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成语参考.doc
6页关于中国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一:中国18个历史故事成语大全 一饭千金 解释: 吃了别人一顿饭,就拿千金来报答比喻受恩厚报 故事: 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讨饭过日子 韩信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婆婆说:“我不要你报答只希望你要努力自立啊!”韩信满脸羞愧从此,他认真读兵书,练习武艺,决心做个有用的人 乡里有一个恶少,在街上碰到了韩信,就大声对他说:“看你整天舞枪弄棒,像个有胆量的人来来来,你敢拿剑刺我吗?要是不敢,你就从我这胯下爬过去!”韩信心想:“如果我拿剑刺他,岂不犯了杀人罪?日后还有什么前途呢?不如宁受眼前之辱也不逞一时之勇为好于是,他伏在地上,从那个恶少的胯下爬了过去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韩信投奔到汉王刘邦门下,受到重用,拜为大将,并授以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的大权韩信经过认真训练兵马,率领汉军东征西讨,终于打败了最强大的对手项羽,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
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了故乡,派人去找给他饭吃的老婆婆韩信见了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曾经侮辱过韩信的那个恶少却吓得直打哆嗦,韩信用手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你不必害怕,过去的事算了又对左右的将士说:“这位将士从前羞辱过我,其实是激励我上进啊!让他做个中尉吧!”韩信念念不忘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对曾欺负过自己的人,也没有报 相反,加以原谅和提拔他这种气度,是值得敬佩的 礼贤下士 解释: 尊重有才德的人,屈己延聘有识之士 故事: 李勉是唐朝人他年轻时,爱好到处游历,广交朋友有一次,他认识了张书生,结伴来到一个叫梁的地方,谁知张书生突然生起病来,而且十分严重李勉替他请医生,买药煎药,喂水喂饭,照顾得非常周到但是张书生的病不见好转张书生对李勉说:“李兄,看来我是没救了我死后,你用我的银子替我埋葬,剩下的钱财,就送给你用吧,以答谢你连日来对我悉心的照顾 张书生去世后,李勉遵照亡友的遗言办理了丧事,然后收拾好行装,来到了朋友的故乡,把死讯告诉了张书生的家人,并把剩余的钱财全部归还给他的家人李勉当时虽然也是一个穷书生,但他不贪取别人的钱财,这种诚实的行为使张书生的家人非常感动 后来李勉当上了节度使,不但处事廉洁公正,而且十分爱惜人才。
有一次,在外出巡察中,他发现一个叫王晬的县尉很有才干,正想提拔他,忽然接到皇帝拘捕王晬的命令原来王晬为人耿直,秉公办事,得罪了朝中权贵,遭人诬告陷害 李勉不忍王晬无辜受害,赶回京城面见皇帝,力陈王晬的为人,夸奖他是个人才,请求加以重用皇帝见李勉极力为国家推荐人才,心里十分赞赏,赦免了王晬,还升他为县令王晬上任后,正直清廉,勤政为民,深受百姓爱戴大家都说李勉是个善于提拔人才的好官 李勉在任节度使的时候,听说李巡和张参很有学问,便请他们出来办事,每有宴会,都邀请他们一同畅饮李勉后来当了宰相,虽然地位尊贵,但从不骄傲自大,亲自到士兵家里慰问他们的家属,上上下下都称赞李勉是个礼贤下士的好官 卧薪尝胆 解释: 薪:柴草形容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故事: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每天睡在柴草上,临睡前,用舌头舔舔鹿胆的苦味,以此来提醒自己过往苦日子,要发奋图强,报仇复国 原来吴王夫差发兵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被捉来吴国当了马夫,日夜侍候马匹 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实在是非常难堪的但是勾践暗下决心,一定要恢复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没有露出丝毫的抗拒神态,老老实实养马 勾践还装出对夫差忠心耿耿的样子用心替他驾驭马车,态度谦卑。
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就放他回国 勾践回国后,决心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和百姓同甘共苦,他怕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就“卧薪尝胆”,还常自问:“你忘了在吴国的耻辱吗?” 勾践又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吴王夫差就更加只顾吃喝玩乐,无心国政,弄得国家日渐衰弱经过二十年的充分准备,勾践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在吴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领兵把吴国打得大败夫差感到很羞愧,举剑自刎而死 一败涂地 解释: 形容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故事: 秦朝末年,刘邦是沛县一名亭长(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他性格豪爽,乐于帮助别人有一次,刘邦奉命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去做苦工在路上,每天总有几个民夫逃走有天晚上,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做苦工也是累死,你们都走吧!”当时就有十几个民夫情愿跟随刘邦 刘邦带这十几个人正往别处逃走,忽然有条大蛇挡在路上,别人吓得不敢前进,刘邦手提宝剑,把大蛇赶走,大家很佩服他这种勇敢精神 那时候秦朝政治腐败,各地百姓纷纷起来造反沛县衙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知道刘邦是个好汉,便经常暗地与他来往,商量准备起兵反秦 在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下,刘邦决定起义,他们首先攻下了沛县大家推举刘邦为起义军的首领;刘邦说:“抗秦大业是艰巨的,如果一败涂地,就要赔上性命啊!我刘邦愿带领大家大干一场!” 刘邦从这天开始,便率领沛县的三千弟子展开反抗暴秦的斗争,最后终于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舍生取义 解释: 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故事: 春秋时,晋国有个勇士名叫豫让,投靠在智伯门下,很受重用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豫让躲了起来,下决心要为智伯报仇过了几个月,豫让装扮成仆役混进赵府,伺机刺杀赵襄子结果在茅厕里被发现,赵襄子见豫让为主人报仇就放了他豫让说:“你虽然放了我,但我还会刺杀你的!”豫让回去后,剃去眉毛和胡子,又吞食热炭,把声音弄嘶哑,以便从形象到声音都不让人认出来朋友们对他说:“你如投靠赵襄子,得到他的信任后,再行刺他,不是更方便吗?”豫让回答说:“作为一个勇士,怎么可以做这样不仁不义的事呢!” 这一天,豫让得知赵襄子外出办事,他就预先埋伏在桥下,赵襄子来到桥边,马匹突然惊叫起来赵襄子命人到处搜查,在桥下把豫让抓了出来赵襄子说:“你舍生取义,确实令人尊敬但这次我不能饶恕你了!”豫让说:“多谢赵公厚义,但我临死前请求你能把外袍脱下来,让我刺三剑,偿我为主复仇的意愿我死而无怨了赵襄子见他这样忠诚,大为感动,便脱下外袍豫让刺了外袍之后,自刎而亡 豫让甘愿舍弃生命,也要完成道义的行为,便成了“舍生取义”的成语 管鲍之交 解释: 形容朋友交谊深厚 故事: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代的人,两人互相照顾,亲如手足。
鲍叔牙与管仲合伙做生意,叔牙出三分之二的本钱,赚了钱却只要三分之一鲍叔牙的家人表示不满,叔牙却说:“管仲家里穷嘛!” 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带兵打仗,可是不敢身先士卒,打败仗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逃走人们讥笑管仲胆小如鼠,是个没有勇气的人这时,叔牙却出来说:“管仲家里有年老的母亲需要他奉养,其实,他并不是个怕死的人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齐国人齐王有两个儿子,纠和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老师后来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公子纠被杀,小白即位,叔牙立刻向齐王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人,请大王聘请他做宰相 齐王说:“你是我的老师,我愿拜你为相鲍叔牙语气坚定地说:“多谢大王的信任以前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难得他对公子纠的一片忠心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王终于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任命管仲为相管仲整顿内政、开发资源、发展农业,很快就使齐国强盛起来,当上了盟主 有志者事竟成 解释: 有志气有毅力的人,最后一定能把事情作成功 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读书人,名叫耿弇从小就认真学习兵书,演练武艺,立志将来为国家效力由于耿弇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屡建战功,很快就升为大将军。
一天,耿弇向皇帝要求带兵北上,平定割据势力皇帝听了很高兴,但觉得这很困难,不易成功耿弇说:“大王,只要我们立定志向,坚持不懈,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皇帝答应了耿弇率兵北上,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连战连胜,很快就平定了一大部分割据势力接着,耿弇又率领大军向军阀张步盘踞的地盘推进双方在临淄摆开了阵势,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杀得天昏地暗这时,一支箭突然直飞过来射中耿弇大腿,他拔出佩剑,砍断箭杆,继续作战,把张步打得大败而逃,他才想起腿上还有一枚箭头 皇帝称赞耿弇说:“将军以前提出的计划,我还担心难以实现,但你终于做到了这正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大义灭亲 解释 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应得的惩罚 故事: 春秋时,卫庄公去世后,由大公子继承王位这位新的卫王性情懦弱,而他的弟弟州吁却骄傲自大,野心勃勃,总想夺取兄长的王位 有一天,卫王出访,州吁偷偷在途中刺死了兄长,却向大臣和百姓说:“卫王害急病死了,由我继承王位 州吁当上卫王后,便要攻打邻国,大臣和百姓都反对州吁忙与他的亲信石厚商量石厚说:“我的父亲石碏德高望重如果大王请他出山,大臣和百姓们就不敢乱动了 石碏对儿子石厚助纣为虐、欺凌百姓的行为十分不满。
见儿子奉州吁之命来请,就坚决推辞了石厚无奈,再三请教安抚民心之策石碏对石厚说:“诸侯国的王登位要得到周天子的允许如果州吁得到周天子的公开承认,百姓就会服从这样吧,周天子最信任陈王,你和州吁去拜望陈王,请他说说情吧 其实石碏早已写好一封信,差人暗地送给陈王,信里说:“卫国不幸,出了两个大逆不道的贼子但我年纪大了,没有力量惩治他们请为我主持正义,帮我除掉这两个恶人吧!”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陈王就派人拿出石碏的信件大声宣读一遍这时候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上了石碏的当,只好低头认罪了石碏为了国家利益,不徇私情,惩罚州吁和石厚,这种大义灭亲的故事,流传千古鸡鸣狗盗 解释: 比喻有一手模仿鸡鸣狗叫的卑微的技能,有时却能解决大问题 故事: 战国时代,齐国的宰相孟尝君慷慨好客,门下的食客多达三千多人 孟尝君与食客谈话时,总让人在屏风后作记录,把食客的住处及有何困难等一一记下,随后便派人去看望其亲属并赠送礼物 秦昭王对孟尝君最为敬慕,派特使迎接孟尝君入秦孟尝君带着门客千余人来到秦都咸阳孟尝君献给秦昭王一件纯白狐狸皮袍子,秦昭王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王听了谗言,把孟尝君软禁起来,孟尝君请秦昭王的宠妃帮忙解救,妃子说:“这不难,但是我要一件白色狐皮袍。
孟尝君为难了,仅有的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来第二件呢?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当天夜里,这个门客模仿狗叫声,从狗洞潜入秦王内库,看守以为是自己养的狗,未加怀疑于是这个门客盗出了那件白色狐皮袍送给秦王的爱妃,孟尝君也得了自由,并急忙带领门客连夜逃离秦国他们逃呀逃呀,半夜来到边界的函谷关这关口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出入,忽然有个门客学起了公鸡叫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了起来守关的人开了城门,让孟尝君出了关等到秦昭王派人追到函谷关时,孟尝君和他的门客已经走远了 一鸣惊人 解释: 比喻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人,一下子干出了惊人的成绩 故事: 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