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春西南大学《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答案参考2.docx
9页22春西南大学《刑法》总论作业一答案参考1. 某电视演员因一儿童电视剧而出名,某公司未经该演员许可将印有其表演形象的宣传海报大量用于玩具、书包、文具某电视演员因一儿童电视剧而出名,某公司未经该演员许可将印有其表演形象的宣传海报大量用于玩具、书包、文具等儿童产品的包装和装潢上对该公司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 ) A.侵犯了制片人的发表权 B.侵犯了该演员的表演者权 C.侵犯了该演员的肖像权 D.侵犯了该演员的复制权C[提示] 本题综合考查了发表权、表演者权、复制权以及肖像权 《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项规定:“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本题中,电视剧已经播映了,表明发表权已经行使过,根据发表权的性质,一旦发表,则发表权即告消灭,故不存在侵害发表权的问题,故A项不正确《著作权法》第37条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①表明表演者身份;②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③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④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⑤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⑥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被许可人以前款第③项至第⑥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题中,该公司未经该演员许可将印有其表演形象的宣传海报大量用于玩具、书包、文具等儿童产品的包装和装潢上,并未侵害表演者权,也没有侵害表演者的复制权,故B、D项错误《民法通则》第 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该公司未经演员同意将其形象印在产品包装上,又以营利为目的,故其行为侵害了演员的肖像权,故C项正确 2. “民法”一词来源于( )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拿破仑市民法典》 C.罗马法的市民法 D.罗马法的万民法“民法”一词来源于( )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拿破仑市民法典》 C.罗马法的市民法 D.罗马法的万民法C本题考查的是“民法”一词的词源大陆法系所使用的“民法”一词皆由市民法转译而来罗马法的市民法是民法的语源,万民法为国际法的语源3. 累犯:( )A.可以加重处罚B.应当加重处罚C.可以从重处罚D.应当从重处罚参考答案:D4. 作为法律事实组成部分的行为,具有如下( )特点 A.是人们从外部表现出来的行为 B.是有自觉意识或意志的行作为法律事实组成部分的行为,具有如下( )特点 A.是人们从外部表现出来的行为 B.是有自觉意识或意志的行为 C.是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 D.是有计划实行的行为 E. 是无意识的行为ABC作为法律事实组成部分的行为,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化、发展的人的有意志的行为。
5. 试述1985年海牙《信托的准据法及其承认公约》的主要内容试述1985年海牙《信托的准据法及其承认公约》的主要内容该公约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公约的适用范围公约的目的是建立信托准据法的普遍规则,并处理有关信托承认中的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公约确定适用于信托的法律并支配其承认事项公约采取了一些措施将商事信托排除在其适用范围之外同时,公约强调不适用于以下事项:(1) 有关遗嘱或者将财产转移至受托人的其他行为的效力的先决问题2) 公约第二章确定的法律没有对有关信托或信托种类作出规定第二,信托的准据法关于准据法的确定主要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但是,如果所选择的法律没有就有关的信托或该种信托作出规定,也即有关国家对某些信托不承认当事人意思自治,则选择无效,而应适用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关于准据法的适用范围,该公约明确规定信托的准据法支配信托的有效性、成立和效力以及信托的管理第三,信托的承认该公约规定,按照公约确定的冲突法规则而成立的信托应被承认接着,公约又规定了承认的含义和效果第四,信托准据法及其承认的限制公约规定了强制规则和公共政策,作为对信托准据法和信托承认的共同限制1) 强制规则,即尽管有法律选择和承认规则的存在,法院地强制规则仍应适用。
公约不仅指法院地的强制规则,同时也包括了其它国家,即法院地冲突规则确定的准据法所属国的强制规则2) 公共政策,即允许法院在公约条款的适用明显地违反公共政策时,可以不予考虑这是指对法律适用问题而言,也同样适用于信托的承认6. 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下列有关执法与守法区别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执法须遵循程序性要求,守法无须遵循程序性要求B行政机关的执法具有主动性,公民的守法具有被动性C执法是执法主体将法律实施于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的活动,守法是一切机关、团体或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D执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守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机关,也包括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正确答案:D7. 试述理论界关于犯罪客体概念的争论试述理论界关于犯罪客体概念的争论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所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近些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学者对通说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主要有社会利益说、社会关系与生产力说、犯罪对象说、法益说等8.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错误9. 甲向商标局申请某商标注册,商标局经初步审定,于2000年3月1日公告,5月20日乙向商标局书面提出异议,6月1日商甲向商标局申请某商标注册,商标局经初步审定,于2000年3月1日公告,5月20日乙向商标局书面提出异议,6月1日商标局作出裁定认为乙的异议不成立,6月10日,乙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该委员会在6月20日作出裁定,认为乙的异议成立因此甲在7月10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于8月10日作出判决,认为乙的异议不成立8月26日甲持法院生效判决申请商标局予以核准注册,当天商标局即给办理则甲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时间是:( ) A.6月2日 B.6月20日 C.8月10日 D.8月26日A《商标法》第34条: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商标局做出的裁定不申请复审或者对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的裁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裁定生效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的,予以,核准注册,发给商标注册证,并予公告;经裁定异议成立的,不予核准注册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而核准注册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时间自初审公告三个月期满之日起计算。
10. 数罪并罚的原则有A.吸收原则B.折中原则C.限制加重原则D.并科原则数罪并罚的原则有A.吸收原则B.折中原则C.限制加重原则D.并科原则正确答案: A B C D11. 下列情形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A.调查被害人的行踪B.明确的犯意表示C.开始着手实施犯罪行为D.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参考答案:AD12. 共同犯罪须具备的条件有( )A.二人以上B.有共同的犯罪故意C.有共同的犯罪行为D.有事前的通谋参考答案:ABC13. 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并出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 )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经营额无法伪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并出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 )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时,罚款数额为( )以下 A.310万 B.515万 C.620万 D.730万A我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2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罚款数额为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罚款数额为10万元以下14. 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是哪一个?( ) A.已订婚的某对恋人之间的关系 B.某市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杨某与该院其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是哪一个?( ) A.已订婚的某对恋人之间的关系 B.某市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杨某与该院其他党员的关系 C.被告人聘请某律师进行辩护 D.某甲赌博输给某乙1000元钱,立下字据麦示在3天内付清C法律关系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A中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B不是由法律调整所形成的;D中的关系不合法,不属于法律关系15. 为某一个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客体称为( )A.犯罪的同类客体B.犯罪的一般客体C.犯罪的直接客体D.犯罪的间接客体参考答案:C16. 出于一个故意,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种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吸收犯B.牵连犯C.想象竞合犯D.惯犯参考答案:C17. 下列属于酌定量刑情节的是( )A.从犯B.犯罪后的态度C.中止犯D.防卫过当参考答案:B18. 北洋政府的立法活动包括( )A.大量援用清末法律B.制定、颁布了大量单行法规C.恢复封建刑罚D.确认北洋政府的立法活动包括( )A.大量援用清末法律B.制定、颁布了大量单行法规C.恢复封建刑罚D.确认判例和解释例的效力正确答案:ABD北京政府的立法活动包括大量援用清末法律,承认其效力,同时制定、颁布了大量单行法规,并确认判例和解释例的效力19. ( )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中的“已着手”A.盗窃犯将手伸进乘客的口袋B.将毒药放入饮用水中C.提刀在电影院里寻找仇人D.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参考答案:AB20.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可以设定有关吊销企业营业执照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包括( )。
A.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可以设定有关吊销企业营业执照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包括(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非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某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D.国务院商务部制定的规章AB本题考查考点“行政处罚的设定”参见《行政处罚法》第9条第1款、第10条第1款、第11条第1款、第12条第2款规定,只有法律和行政法规能够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21. 下列作品中,其著作权保护期自作品发表之日起计算的是( ) A.文字作品 B.电影作品 C.戏剧作品 D.音乐作下列作品中,其著作权保护期自作品发表之日起计算的是( ) A.文字作品 B.电影作品 C.戏剧作品 D.音乐作品B《著作权法》第21条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