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创新体系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doc
5页瑞典创新体系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 作者:夏炳军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创新及创新体系的概念,瑞典创新的政策体系、创新成果市场化环境、人 才培养环境、创新文化以及创新的微观组织,提出全球化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影响不 可忽视,建议制定创新政策应契合总体目标并兼顾公平和效率,加快建设我国的创新文化, 改革科研资金分配机制和创新成果市场化机制,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人才的引进 瑞典创新体系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 一个人口不到 920 万,面积仅有 45 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却诞生了爱立信、沃尔沃、宜家、 ABB、伊莱克斯等世界知名的大企业,诞生了人造心脏、伽玛刀、鼠标、心电图记录仪等 造福人类的一大批发明,诞生了发明家诺贝尔、植物分类发明家林奈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 悠久深厚的创新文化,融合了现代意识的瑞典,创新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根据欧盟委员 会一项关于创新力的研究报告,瑞典获评 2007 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创新表现得分超过 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其他国家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瑞典究竟有什么值得我 们学习和借鉴?本文从分析瑞典创新体制、环境、文化、组织等入手,试图发现瑞典创新 活力的秘密。
一、 关于创新 从广义上来说,创新就是指一切发明创造,可以是技术的、制度的、方法的、理论的等等 鉴于创新概念的宽泛和创新的多样性,本文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 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 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 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 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按照瑞典创新署的定义,创新体系是指在研发、工业和公共政策领域的参与者相互作用, 交换和使用新技术、新知识,通过提供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方法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人是创新的根本因素一切制度、环境、政策都要围绕发挥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 为出发点人的素质是创新的基础性因素,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完善的教育体制是培养高素 质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 创新体系的效果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最客观的标准就是市场创新体系的效率体现在创 新成果上,创新成果的价值必须用市场来检验但是由于实际操作的困难,创新体系一般 还是由专利数量和研发投入来衡量。
二、 瑞典的创新体系及创新环境 1、 完善的政策促进体系 瑞典创新署是瑞典政府中主管创新的机构,向工业部和教育与研究部汇报瑞典创新署是创新政策的重要执行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创新政策的实施,促进瑞典的发展与繁荣 瑞典研究理事会是瑞典创新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机构,其掌握的财力资源远高于创新署, 瑞典大约 1/7 的研发活动由该会资助理事会由专家组成,主要为基础研究拨款与创新 有关的其他机构还有 FAS(职业、健康和福利研究)、Formas(环境、农业和空间规划研究) 、 瑞典工业发展基金、创新桥梁、知识基金会、瑞典中小企业发展公司(ALMI)等 瑞典促进创新的主要政策工具有: 一是公共研发投入瑞典研发投入约占 GDP 的 4%, 其中约 1%来源于公共财政由于瑞 典国家较小,在研发投入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瑞典选择一些重点领域进行集中研发 如瑞典创新局 84%资金分配到通信、运输、生物技术、材料和职业生活等领域的研究和开 发活动瑞典对于研发的支持主要通过一系列创新支持计划来实现,这些研发资金的支持 者既有创新署,也有战略研究基金会、Formas、瑞典研究理事会等创新署定期或不定期 发布公告,征集计划建议。
例如从 2006 年开始实施的“创新领先中心”计划,由创新署拨款, 一期计划拨款 2.8 亿克朗,从 2006 年延续至 2015 年;二期计划拨款 10.5 亿克朗,从 2007 年延续至 2016 年该计划拟通过创新领先中心建立一个论坛机制,促进私有领域和公共领 域,大学和研究机构及其他组织的合作研究,推动新知识和新技术形成新的产品和服务 在创新署支持的内容中,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项目如利用专项技术建立新企业的起始 资金、中小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所需费用等,可向创新署申请资金由企业自筹一半,创 新署支持一半向中小企业的支持的资金每年约 1 亿瑞典克朗,企业每年有四次机会向创 新署申请创新署官员告知,2006 年 9 月中右联盟组成的政府执政后,中止了该项计划 但由于面临中小企业的巨大的压力,新政府有关负责人出面解释说,是由于疏忽才去掉了 该项计划,将立即恢复之该计划在停止了三个季度后将重新开始接受企业申请 二是通过消费市场补贴反向刺激某个领域的创新活动如对环保汽车,从 2007 年 4 月 1 日 到 2009 年 12 月,每公里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于一定量的新购买的汽车给予 10000 克朗的补 贴。
环保汽车进城免收拥堵费以此刺激环保汽车及其相关领域的创新 三是对特定项目免征税收瑞典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刺激风险资本对创新型企业的投资在 2007 年春季预算中,瑞典政府列出取消对风险资本征收资本税的项目,鼓励风险资本投向创 新性中小企业 由于创新体系市场评价的复杂性和周期过长,使之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如此,瑞 典创新局曾对三个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持体系,即数码通讯领域、光电子和生物技术领域进 行了评估1975-2000 年有关数据显示,对这些支持政策回报达到 10-30 倍,经济效益良好 据估算,这些些领域研究成果对沃尔沃和萨博的车型改造起到积极作用,使两个公司增加 的收益达 5000 万克朗 2、 良好的创新成果市场化环境 由于创新成果市场化面临较大风险创新成果能否顺利进入市场,能否获得足够的资金进 行产业化是重要条件风险资金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瑞典的国有 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与市场融资机构如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提 供了全方位的融资服务体系政府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市场融资渠道解决投资问题,但私有 金融机构一般不愿为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这时,国有融资机构就承担起融资服务的责 任。
如瑞典国有企业 ALMI(中小企业发展公司,类似风险资本)免费为开办企业提供咨询, 对项目前期市场调研费用给予约 20000-40000 克朗的无偿补助,企业可以根据项目计划书 (仅需要少量的抵押或无抵押)就可从 ALMI 获得贷款 资料来源:瑞典工业发展署(Nutek) 孵化器是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重要手段瑞典政府采取措施,积极支持建立中小企业 孵化器在创新署具体支持和引导下,目前几乎瑞典所有的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孵化 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姆斯理工学院以及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孵化基地Skåne 省的 Ideon 科学园区,是欧洲最大的科学园之一,也是该省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孵化器Ideon 科学 园内 230 家公司中有 2/3 与 IT 产业相关,50%的公司为上市公司雄厚的科研技术背景, 加上易于获取的风险资金和管理技术,以及充足的技术人员是该省在 ICT 领域成功的重要 因素 3、 优良的创新人才培育环境瑞典在科技人才储备方面始终占据世界领先地位,这与瑞 典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瑞典从娃娃抓起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小学课程设置以培 养兴趣为主,除语文、数学和自然等必修课外,还有家政课和手工课等培养动手能力的课 程。
2003 年一项针对全球 35 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进行的调查显示,瑞典儿童的阅读能力 和理解能力最为突出在中学,瑞典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后选择的课程高中毕业 后的学生一般先工作 1-4 年后再读大学,由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知 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所以学习起来思路和灵感就会很多像风靡世界的 通讯软件 Skype 就是瑞典年轻人开发的 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瑞典政府提出了半数以上高中毕业生应进入大学学习的目标为鼓 励公民上大学和攻读研究生,瑞典政府向所有 50 岁以下在校大学生提供每人每月 2500 瑞 典克朗的补助,大学生还可以申请低息教育贷款已经工作但希望继续“充电”的人则可以 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和成人教育瑞典劳工部下属的劳工市场委员会还组织各种免费职业教 育 瑞典拥有一批世界顶尖的知名学府,如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大 学、隆德大学这个人口仅 900 多万的国家,每年都有 4 所大学进入世界前 100 大学排行 榜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使瑞典创新的动力源源不断 4、 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认为,创新需要独立的人格,而不是对权威的惟命是从;需要 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要有平常心,安宁、踏实,而不是患得 患失,心情浮躁,急于求成。
瑞典的文化和教育环境,培养的恰好就是这样的创新人才 瑞典从小学受到的教育就是讲究和谐、平等、团队,尽量不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一切任由 天性和本能这种文化从小就树立和培养起来的放松心态,让有创新能力的人不带有功利 思想,不急于求成,更能加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创新更多地也是出于个人兴 趣爱好瑞典的这种创新的文化氛围,是瑞典创新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5、极具活力的微观创新组织 瑞典的微观创新组织主要指研究院(所) 、研发型企业、以及大企业的研发部门,普通意义 上的企业创新能力也较强瑞典创新组织的之所以活力强,与其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 织的外部网络是分不开的一是创新组织的架构适应创新的发展瑞典创新组织的结构呈 扁平化,层级少;研究团队的组建自由度较大,垂直、水平信息传递障碍很小,因此在组 织内交流很活跃;二是组织文化有助于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组织内部,上下级 之间、性别之间比较平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研究人员心情舒畅,容易发挥主动性和 创造性三是创新组织之间交流活跃;瑞典将创新组织联系的网络视作智力资产的一部分, 重视与国内外创新组织建立联络瑞典的商、协会经常组织”Networking”(一种加强组织之 间联系的聚会),讨论会也经常不断,使创新组织能够及时了解业界的最新进展,相互启发。
全球化对于企业的创新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跨国并购案中,被并购的企业在一国的创新活动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化1995 年,法玛西亚(Pharmacia)与 Upjohn 合并后, 将总部设在伦敦,在瑞典、意大利和美国三地分别运营新的首席执行官上台后,实行集 中政策,瑞典雇员从 1997 年 5800 人减少到 2003 年的 3300 人,研发活动亦大为减少而 另一个制药公司 Astra 与 Zeneca 合并后(合并后的公司为阿斯利康) ,总部设在英国,但研 发总部设在瑞典,在瑞典的研发人数和研发投入大为增加 三、 思考及建议 从 2002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至今已有 6 年,中国经济已经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 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建设创 新型国家也不可避免要考虑全球化的因素: 一是创新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政策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国制定政策的独立性受的挑战,创新政策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 上说,通过保护性政策来促进创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2008 年 2 月 13 日,世界贸易组织 (WTO)首次裁定中国违反贸易规则,称其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大额关税,认为这一行为 违背了中国 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而中国加征关税的目的是改善国内汽车零部件制 造业的产业环境,避免沦为外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组装基地,促进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 和发展 二是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应当从全球范围来衡量由于全球已经逐步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 一个创新成果在市场上与来自全球的同类创新成果竞争,一旦该创新成果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