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D卷 附答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xt****7
  • 文档编号:123269736
  • 上传时间:2020-03-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D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系统结构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组织策略2、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是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3、李哲爱好广泛,恰逢周六晚上既有足球赛,又有演唱会,他都想去看由于二者时间冲突,他很矛盾他面临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B.双遘式冲突C.趋思式冲突D.多重趋势冲突4、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 )。

      A.注意分配 B.注意广度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 5、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画面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理解性B.选择性C.恒常性 D.整体性 6、逆反心理出现在( )阶段A.中学B.小学C.幼儿D.大学7、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与评价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8、( )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A.顺应性B.同化性C.重组性D.具体9、中学生小孙近期心里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 B.克服内疚感C.避免孤独感 D.建立统一性10、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也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

      A.焦虑症B.神经衰弱症C.强迫症D.抑郁症11、( )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A、直接强化B、外部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12、我国古代的“六艺”可看作是最早的(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核心课程13、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选择功能B.发展功能C.传递功能D.保护功能14、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B、螺旋式C、分支平行式D、综合式15、保加利亚学者罗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A.纲要信号教学法B.探究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6、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哪个阶段?( )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17、“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 )。

      A.生理健康 B.生理卫生 C.心理健康 D.身体健康 18、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B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19、孔子曰 : “ 上好礼 , 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 , 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 ,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具有灵活性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20、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理想国》2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的科学A、心理活动的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正强化可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可以降低反应频率2、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4、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投知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简述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3、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4、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中学生晓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与同学都很喜欢她但她要进行选择与决策时.总是拿不定主意,处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学建议晓雯竟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但又担心无法完成老师交给她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日常生活中,晓雯也常常为参加集体活动还是温习功课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问题:(1)请运用动机冲突相关知识分析晓雯的问题2)假如你是晓雯的班主任教师,你如何帮助她?2、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数学题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难道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的把李小刚叫到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的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上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的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握当作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诧异,梁老师接着说:“诗贵形象,你的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意,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不甘与零分为伍的人这是诗?我也能写诗?”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的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感动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的态度两年后,李小刚顺利的考上了高中问题:(1)梁老师成功的运用了哪一种教育原则?(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其原则的基本要求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D2、【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3、A4、C5、A6、A7、B8、B9、D10、【参考答案】A11、C12、答案:C13、【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教育可以对文化进行“简化”并消除不良因素而非全盘接受,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14、答案:B15、【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首创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16、【参考答案】D17、C18、B19、答案:B20、答案:A21、B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两者都可以增强反应的频率2、【参考答案】错误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而教育目的制 定的依据除了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包括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制定者的教育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3、正确答案:(正确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可以看成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4、(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⑤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五项基本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是基础,发展智能是核心,发展体能是保证,思想品德是方向,良好的个性理品质是理想目标因此,题干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有:(1)调查法;(2)观察法;(3)会谈法;(4)作品分析法;(5)心理测验法;(6)心理投射法3、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指的是根据学生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17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有答案.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