫主义画家___⒁___的代表作品10.《拾穗者》是法国____⒂___主义美术大师__⒃__的作品11.“印象派”名称的由来缘于画家 ⒄ 的一幅名为《 ⒅ 》的作品12.中国宫殿的特点是 ⒆ 布局,西方宫殿更强调建筑单体内部的连通结构13.中国早期佛教雕塑的手法明显受 ⒇ 影响二、选择:(20分 每小题1分)请将本题答案写在这里:1.____ 2.____ 3.____ 4.____ 5.____ 6.____ 7.____ 8.____ 9.____10.___ 11.___ 12.___ 13.____ 14.___ 15.____ 16.____ 17.____ 18.____19.____ 20.____1.关于中国画的特点,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画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追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B、中国画重法度、讲传统,中国画创作的典型特点是程式化的表现技法C、中国画注重色彩的丰富性,主张以色为主、以墨为辅D、中国画讲究书画同源,以书入画2.小巧玲珑,曲折有致,叠石理水,临泉深邃,追求清雅脱俗,充满诗情画意,说的是A、苏州园林 B、颐和园 C、圆明园 D、故宫3.毕加索早期的杰作、立体主义诞生的标志性作品是A、《呐喊》 B、《亚威农少女》 C、《星月夜》 D、《格尔尼卡》4.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其突出特点就是视觉真实性它是A、具象艺术 B、意象艺术 C、热抽象 D、冷抽象5.和高更、塞尚一起并称后印象派三大巨匠的是A、达利 B、凡高 C、蒙克 D、马蒂斯6.下列作品中,既是肖像作品,又是主题性作品的是A、《血衣》 B、《蒙娜丽莎》 C、《教皇英诺森十世》 D、《清明上河图》7.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A、《溪山行旅图》 B、《游春图》 C、《六君子图》 D、《寒江独钓图》8.《韩熙载夜宴图》表现的题材是A、现实生活 B、历史 C、宗教 D、神话9.发明并流行于欧洲的油画是外来画种,我们也称之为 A、水墨画 B、水彩画 C、彩墨画 D、西洋画10.有关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作品运用变形和任意组合的夸张手法进行描绘B、作品极力表现人民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暴行C、画面使用黑白灰的调子,凸现了当时气氛,也体现了画家爱憎分明的情感。

      D、此画从表现手法上来说,属于真实准确描绘对象具体特征的具象艺术11.审美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中国北魏时期的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所表现出得审美倾向和唐代的宗教雕塑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奉先寺雕塑所表现的审美风尚分别是A、强调女性生理特征,表现出对生存的关注    以和谐为美B、以和谐为美    强调女性生理特征,表现出对生存的关注C、以丰肥为美    秀骨清相D、秀骨清相     以丰肥为美12.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某酒店要装修一套西洋古典风格的客房请你帮肋选择与其风格一致的美术作品和家具各一件① ②③④⑤ ⑥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③⑥13明代著名的园艺著作《园冶》中提出的园林设计和建造理想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而17世纪法国造园大师勒?诺特提出的园林设计原则是:“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下列四幅园林图片中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是① ②③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下列描述不属于秦始皇兵马俑的特点的是A、“因势象形”,手法简练夸张B、性格鲜明,形象生动C、总体布局上,采用众多直立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之势D、气吞山河的整体气势显示着强大的时代精神力量,给观众以强大的精神震撼。

      15.黑陶的表面乌黑光亮,它在烧制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是①涂黑矿物颜料 ②烟熏 ③上黑釉 ④渗碳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16.下列作品中不是罗丹的作品是A、思想者 B、被缚的奴隶 C、青铜时代 D、巴尔扎克像17.下列不属于民间美术的是A.剪纸  B.年画  C.油画  D.泥塑18.右图是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有关这幅画的陈述,不恰当的是A.这幅画以当时领袖画的尺寸规格,描绘了一个纯朴憨厚的老农民,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B.此画的名字由最初的《粒粒皆辛苦》改成后来的《父亲》,体现了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创作规律C.这幅画动人之处在于作者完全客观、全面地描绘了人物原型的体貌特征D.这幅画可以说明艺术源于生活,真正的艺术反映时代的精神,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19.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下列有关瓷器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瓷器耐高温,其烧成温度都在1200℃以上B.瓷器质地细密、坚硬,无污染、耐腐蚀C.存世量最多的青花瓷是一种釉下彩D.瓷器的发展为陶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20.左图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局部),对该画的欣赏和描绘不正确的是 A、作品是一幅中国画,属于风俗画。

      画面丰富,画中人物神情各异,动静相参,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B、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C、作品采用焦点透视的构图法,构图疏密有致,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D、作品既再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和商业贸易的繁华,具有很高历史价值;更体现了作者应付自如的表现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三、简答: (15分)1.文艺复兴盛期“三杰”姓名及各自的代表作品(每人至少两件)9分)2.中国山水画“三远法”名称及含义6分)四、比较分析:古希腊米隆的《掷铁饼者》与中国现代李向群的《永恒的旋转》在形式、内容及艺术特点等方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或不喜欢)那一件作品?说明理由15分) 五、动手画一画:以“我最喜欢的…..”为主题,在下面空白部分画一幅简笔创意画工具不限,体裁不限 (10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