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第二中学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物理巨星爱因斯坦1900年爱因斯坦从瑞士联邦工业大学毕业1902 年春,爱因斯坦任职伯尔尼专利局,干起了专利审查员的工作这使他解除了经济上的困难,也提高了他的工作兴趣,并时时激发他的科学想象力除了8小时的工作,他有充分的空余时间来思索宇宙之谜了在伯尔尼专利局7年的业余时间里,这位年轻的专利审查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奇迹1905年,是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其中有4篇成为物理学不同分支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标志他几乎同时在相对论、光量子理论和分子运动论这三个不同领域里齐头并进,并取得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这一年被称作物理学史上的爱因斯坦年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一文发表这篇论文是广义相对论在理论上的完整形成,体现出惊人的独创性这一年,是爱因斯坦彪炳史册的伟大理论创建的年份,无疑是他科学生涯的顶峰1922年底,爱因斯坦去日本途经中国上海的时候,瑞典驻上海领事馆领事给带来了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在这以前几年,早有传闻要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直到1922年11月才正式决定授予他1921年度的物理学奖金;同时,还决定把1922年度的奖金授予玻尔其实爱因斯坦早在1905年的三篇论文,每一篇都应得到一份诺贝尔奖金,更不用说后来的广义相对论了可是他的科学思想太革命了,受到保守的物理学家的反对有些人甚至口出恶言:如果给相对论的创立者颁发诺贝尔奖金,他们就要退回诺贝尔奖金现在,评委会找到了一种聪明无比的措辞: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是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和物理学方面的其他研究”爱因斯坦说:“我总是生活在寂寞之中,这种寂寞在青年使我感到痛苦,但在成年时却觉得其味无穷幼年、青年时的爱因斯坦对孤独感到是厌恶、愤懑和痛苦成年之后,他才从孤独中领受到乐趣,感到其乐无穷这是从孤独走向宁静,从行为上的独特与寂寞走向心灵的安谧与宁静,这是一种执著于事业、避免俗世羁绊的宁静1933年,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从此这个僻静的小城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圣地同时,爱因斯坦也在普林斯顿留下了数不清的轶闻趣事人们说人家请他讲1分钟话,给1000美元,他说他不需要钱1944年,在美国,有人愿意出高价收买相对论第一篇论文的手稿,但当时的手稿作为生炉子的燃料,早已化为灰烬。
为了对反法西斯战争有所表示,爱因斯坦只得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抄写一遍结果,这份重抄的手稿,卖了650万美元,以此作为爱因斯坦对支持反法西斯战争的捐献人们都有这样的印象,他渴望摆脱各种各样的额外收入,那些收入对于他来说是多余的爱因斯坦有一件“一生中令人痛心的回忆”这件事说的是1940年8月在西拉法的推动下,为了防止希特勒法西斯抢先掌握了原子武器,爱因斯坦在敦促罗斯福总统下令研制原子弹的一封信上签了名仅仅在事后,爱因斯坦就深感后悔,他认为人类科学的成就不应当转而为毁灭人类服务德国战败之后,这种恐惧消除了,但新的危险又出现了西拉法写道:“到了1945年,我们就不再担心德国人会用原子弹轰炸我们了,而我们担心的却是美国政府可能用原子弹轰炸别的国家于是,他又去找爱因斯坦,以便借助他向罗斯福呈递自己的备忘录——竭力预防对日本城市实行原子弹轰炸爱因斯坦的信是发出去了,但并未到达收信人手中爱因斯坦的沉痛不仅在于理性的成果被用于了非理性的好战和对人类的毁灭,还在于从事理性探讨的人忘记了社会的良知和道德正义摘编自张武等《爱因斯坦》)相关链接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学家,生于德国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
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他还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爱因斯坦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②诚然,物理学也分成了各个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都能吞噬短暂的一生,而且还没有满足对更深邃的知识的渴望在这里,已有的而且尚未充分地被联系起来的实验数据的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出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而把其它许多东西撇开不管,把许多充塞脑袋、并使它偏离主要目标的东西撇开不管摘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爱因斯坦在伯尔尼专利局的7年里,利用业余时间投入物理学研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奇迹,达到了他科学生涯的顶峰B.爱因斯坦一生取得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其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是“光电效应定律”,他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C.在青年时代,孤独使爱因斯坦感到厌恶和痛苦;但成年之后,他爱上了孤独,并从孤独中领受到乐趣,感到其乐无穷、其味无穷。
D.为了防止希特勒法西斯抢先掌握原子武器,爱因斯坦组织一批科学家写信敦促罗斯福总统下令研制原子弹,但事后就后悔了E.二战后期,爱因斯坦反对美国政府对日本城市进行原子弹轰炸,是因为他认为人类科学的成就不应当转而为毁灭人类服务2)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他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文中说,评委会找到了授予爱因斯坦诺贝尔奖的“一种聪明无比的措辞”为什么说措辞是“聪明无比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爱因斯坦认为促进原子弹研制是“一生中令人痛心的回忆”,而且反对用原子弹轰炸日本请联系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科学家参与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看法8分)参考答案:(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解析:A项1916年,《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一文发表,才达到了他科学生涯的顶峰B项爱因斯坦最重要的发现是相对论,见链接①D项,根据第5段第2句可知,这件事是在西拉法的推动下进行的,爱因斯坦没有组织,只是签了字2)①浓厚的工作兴趣,超常的勤奋②非凡的科学想象力,独特的科学思想③耐得住寂寞,懂得取舍,专心研究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 突出爱因斯坦的贡献由于“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项较小的贡献而得奖,表达对爱因斯坦的肯定、支持② 回避矛盾冲突因“物理学方面的其他研究”而授予诺贝尔奖,言语模糊,不提相对论,也可以避免争议每答出一点给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4)(观点鲜明,结合文本和现实论述充分,自圆其说即可观点一:科学家参与战争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合适2分)①从科学的宗旨上看,科学研究是用造福人类的,而不应当转而为毁灭人类服务,否则科学家就是罪犯②从做人的道德看,科学家应该有社会良知和道德正义他们不应该参与有关用于非理性的好战和对人类的毁灭的工作③从实际情况看,拥有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很难克制使用的欲望,很容易激发战争野心,二战后核战阴云长期威胁着人类的安宁就是明证每点3分,答对两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观点二:科学家参与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错2分)①科学家有国籍,为国家研制维护安全的武器是应该的②从历史上看,曾起过积极作用二战时期使用原子弹尽早结束了战争③从当今社会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威慑作用,从客观上能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每点3分,答对两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给分2.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①对于大学本科学生而言,固然可以采取两种学习态度方法,一种为“任凭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不贪多骛远,而获得此一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另一种学习态度方式则希望能够“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而不仅仅是“赐墙及肩”,只能“窥见室家之好”,难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只有“曾经沧海”,才有阔大之胸怀气度和高远之眼光识见因此,学生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和教科书,还必须大量阅读相关学科专业的乃至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经典原著②________这其实便是“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乃至教育本身的最重要功能之一③换言之,常识教育的命意和专业化教育不一样,后者主要措意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职业个体和技术官僚,专意在促进专业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忽略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常识教育则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与制度的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福祉④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但此一通人之学又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硕学,或所谓的“大通人”(仍是相对而言),这显然只能要求极少一部分人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
换言之,通识教育或常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⑤就此而言,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专家亦必须具备“小通人”的相关常识,即先成为基本自由个体,然后才是专家和成就专家之学大通人”则不敢苛求所有个体,而且“大通人”亦可或亦须有一二专家之学,而有专家之成就业绩,或因专家而给自己和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福祉专家之学不必苛求所有个体,“小通人”之学却须人人具备,这便只能通过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识教育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素质和水平,便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及其生活的整体品质和水平教育兴,则国家兴常识教育水平高,则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指数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⑥常识教育既着眼于人的个体福祉,又着眼于社会的共同福祉,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作为( )事实上,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才是有效的个人福祉和社会福祉,分则两败,合则两利而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关键媒介,便在于对这种秉承和凝聚了人类最优秀思想文化精华结晶的各学科经典理论知识的常识教育⑦严格地讲,所有的学科门类和知识都是有价值和有用的,都可以归入到常识教育中来。
但这里仍须区分专业教育与常识教育对常识教育而言,关注点尤其在与促进个体心理精神成熟和参与共同或公共生活的情意能力,所以更多涉及基本的人文常识和社科常识,以及一定的科学常识等,尤其是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因为人文素养看似无形无用,扪之而无形,扣之而无声,实际上则其声息都、和于个体的最深沉的精神情意之中,并在无形中巨大地影响了个体的生活和情感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有无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高低如何,其国家、社会和个人的生活就会完全不一样质言之,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重点关注人的心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公共生活,其他的专业之学等,则交由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种种社会教育去完成节选自罗云锋《常识教育的意义》)1.第①段加点词“曾经沧海”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2分)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横线上,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①此外还有养成人格、促进独立思考之能力,传承历史文化等多重功能②这些都离不开对各学科基本常识的阅读学习③我们过去特别强调专业学习需要同时伴以课余的大量相关知识阅读④但专业学习只是教育的一种功能A.③②④① B.③④①②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