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怀化市五强柳林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湖南省怀化市五强柳林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参考答案: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间期减I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II后期【解答】解:A、两者前期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的分布于细胞中,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A错误;B、两者中期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CD、两者后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也不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错误.故选:C. 2.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能准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C.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参考答案:B3.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参考答案:B4. 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B. 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C. a-b时间段内,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 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参考答案:B根据“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结合图示曲线可知,a、b两点出生率/死亡率都等于1,5,即出生率-死亡率=1/2死亡率,由于死亡率不等于0,所以a、b两点的种群增长率不等,A错误;根据“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知,曲线上出生率/死亡率小于1时,此时出生率一死亡率小于0,即增长率小于0,B正确;a-b时间段内,由于出生率-死亡率大于0,即种群增长率大于0,此时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错误;b-c时间段内,当出生率/死亡率大于1时,种群数量逐渐增加;当出生率/死亡率小于1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D错误。
5.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无机物B. 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C. 酶具有催化作用D. 酶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参考答案:C【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也具有催化功能详解】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A错误;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错误;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作用,C正确;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是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D错误6. 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B. 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C. 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D. 枝条的生根数量可作为实验的测量指标参考答案:B依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进行预实验时,设置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应较大,且需要蒸馏水处理组作为空白对照,以确定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式实验时,缩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的设置,可不设置空白对照,A正确;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除了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B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找到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的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C正确;由于生长素类似物能够促进插条生根,因此因变量的测量指标可以是枝条的生根数量,D正确。
7. 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 )A.1/2n,1/2 n B.1/2n,1/2 n-1 C.1/2n,1/2 n+1 D.1/2 n-1,1/2 n参考答案:B8.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但时间不可能成为实验变量 B.各种实验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参考答案:C9.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中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bb B.Bb C. D:参考答案:D10. 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参考答案:C11. 线粒体的外膜通常有一种蛋白A,另一种蛋白B能与蛋白A结合。
细胞产生的活性氧核素导致蛋白A释放蛋白B,蛋白B与蛋白C结合穿透线粒体膜,使线粒体中的蛋白D释放出来释放的蛋白D与蛋白B和蛋白E形成某一复合物F复合物F可以活化多种蛋白酶,使细胞的蛋白质降解最后,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题干中描述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的一种B. 若某细胞中产生的活性氧核素较多,则可能加速该细胞的凋亡C. 活化的蛋白酶能够水解多种蛋白质,所以不具有酶的专一性D. 若细胞接受一个信号后,阻止蛋白E的表达,可能抵抗该细胞凋亡参考答案:C【分析】1、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2、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详解】A. 题干中描述的过程由基因控制,属于细胞凋亡的一种,A正确B. 若某细胞中产生的活性氧核素较多,加速了题中描述的过程,可能加速该细胞的凋亡,B正确C. 活化的多种蛋白酶能够水解多种蛋白质,恰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D.细胞接受一个信号后,阻止了蛋白E的表达,则不会形成复合物F,可能抵抗该细胞凋亡,D正确12.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胞板向四周扩展,不能形成新的细胞壁B.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的方法,证实了基因是在染色体上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参考答案:A13. 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抗体通过浆细胞膜上的载体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属于胞吐B. 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膜上的受体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C. 饥饿时肝糖原通过细胞膜上的糖类进入组织液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D. 性激素通过靶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进入细胞内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参考答案:D【分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非跨膜运输包括胞吐和胞吞,依赖于膜的流动性;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与细胞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有关。
详解】浆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抗体,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通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进入组织液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错误;性激素通过靶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进入细胞内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D正确14.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可取自基因型为RrBb植株B.为获得上述植株,可采用基因型为RRbb和rrBB的两亲本进行杂交C.若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为可育D.单倍体中自然加倍成二倍体的植株自花传粉后,其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参考答案:D15. 关于下图所示黏性末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与③由相同限制酶切割产生 B. DNA连接酶可催化①与③的拼接C. 经酶切形成④需要脱去2个水分子 D. ①~④中的化学键均为相同化学键参考答案:B不同限制酶切割生成的粘性末端也有可能会相同,因此①与③不一定是由相同限制酶切割产生的,A错误;由于①与③的黏性末端相同,所以DNA连接酶可催化①与③的拼接,B正确;形成④需要断裂两个磷酸二酯键,因此需要消耗2分子的水,而不是脱去2个水分子,C错误;①-④中的化学键有氢键和磷酸二酯键,D错误。
16. 某科研小组分别对绿藻与颤藻进行了单独的实验测试;两种藻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两种藻类体内藻毒素含量,测试数据见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绿藻和颤藻都是光能自养型生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B. 该实验中绿藻和颤藻属于竞争关系C. 治理P元素含量过多的碱性水体,最好选用绿藻D. 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是只要考虑利用绿藻和颤藻吸收掉水体中的N、P元素即可参考答案:C17. 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需要多种酶参与 B.释放二氧化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