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机制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2715058
  • 上传时间:2021-1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机制研究 古群芳+郑启兴【摘要】我国的近些年的专利申请数和受理数充分显示我国已经是专利研发和申请大国,这些成就值得广大的科研人员骄傲和自豪但是纵观科研工作的整个过程,很容易发现我国科研工作的不足之处,专利质量不高、专利转化率很低;其中高校在科研资金、科研人员、专利申请量都充分显示我国高校是我国科研的的重要主体之一,但其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20%,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水平本文以我国高校为探讨对象,浅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与股权激励首先,本文阐述了科技成果转化与股权激励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该课题目前的研究状况;其次,系统的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和股权激励理论,分析了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引入股权激励的必要性,介绍了股权激励的模式,浅谈如何改进我国高校的科技成功转化与股权激励的模式,在机制体制上的建议以及探讨不同情况下不同激励方式的选择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股权激励 转化机制一、前言2015年,我国专利的申请量和受理量均较上年大幅增加,接连5年排在世界第一相关资料表明,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在15%~20%,部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而西方发达国家则达到60%~70%。

      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如此之低,值得政府和科研机构深思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得到有效地产业化才能满足现实生产发展的需要,实现大学的社会目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作为中国科研的重要主体之一,使其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是时代亟待破解的难题笔者通过大量的查找,在多个论文发表网站和书刊中与科技成果转化和股权激励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我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有两个重点,一是如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股权激励机制,二是探讨各种股权激励的方式,及在各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中如何确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股权数量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是国内科技成果转化与股权激励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该办法对股权激励的实施的主体、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方案的限制性条件等做了明确的规定说明主要的股权激励方式有入股奖励、收益分成、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期权奖励、分红奖励六种二、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原因分析(一)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本人想找到近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找到切确的数据分析来说明转化率的现状,本人查询了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等网站均未能直接查询到我国及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这让我感到困惑和值得思考。

      在此我借鉴清华大学教授在演讲中的话:“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相当低”,30%,我不晓得是从哪里来的,我个人的体会要低很多”也就是说有70%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些创新只停留在理论和科技上的创新,没有形成生产力的创新这样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1.研究的课题市场定位不准确,未能根据技术市场的现实需要来找准研究课题现在大多的高校科研人员的市场观念弱,在研究课题的选择时通常不清楚企业的技术需求,脱离技术市场的需求,对企业的技术需求、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不了解这种封闭的科研,形成当前许多的研究成果止步实验室的困境,很难实现转化2.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观念不强当今国内大多高校在教师职称的评定时,过分要求在刊物中论文发表的数量,获得何等奖项,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能力和对学校贡献重视不足,许多科研成果在通过鉴定或专利受理后便被束之高阁,而不是着力把技术成果的市场化,不追求市场化所带来的转化收益3.缺乏配套资金校办企业是当前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高校大量的设立校办企业必然面对资金不足问题高校不是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经营目的,高校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因此也是有限的,外部融资是决绝科技企业资金短缺的举措之一,融资费用与企业的风险的高低与资金的多少相关,科技企业是资金投入大和经营风险高,使得外部筹资比较困难。

      4.校企联合喜忧参半高校作为科研机构能过针对企业的生产选择研究课题,提搞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企业作为技术的使用方,提供课题研究的资金,拥有的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形成了产学互补但这种产学模式也有较多的不足之处第一,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不诚信的行为损害高校的利益,产学模式不能长期合作例如部分企业不遵照技术转让协议,山寨科技成果,用于专利申请科技成果一旦实现产业化,产品中的技术就容易被山寨,校企的合作关系也就发生微妙的变化第二,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问题校企聯合,企业不用为使用科技成果直接支付资金成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从企业使用技术带来的利益中取得生产经营的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而高校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在成本、利润的计算上,企业往往损害高校的利益有的企业遇到技术成果转化的困难,不认真的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轻易否认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校企合作备受考验5.没有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目前我国缺乏统一开放的成果交易平台,供给和需求信息不畅通6.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高校、学院、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的利益分配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不同高校的科研经费不一,导致我国专利法在各个高校具体实施中未能得到全面贯彻,科研人员的合理收益未能得到保护,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

      三、运用股权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高校科研成果作为一种资源,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作为科技成果的供应方,高校应当主动作为,建立成果转化中心,搭建交易平台;在成果转化中引入股权激励机制,盘活科研的无形资产,把科研人员从校办企业中解放出来股权激励模式的优点:科研人员从成果转化中获取的收益可以是长期的,可以随着公司的发展增值,而不是科技成果转化后或是几年之后与该科技相关的收益无关,增强科研人员继续研究的积极性;科研人员无需被企业的经营运作困扰,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创新中去;高校无需为创办校办企业和高校科技园所需的资金、人员及其运作困扰,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教学和科研中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