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2.3氧气的制取 第1课时.docx
3页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氧气的方法 2 会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收集方法 3.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探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仪器装置的讨论 三 课时安排1课时四 教学准备酒精灯,大试管,带铁夹的铁架台,带胶塞的导管,集气瓶,水槽,棉花,高锰酸钾,火柴,药匙,纸槽,小木条五 教学过程实验室制法: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要求教师操作学生观察(2).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3).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4).点: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部位用酒精灯外焰右前向后加热(5).收: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6).离:移离导气管(7).熄:熄灭酒精灯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炸裂(2)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3)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氧气和水(4)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5)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原理: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导管只需略为伸入试管塞(3)气密性检查: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4)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5)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若固体加液体常温下制取氧气可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二.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1.具体过程2.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六.板书设计:课题3制取氧气(一)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二)分解反应(三)工业制氧气七.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