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演唱风格初探【音乐专业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9351799
  • 上传时间:2017-10-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演唱风格初探内容摘要: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的演唱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在继承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同时,把美声唱法有机地融合于自身歌唱之中,发展了中国唱法他具有独特的声音表现力,能演唱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作品明亮、辉煌和金属般色彩的声音特色,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其军旅生活也孕育出真正的军旅情感,使其演唱军旅作品时再现了战士情感 关 键 词: 李双江 中西合璧 歌唱技法 表现力 军旅情感 李双江是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的演唱有独特的风格特色人们喜爱他的歌声,不仅是由于他金属般明亮的音色和娴熟的歌唱技法,更为他那充满激情的演唱所表达出的情感所感动他那富有个性的声音特色,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他那情、声、字、味相互交融的演唱风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评论界称他是声情并茂的柔情男高音,把他的演唱称为“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歌唱艺术”四十多年的歌唱生涯中,他以独特的演唱风格发扬着我国的声乐表演艺术他演唱风格的形成对我国歌唱技法的拓展和我国军旅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西合璧的技法 李双江演唱的作品《北京颂歌》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红星照我去战斗》 ,被专家们称为“声乐艺术中西结合的典范作品” 。

      ①在这些作品的演唱中,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歌唱技法,又不乏西洋美声歌唱技法的色彩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被誉为中西歌唱技法结合的典范作品,李双江对此曲的演唱是在美声唱法“呼吸、共鸣、发声”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唱法和民族风格特色而完成的,歌曲的演唱中大量运用我国民族民间歌唱技法的吐字咬字技巧 “我(w-o)”从字头“w”到字腹“o” ,到下面的“爱(a-i) ”“五(w-u) ”“指(zh-i) ”“山(sh-an) ”……其演唱的每一个字,准确的字头和饱满的字腹以及恰当的归韵,体现出我国民族传统声乐演唱中的咬字、吐字的规律然而,在体现民族歌唱技法的同时,也吻合了美声唱法中所要求的“字正” “腔圆” 气息方面的中西结合,在此曲的演唱中也有所体现全曲的演唱很符合美声歌唱体系 “气息均匀流畅,深支点”的要求与此同时,他在演唱中也处处运用我国传统民族歌唱技法中的“偷气、歇气、换气”等技巧例如……双手接过红军的钢枪′(换气) ,海南岛上′(偷气)保卫祖国啊……′(换气)五指山′(换气)啊……你传诵着多少′(偷气)红军的故事,你日夜唱着′(偷气)红军的赞歌特别是歌曲的结束句更为明显 “红军的钢枪′(换气)永在′(歇气)手′(歇气)中握” 。

      在这一句的演唱中更能体现出美声唱法要求的高音绚丽、辉煌和声音竖起的立体枝干以及混合的腔体共鸣同时,也表现出了我国民族声乐中要求的气沉丹田、流畅自然 独特声音的表现 2欣赏李双江的声乐作品,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他那独特的声音色彩及声音表现力他的音色明亮、华丽、辉煌、有穿透力和金属般的色彩,尤其是他演唱的高音 high C,至今仍无人超越他音域宽广,声音清新、抒情,朝鲜通讯社称他的演唱是“严谨的技巧的表现,是炽热情感的交流,风格高雅,多彩多姿,其高音像海浪涛涛,低音的叙述又像花间潺潺流水,令人陶醉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的赞语是:“中国这位男高音有金子般的高音、烈火样的激情 ” 李双江的高音最具特色:高亢、辉煌、有金属般色彩、浑厚有力、清澈明亮、集中靠前,既有美声歌唱体系所要求的声音色彩,也不乏我国民族歌唱体系的声音特征这种融中西歌唱体系于一体的声音,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表现力,能演唱多种体裁及风格的声乐作品这是李双江所具有的独特声音个性,是其演唱风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绚丽的高音色彩处处体现歌曲的高潮部分,音高到 a2李双江以其明亮辉煌、铿锵有力的高音,把无限的情感,用“啊……五指山、啊……万泉河……”全部抒发出来,表现出革命战士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也抒发了战士豪迈的英勇气概和保卫祖国的决心。

      又如歌曲《北京颂歌》 ,李双江在演唱这首歌时,有两处高音充分地显示出其声音的辉煌其一是在诉说了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后,用“啊……北京……”从 d2 到 b2 做五度大跳,并在 b2 这个音上站立延长,这是以此辉煌的高音对歌曲情感的激发和表现,是对首都北京无限情感的抒发其二是结束句,以高亢激昂的高音(小字二组的 b)无限延长,经过一个级进的装饰音结束到主音(小字二组的 g) ,表现出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这两个充满豪情壮志而富有动力感的高音,表达了祖国人民对祖国的歌颂和赞美 李双江的中低声柔和、明亮、低而不虚,有明显的传统民族色彩充足流畅的气息透出柔和、明亮而具金属色彩的声音是李双江中、低声特有的风格特色 “抒情性”是对李双江中、低声特色的概括这种声音特色,使李双江演唱抒情性的情歌、地方民歌、特别是新疆风格的民歌时更有味儿、更动情如李双江演唱《美丽的姑娘》 《牧人的童年》 《黄杨扁担》 《我的花儿》等等,中、低声区的声音都是这种轻柔的、抒情的、如泣如诉的、悄悄话般的音色特点,这种声音的特点也贯穿他演唱的所有民族风格、创作性声乐作品的中、低声区 如《船工号子》的舒缓部分舒缓、柔和,低音少,中音多。

      “涛声不断歌不断,回声荡漾白云间高峡风光看不尽哪,轻舟飞过万重山……”该处的演唱,体现出民族唱法中的“靠前”与“气声” ,让听众联想到在船工抢渡险滩急流后的放松心情,唱着歌欣赏着川江高峡的美景,从而也渲染了川江两岸峻美的高峡自然风光 《红星照我去战斗》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草原之夜》 《阿拉木罕》等一批上世纪 70 年代流行的歌曲都出自于李双江演唱的作品,并且传唱至今由此,有人认为:“因为他的出现才诞生了中国有代表性的男高音,使美声和民歌得以结合其歌声表达了自由、飞翔和他理解的浪漫这只适合他独有的嗓音,别人死活练不出来 ”② 军旅情感的再现 3李双江演唱过多种题材的声乐作品,在他的歌唱情感中还有一个特殊的情感亮度——军旅情感他演唱的军旅歌曲在其声乐作品中占有较大比重,抒发着他特有的军旅情感 在歌曲演唱中,歌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越集中、越典型,歌唱的思想性就越高,艺术感染力也就越强只有把生活中真正的情感体会融入歌唱之中,才能更真实地、更准确地表达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任何做作出来的“艺术情感”都不能真正地打动人心李双江说:“一首好歌得以流传,大都首先激起歌唱者的心弦共鸣这种共鸣的获得,并不是靠流畅的旋律和华丽的词藻,而是靠真实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共同体会……”③ 李双江认为声音的真谛在于表现作品,用高度集中的情感来表现歌中人物的情态和故事,而不是单纯地表现自己的声音。

      他对情感的高度重视和运用,使他的演唱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情感表现力李双江以生活经历中的情感为源泉,以歌唱技巧为基础,准确地表达歌曲中的每一处情感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艺术经验,把自己充沛的战士情感投入到军旅歌曲的演唱之中,形成了声中有情、情中有味、字情结合的艺术效果下面以“情与声”结合为例,对李双江军旅情感在歌唱中的体现作具体分析 李双江认为歌唱始终应该“以情带声” ,相应地,无论美声、民族还是通俗唱法,也都是以声音来传达情感的李双江在演唱中往往是情感走在歌声的前面,歌曲的音乐一起,他就进入了歌曲的意境,在歌曲情感的带动下,富有情感的歌声也就融入了歌曲音乐之中 如《再见吧!妈妈》 ,这是一首年轻战士奔赴前线战斗时与妈妈告别的歌曲李双江经常含着眼泪来唱这首歌曲,他把年轻战士即将告别母亲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的感人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再见吧!妈妈” ,是低声区用充满情感的亲切口吻向妈妈告别的语气和情感的表现,用中弱声音来演唱,表达了离别前依依不舍的母子情肠 “军号已吹响……”这几句的演唱声音非常坚定,表现出我军战士为保卫母亲祖国,前赴战场英勇杀敌的豪情壮志和决心,从而情不自禁地以“f”力度、明亮的音色唱出士兵坚定的情绪。

      当演唱到高潮部分,出现了全曲的高音 Re (1=G,也就是 a2)在这里,李双江用充沛的气息,强有力地表现出战士们决战决胜的斗志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这个高音饱含着丰满的思绪和感情“……决不是为了炫耀声乐技巧而设置,它是情绪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在唱这个高音的时候,力求要有所向无敌、压倒一切的气势!”④ 李双江对歌唱情感的成功表现乃生活情感的激发所至此乃“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春秋时期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作《乐记》中有关于音乐本源的论述)由此可见,李双江演唱《再见吧!妈妈》时的真情“来自富于时代特色的军旅生活……”⑤也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又如《怀念战友》 ,是李双江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对越自卫还击战期间演唱的一首反映血与火洗礼的军旅情感歌曲真正的战友情感和不愿与战友离别的思绪,激起李双江对战友的怀念,成为他歌唱情感的源泉李双江对此曲的演唱随着歌曲情绪的变化而逐步展开,由巡逻和站岗时的回忆,逐步扩展到战场的相伴杀敌情景,又触景生情地采用比拟的手法把松涛比作战士杀敌的怒吼,把山岗比作战士高挺的胸口,从而把歌唱情绪逐步带进了战场之中 “当李双江泪流双颊用心灵唱完最后一个音符时,台下的观众有许多已是潸然泪下,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歌唱家的歌声与观众的心声引发了强烈的共鸣,这感人的场面,虽已隔多年,仍回旋于我脑际,久久不能忘记 ”⑥ 4歌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于声情交融的高度统一,来自于生活中的情感积累,来自于生活的真情体验以独特的军旅生活所积累的情感与歌唱技巧紧密地结合,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内在情感,是李双江军旅情感的再现和歌唱情感的激发 结语 男高音歌唱家李双江的歌唱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在继承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同时,把美声唱法有机地融合于歌唱之中,发展了中国唱法;由此也使自己的声音得以自由地体现,从而促成了他的声音表现力具有独特的感人魅力;另外,军旅生活也孕育出李双江真正的军旅情感,他演唱的军旅歌曲更具有军旅的情感特色,丰富了他独具个性的演唱风格 注释: ①嘉宾访谈(5)李双江.中国金唱片奖官方网站网址 ②陈大鹏.一代歌王李双江(上)[N] .解放军报(网络版)2001 年 1 月 3日 ③李双江.山茶花洁白无瑕——唱《再见吧!妈妈》有感[A].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 . 我怎样唱歌唱家保留曲目的演唱经验(第一集)[C] .人民音乐出版社 , 1985 年 4 月第 1 版 , 第 62 页 ④ 同③第 65 页。

      ⑤柴志英.重复的魅力军旅抒情歌曲《再见吧!妈妈》的艺术特色[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1 年 第 1 期 第 60 页 ⑥ 李宗堂.歌唱要全力塑造“心的歌声”[J].音乐探索 2001 年 第 1 期 第8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