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电源管理芯片项目建筑智能化(范文).docx
48页泓域/高端电源管理芯片项目建筑智能化高端电源管理芯片项目建筑智能化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 3二、 集成电路行业概况 3三、 必要性分析 4四、 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 4五、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7六、 BIM技术特征 16七、 BIM技术发展趋势 18八、 BIM技术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21九、 BIM技术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应用 31十、 公司基本情况 35十一、 项目经济效益 3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3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4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5十二、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6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46一、 产业环境分析乌鲁木齐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塔式”发展空间布局,力争到2020年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引擎和增长极二、 集成电路行业概况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的电子部件,是将一定数量的常用电子元件,例如电阻、电容、晶体管以及它们之间的连线集成在一小块半导体(如硅)晶片上,使其成为一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型电子电路,集成电路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集成电路行业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地区经济的重要标志。
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能便携、医疗健康、屏幕显示、无线通讯等众多领域集成电路按其功能通常可分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两大类模拟信号是一切信息的源头现实世界中的信号为模拟信号,其信号曲线平滑且连续,例如光、电、压力、电磁波等,这些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构成了现实世界,并以模拟信号的形式向外界传递信息用以处理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被称为模拟集成电路尽管现实世界是由丰富多彩的模拟信号组成,但在电气系统中,二值信号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储存、传输以及处理效率所谓二值信号,即为信号数值0和1,分别代表逻辑低电压与逻辑高电压,由此便形成了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被广泛地应用在计算、存储等领域,用以处理数字信号的集成电路被称为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是连接数字系统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自然界的信号经模拟芯片处理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的数字信号经由中央处理单元完成逻辑计算,后由模拟芯片将计算完毕的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完成最终的对外传输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智能制造可归纳为三个基本范式,即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服务全寿命期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服务水平,减少资源能耗,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是今后数十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人-信息-物理系统”(Human-Cyber-PhySicalSyStemS,HCPS)揭示了新一代智能制造的技术机理,能够有效指导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1)传统制造与“人-物理系统”(Human-PhySicalSyStemS,HPS)传统制造系统包含人和物理系统两大部分,是完全通过人对机器的操作控制来完成各种工作任务动力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物理系统(机器)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物理系统(机器)代替了人类大量体力劳动传统制造系统中,要求人完成信息感知、分析决策、操作控制及认知学习等多方面任务,不仅对人的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而且系统工作效率、质量还不够高,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还很有限。
2)新一代智能制造与新一代“人-信息-物理系统”与传统制造系统相比,智能制造系统的本质变化是在人和物理系统之间增加信息系统,形成“人一信息-物理系统”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一信息一物理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形成新一代“人一信息物理系统”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信息系统增加了认知和学习功能,信息系统不仅具有强大的感知、计算分析与控制能力,更具有学习提升、产生知识的能力二)3D打印技术1、基本原理(1)建筑3D打印技术作为新型数字建造技术,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材料成型技术等,采用材料分层叠加的基本原理,由计算机获取三维建筑模型的形状、尺寸及其他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一定处理,按某一方向(通常为Z向)将模型分解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层片文件(包含二维轮廓信息)然后对文件进行检验或修正并生成正确的数控程序,最后由数控系统控制机械装置按照指定路径运动实现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自动建造,也被称为“增材建造(additivecOnStructiOn)三维模型建立与近似处理三维建模方法有两种:首先,通过建筑参数化建模软件(如Revit,3Dmax等)直接建模;其次,利用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RE)或反求工程(如三维扫描等)通过点云数据构造出三维模型。
然后用软件将三维模型导出为特定的近似模拟文件,如STL格式文件等,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2)模型切片与路径规划将三维模型模拟文件导入建筑3D打印数控系统,系统对模型进行两步处理①用一系列平行、等间距的二维模型进行拟合,即分层切片处理②将切片得到的层片轮廓转化为打印喷嘴的运行填充路径,即层片路径规划2、机器人建造特征人机共生下的全新工作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特征:一体化、体外化和虚拟/物质化的数字1)一体化一体化的首要特征是人的思维与机器运算思维的打通,其次是设计与建造的打通这一切是建立在建筑设计方法从几何参数化、性能参数化到建造参数化的一体化联动基础之上的2)体外化体外化则是对待人体与机器的基本态度机器不是人在思维和身体上的延伸,而是独立于人体,有着与人类不同的能力与思考方式,因此它们应作为“合作同伴(partnerShipp“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机器的目的不是主导设计,而是在预设条件下增强人的能力3)虚拟化/物质化的数字孪生虚拟化/物质化的数字孪生是人机协作成果获得直接体现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可视化、参数化还是性能化模拟,都在追求虚拟空间中的数字信能息与物理空间中的实体事物之间精确的映射关系,也是将可视化信息转化为实体建造的关键,这种共生关系为形式生成、材料分布带来新的可能。
五、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一)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概念源于美国美国智能建筑学会认为:智能建筑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率并具有经济效益的环境我国智能建筑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在90年代中后期达到建设高峰2015年11月正式实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将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1、智能建筑基本构成智能建筑以增强建筑物科技功能、提升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功效和绿色建筑为目标,追求功能实用、技术适时、安全高效、运营规范和经济合理智能建筑通常由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应急响应系统、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等组成1)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是指以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智能化系统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各类专业化业务、规范化运营及管理需要,由多种类信息设施、操作程序和相关应用设备等组合而成的系统。
信息化应用系统包括公共服务、智能卡应用、物业管理、信息设施运行管理、信息安全管理、通用业务和专业业务等应用功能2)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是指为实现建筑物运营及管理目标,基于统一的信息平台,以多种类智能化信息集成方式,形成的具有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协同运行、优化管理等综合应用功能的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由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统与集成信息应用系统组成,采用智能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运行的架构形式,以实现绿色建筑,满足建筑的业务功能、物业运营及管理模式的应用需求为目标3)信息设施系统信息设施系统是指为满足建筑物的应用与管理对信息通信的需求,将各类具有接收、交换、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等功能的信息系统整合,形成建筑物公共通信服务综合基础条件的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包括信息接入系统、布线系统、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用户交换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时钟系统等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指对建筑设备监控和公共安全系统等实施综合管理的系统,其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能效监管系统,以及需要纳入管理的其他业务设施系统,以节约资源、优化环境质量管理为目标,具有建筑设备能耗监测,运行监控信息互为关联、共享的功能。
5)公共安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是指为维护公共安全,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具有以应对危害社会安全的各类突发事件而构建的综合技术防范或安全保障体系综合功能的系统,其包括安全防范综合管理和入侵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访客对讲、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6)应急响应系统应急响应系统是指为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决策指挥能力,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具有应急技术体系和响应处置功能的应急响应保障机制或履行协调指挥职能的系统7)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是指为提供机房内各智能化系统设备及装置的安置和运行条件,以确保各智能化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地运行与便于维护建筑功能环境而实施的综合工程智能化系统机房包括信息接入机房、有线电视前端机房、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智能化总控室、信息网络机房、用户交换机房、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应急响应中心和智能化设备间(弱电间、电信间)等机房工程紧急广播系统备用电源的持续供电时间,必须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一致2、智能建筑技术基础计算村与通信技术是构建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的基础,能实现对建筑内外相关的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形式的信息予以接收、交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与显示等功能。
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信息网络、管理的硬件设施对建筑设备运转的实时监控,根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设备,使设备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对电力、供热、供水等能源的调节,安全、舒适、节能二)智慧城市2009年美国政府在经济复兴计划中首次描述美国智慧城市的概念2012年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全面启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智慧城市截至2018年11月,全国100%副省级以上城市、90%地级以上城市,总计70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已有277个智慧城市试点和3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城市术语》(GB/T37043-2018)将智慧城市定义为: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