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多球训练方法研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51186018
  • 上传时间:2022-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3.5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多球训练方法研究                    王超(河南省体育局乒乓球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河南郑州450053)【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选用多球训练法与单球训练法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了解多球训练方法在乒乓球基础训练中的作用及其优缺点,可为教练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并且适合青少年身体特征的多球训练方法关键词】青少年;乒乓球;多球训练1前言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是6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从日本女子排球训练中移植过来的训练方法,是我国乒乓球教练员非常喜欢采用的训练方法,对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许多研究表明,多球训练有不同的旋转、力量、速度、落点、弧线及不同技术组合等手段连续不断地供球方法可以弥补单球训练中来回少、间隙多等弱点,提高练习效率,便于掌握和强化各种乒乓球基础动作和高难度的动作其次,多球训练这种连续不断地供球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大训练的密度和强度,不仅加强了对技战术、专项身体素质的练习和提高,还对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起到一定的效果本研究以青少年乒乓球练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了解多球训练方法在乒乓球基础训练中的作用和优缺点,为教练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并且适合青少年身体特征的多球训练方法。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以豫港、旋转、飞旋等乒乓球俱乐部的青少年乒乓球练习者60名为研究对象,年龄在7-10岁之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检索,查阅近年国内外的相关资料,以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及背景知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2.2实验法将60名乒乓球练习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他们每个人练习乒乓球的时间在6-7个月,身体素质基本没有差异同时开始实验训练,实验时间为2个月,每天90分钟1)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素质及基本情况的测试:实验前测试内容: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拨球)、侧滑步、左推右攻、挥拍频率目的将两组学生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看有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有没有可比性,如果有可比性,实验则继续往下进行2)在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组采用多球训练方法(直接发多球和多球单练相结合)、对照组采用单球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和时间均一致具体方法如下:实验组:先准备乒乓球一盆(100—150个),每人每次训练一盆球,其它人捡球,循环进行教练员站在球台的一侧,连续不断的供球到练习者的球台固定点,供球的力量,速度基本相同。

      同时每节课进行30分钟左右的多球单练用多球直接供球和多球单练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组进行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拨球)、左推右攻、正手位半台两点移动击球、正反手搓球、正手拉弧圈球等练习对照组:直接进行单球练习,采用“单球多人补位练习”的方法,即教练员站在球台一端,几个运动员共同站一张球台的另一侧,每个运动员每次打三个球,依次上台与教练对打的方法同时对训练水平稍高一点的运动员也可以采用两人直接对打进行训练3)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拨球)、左推右攻、正手位半台两点移动击球、正反手搓球、正手拉弧圈球、挥拍频率4)测试方法:每人每项测试内容打10个球,记录每个球连续击球的板数以及击球的质量和动作规范程度2.2.3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数据分析及SPSS多元统计软件,结合统计学方法的原理与基本要求,对调查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计算、统计与分析2.2.4逻辑分析法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中,综合运用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3结果与分析3.1实验前两组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分析实验前对两组运动员的正手攻球、反手推挡球技术和左推右攻分别进行测试,每组成绩取30个人的平均成绩,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各组内差异也不显著,两组间P值均大于0.05;另外对两组运动员的4米滑步单手摸球台进行测试,每组成绩取30人的平均成绩,结果如表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也无显著性差异此外这些运动员训练的时间均在6-7个月,并且学习的内容和进度基本一致,说明实验前两组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以及学习接受能力基本一致,说明此实验具有可比性3.2实验前和实验后两组学生各项技术测试成绩对比统计分析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对60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7项乒乓球基本技术测试,其中正手搓球、反手搓球、正手拉弧圈球为新学的技术,每项测试为10个球,记录每个球连续击球的板数以及击球的质量和动作规范程度把实验组和对照分别分成六个组(5人/组),记下每组的平均成绩,生成的数据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3.2.1经过两个月的实验训练两组学生的测试成绩均大幅上升,这说明无论是采用多球训练还是采用单球训练都能使学生掌握和强化乒乓球基本技术3.2.2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组的各项技术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于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来说多球训练优于单球训练:(1)多球训练更容易让运动员掌握新学的动作在乒乓球基础动作训练的初期阶段,应该采用多球训练的形式,让初学者尽快地学会和掌握单个的技术动作,本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了3个新的动作(正手搓球、反手搓球、正手拉弧圈)。

      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所学的新技术连续性更强,掌握的速度更快,主要是因为多球训练能更大程度地帮助初学者建立起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强化对技术动作的记忆功能,加快学习的进度,使技术动作尽快地形成动力定型2)多球训练可以强化和熟练各项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对于60名运动员来说前四项基本技术(正手攻球、反手推挡、左推右攻、正手位半台两点移动击球)是有一定的基础,但经过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前四项的测试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也就是说实验组的这四项技术比对照组掌握的熟练得多,也更加的稳定其实多球训练过程是一个强化训练的过程,尤其表现在训练的密度上,可以更大限度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训练效率对于技术动作基本定型后的队员,通过多球训练能使他们的技术迅速地得到巩固和提高,达到熟练的程度3.2.3多球训练可以提高击球质量,有利于纠正错误动作实验后的测试中,对运动员的击球质量和连续击球的落点以及动作的标准程度进行特别的观察和记录总体来说,实验组的每一名队员的击球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击球的落点比较固定和集中,击球的动作也相对标准和规范3.2.4多球训练有利于增加练习者兴趣,可以消除害怕击球失误的紧张心理在本次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在本次试验的后半段,在每天的训练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实验组的学生表现特别积极主动,对乒乓球的喜爱程度得到进一步加深。

      3.2.5多球训练有利于提高练习者专项身体素质和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对于实验组来说,多球训练速度快,密度大,如果能根据练习者的水平,适当增加供球的数量和加快发球的速度,将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专项耐力、速度和力量等身体素质,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3.3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多球训练的主要训练形式通过大量有关多球文献的研读和去体工队实地观察以及两个月的实验训练,对多球训练的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创新3.3.1多球训练的供球形式(1)直接供球:供球者拿球后直接将球打到练习者的球台上2)落台后供球:供球者拿球后先把球抛在本方球台上,再把弹起后的球直接打到练习者的球台上3)混合供球:直接供球与落台后供球相结合,如落台供送下旋球与直接供送上旋球的组合3.3.2多球训练的组织形式多球练习的组织形式有单人多球、两人多球、三人多球、多球单练以及以提高体能为主的练习等多种方式教练员和练习者应根据训练目的、训练水平的不同而选用最适当的方式进行组织实施多球单练 多球单练是多球训练中非常重要一种形式,它既可以提高练习的强度和密度,而且实战性非常强所以现在很多教练员都喜欢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多球训练多球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1)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供球的难度。

      加强速度、旋转、力量和落点的变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击球技术的质量(2)不断观察练习者的动作有时是技术问题,有时是肌肉、体能疲劳而引起的手法变形,步法忙乱时,应适当降低供球难度或暂时停止供球来消除错误动作,避免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3)要注意掌握好运动负荷,多球训练的密度、强度大,难度高,如果负荷掌握得不好,容易造成局部负担过重,以至过度疲劳4)在多球训练之后,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常规的单球训练,以弥补多球训练的不足4结论与建议4.1结论经过本次实验训练,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实验组各种技术动作击球板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说明多球训练优于单球训练多球训练有利于运动员掌握新学的技术动作,有利于强化和熟练各项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可以提高击球质量,有利于纠正错误动作,增强球感,巩固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有利于增加练习者兴趣,可以消除练习者害怕击球失误的紧张心理;有利于提高练习者专项身体素质和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特别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初期,多球训练对基本技术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今已被各级教练所重视和大量应用,并向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上发展4.2建议4.2.1在多球训练中要提高供球的质量,在落点、旋转、力量、弧线等方面尽可能与单球训练接近。

      4.2.2正确分配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的比例在学习新技术时以多球训练为主,单球训练为辅;随着正确击球动作技术的形成、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单球训练量,这个阶段多球占训练时间的30%为宜4.2.3多球训练对改正错误动作、提高组合球技术、提高步法移动能力以及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有着明显作用所以在运动员出现以上问题时,建议多使用多球训练的方法来解决4.2.4多球训练时,运动量大、负荷强,所以在多球训练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训练时受伤4.2.5选择多球训练的供球形式以及组织形式时,要根据训练内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来确定责任编辑:陈 祎)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