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ppt
38页第四章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定向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Ø钢尺量距钢尺量距Ø视距测量视距测量Ø光电测距光电测距Ø直线定向直线定向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Ø如果能测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并确定这如果能测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并确定这两点连成的直线方向,就能确定两点在平面两点连成的直线方向,就能确定两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对位置直角坐标系的相对位置Ø如果已知某点的绝对位置,则能进一步确如果已知某点的绝对位置,则能进一步确定另一点的绝对位置定另一点的绝对位置为什么要进行距离测量和为什么要进行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直线定向?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u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u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u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与注意事项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与注意事项第一节第一节 钢尺量距钢尺量距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一、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一、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Ø钢尺钢尺ü钢尺是钢制的带尺,常用钢尺宽钢尺是钢制的带尺,常用钢尺宽10-15mm10-15mm,厚,厚0.2-0.2-0.4mm0.4mm;;长度有长度有20m20m、、30m30m及及50m50m几种,卷放在圆形盒内或几种,卷放在圆形盒内或金属架上。
金属架上1、量距的工具、量距的工具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一、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一、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ü钢尺的基本分划为厘米,在每米及每分米处有数字钢尺的基本分划为厘米,在每米及每分米处有数字注记ü有的钢尺在起点处一分米内刻有毫米分划;有的钢有的钢尺在起点处一分米内刻有毫米分划;有的钢尺,整个尺长内都刻有毫米分划尺,整个尺长内都刻有毫米分划ü由于尺的零点位置的不同,有由于尺的零点位置的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端点尺和刻线尺的区的区别端点尺端点尺是以尺的最外端作为尺的零点,是以尺的最外端作为尺的零点,刻线尺刻线尺是是以尺前端的一刻线作为尺的零点以尺前端的一刻线作为尺的零点1、量距的工具、量距的工具 端点尺与刻线尺端点尺与刻线尺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量距的工具量距的工具Ø其他工具其他工具ü标杆:标杆长标杆:标杆长2-3m2-3m,直径,直径3-4cm3-4cm,杆上涂以,杆上涂以20cm20cm间间隔的红白漆,以便远处清晰可见,用于标定直线隔的红白漆,以便远处清晰可见,用于标定直线; ;ü测钎:测钎用细钢筋测钎:测钎用细钢筋制成制成( (粗铁丝制成粗铁丝制成) ),用来标,用来标志所量尺段的起、迄点和计算已量过的整尺段数志所量尺段的起、迄点和计算已量过的整尺段数; ; ü垂球:垂球用来投点垂球:垂球用来投点; ;ü弹簧秤:控制拉力弹簧秤:控制拉力; ; ü温度计:测定温度温度计:测定温度. . 其他工具其他工具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一、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一、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Ø当当所测距离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方便,所测距离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方便,可分段丈量。
可分段丈量Ø为使所量线段在同一直线上,为使所量线段在同一直线上,需要将每一尺段首尾需要将每一尺段首尾的标杆标定在待测直线上,的标杆标定在待测直线上,即在直线上标定若干点,即在直线上标定若干点,使这些点在同一直线上使这些点在同一直线上, ,这一工作称为这一工作称为直线定线直线定线 Ø钢尺量距的直线定线直线定线的方法有钢尺量距的直线定线直线定线的方法有目视定线和目视定线和经纬仪定线经纬仪定线一般量距用目视定线,一般量距用目视定线,经纬仪定线适用经纬仪定线适用于精密量距时于精密量距时2、直线定线、直线定线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目视定线目视定线方法方法üA A、、B B为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先在该两端点上竖立标杆为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先在该两端点上竖立标杆; ;ü测量员甲站在测量员甲站在A A点后点后1 1~~2m2m处,由处,由A A瞄向瞄向B B,使视线与标杆边缘相,使视线与标杆边缘相切,然后甲指挥乙持标杆切,然后甲指挥乙持标杆1 1左右移动,直到左右移动,直到A A、、1 1、、B B三根标杆位三根标杆位于同一直线上,然后将标杆竖直地插下于同一直线上,然后将标杆竖直地插下。
ü直线定线一般应由远及近直线定线一般应由远及近 AB甲甲乙乙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经纬仪定线经纬仪定线——纵丝法纵丝法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3 3、量距方法、量距方法((1)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ØØ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工具:钢尺、垂球、测钎、测杆等主要工具:钢尺、垂球、测钎、测杆等主要工具:钢尺、垂球、测钎、测杆等主要工具:钢尺、垂球、测钎、测杆等工作人员:拉尺员、读数员、记录员工作人员:拉尺员、读数员、记录员工作人员:拉尺员、读数员、记录员工作人员:拉尺员、读数员、记录员场地要求:比较平坦、并进行定线场地要求:比较平坦、并进行定线场地要求:比较平坦、并进行定线场地要求:比较平坦、并进行定线ØØ在平坦地面进行一般方法的量距时,先丈量若干整尺段(整在平坦地面进行一般方法的量距时,先丈量若干整尺段(整在平坦地面进行一般方法的量距时,先丈量若干整尺段(整在平坦地面进行一般方法的量距时,先丈量若干整尺段(整尺段数尺段数尺段数尺段数n n n n等于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最后量得余长等于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最后量得余长等于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最后量得余长等于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最后量得余长q q q q。
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ü清除直线方向上的障碍物,清除直线方向上的障碍物,再用木桩将再用木桩将A A、、B B两点标定出两点标定出来,然后在两点的外侧各竖来,然后在两点的外侧各竖立一标杆,即可开始丈量立一标杆,即可开始丈量ü丈量工作一般由两人进行,后尺手并持尺的零端位于丈量工作一般由两人进行,后尺手并持尺的零端位于A A点点木桩的标记木桩的标记处处;前尺手持尺的末端并携带一组测钎;前尺手持尺的末端并携带一组测钎,,沿沿ABAB方向前进,行至一尺段方向前进,行至一尺段处停下ü后尺手以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后尺手以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ABAB直线方向上后尺手以尺的零直线方向上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点对准A A点并发出信号点并发出信号““好好””时,两人同时把钢尺拉紧,并保持尺面水时,两人同时把钢尺拉紧,并保持尺面水平,前尺手在钢尺的末端刻划处竖直地插下一测钎,确定分段点平,前尺手在钢尺的末端刻划处竖直地插下一测钎,确定分段点1 1,这,这样就完成了第一个尺段样就完成了第一个尺段A-1A-1的丈量工作的丈量工作ü后尺手拔起后尺手拔起A A点上的测钎与前尺手共同举尺前行,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点上的测钎与前尺手共同举尺前行,用同样的方法确定2 2点,量出第二个尺段点,量出第二个尺段1-21-2。
ü如此继续,直到最后一个不到一整尺段(如此继续,直到最后一个不到一整尺段(n-Bn-B)时,后尺手以尺的零)时,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测钎,前尺手用钢尺对准点对准测钎,前尺手用钢尺对准B B点并读数点并读数q q,,ABAB的水平距离为:的水平距离为:BA123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往返丈量往返丈量式中:式中:n——n——整尺段数,整尺段数,l l0 0————一整尺段长度,一整尺段长度, q q往、往、q q返返————不足一整不足一整尺的余长尺的余长BA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距离丈量距离丈量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往返丈量的结果较差与平均值的比往返丈量的结果较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化成分子为值,化成分子为1 1的分数形式的分数形式例例: :对于某距离对于某距离ABAB,往测值,往测值185.38m185.38m,返测值为,返测值为185.32m185.32m,平均值为,平均值为 185.35m185.35m,则其相对误差,则其相对误差: : ①平量法:当地面稍有倾斜时,可把尺一端稍许抬高,就能按平量法:当地面稍有倾斜时,可把尺一端稍许抬高,就能按整尺段依次水平丈量,分段量取水平距离,最后计算总长;若整尺段依次水平丈量,分段量取水平距离,最后计算总长;若地面倾斜较大,则使尺子一端靠高地点桩顶,对准端点位置,地面倾斜较大,则使尺子一端靠高地点桩顶,对准端点位置,尺子另一端用垂球线紧靠尺子的某分划,将尺拉紧且水平。
放尺子另一端用垂球线紧靠尺子的某分划,将尺拉紧且水平放开垂球线,使它自由下坠,垂球尖端位置,即为低点桩顶,然开垂球线,使它自由下坠,垂球尖端位置,即为低点桩顶,然后量出两点的水平距离后量出两点的水平距离 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法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法② ② 斜量法:斜量法:当倾斜地面的地面坡度均匀时,可以沿斜坡量出当倾斜地面的地面坡度均匀时,可以沿斜坡量出ABAB的斜距的斜距L L,然后通过计算求得,然后通过计算求得ABAB的水平距离的水平距离D D为了计算水平为了计算水平距离距离D D,需要测量,需要测量AB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两点之间的高差h h,或测出倾斜角,或测出倾斜角 ,, ü按高差计算按高差计算ü按倾斜角计算按倾斜角计算h h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法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法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Ø当量距精度要求在当量距精度要求在1/100001/10000以上时,要用精密以上时,要用精密量距法Ø准备工作准备工作:ü主要丈量工具:钢尺、弹簧秤、温度计等主要丈量工具:钢尺、弹簧秤、温度计等 ü工作人员组成:通常主要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组成:通常主要工作人员5 5人,其中拉人,其中拉尺员尺员2 2人,读数员人,读数员2 2人,记录员人,记录员1 1人。
人精密量距的步骤精密量距的步骤(1)定线:用经纬仪定线定线:用经纬仪定线 场地:场地:①①经整理便于丈量经整理便于丈量;②;②定线后的分段点设有精确的标志,定线后的分段点设有精确的标志,分段点设有木桩顶面的定线方向有分段点设有木桩顶面的定线方向有““十十””字标志字标志( (或小钉或小钉);③);③测测量各分段点顶面尺段高差量各分段点顶面尺段高差hihi(2)(2)(2)(2)尺段丈量尺段丈量尺段丈量尺段丈量üü拉尺:在钢尺上施加标准拉力,将钢尺拉平拉直拉尺:在钢尺上施加标准拉力,将钢尺拉平拉直拉尺:在钢尺上施加标准拉力,将钢尺拉平拉直拉尺:在钢尺上施加标准拉力,将钢尺拉平拉直üü读数:前端读数员读前端读数读数:前端读数员读前端读数读数:前端读数员读前端读数读数:前端读数员读前端读数 ,后端读数员读后端读数,后端读数员读后端读数,后端读数员读后端读数,后端读数员读后端读数 üü记录记录记录记录 、、、、 ,计算尺段丈量值,计算尺段丈量值,计算尺段丈量值,计算尺段丈量值 。
üü每尺段丈量三次,每次丈量应前后移动钢尺每尺段丈量三次,每次丈量应前后移动钢尺每尺段丈量三次,每次丈量应前后移动钢尺每尺段丈量三次,每次丈量应前后移动钢尺1 1分米左右分米左右分米左右分米左右三次丈量的较差必须符合要求若三次丈量的较差必须符合要求若三次丈量的较差必须符合要求若三次丈量的较差必须符合要求若 ,则检核合,则检核合,则检核合,则检核合格,计算尺段丈量平均值,并填入表格格,计算尺段丈量平均值,并填入表格格,计算尺段丈量平均值,并填入表格格,计算尺段丈量平均值,并填入表格 üü测量温度测量温度测量温度测量温度üü高差测定:用水准仪往返测得相邻两桩顶间的高差高差测定:用水准仪往返测得相邻两桩顶间的高差高差测定:用水准仪往返测得相邻两桩顶间的高差高差测定:用水准仪往返测得相邻两桩顶间的高差üü成果整理成果整理成果整理成果整理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弹簧称加力温度计24.5℃(3)(3)测量桩顶间高差测量桩顶间高差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用水准测定高差,以便作倾斜改正。
用水准测定高差,以便作倾斜改正4)(4)尺段长度计算尺段长度计算ü尺长改正尺长改正ü倾斜改正倾斜改正 :钢尺在温度:钢尺在温度:钢尺在温度:钢尺在温度 时的实际长度时的实际长度时的实际长度时的实际长度 :钢尺的名义长度钢尺的名义长度钢尺的名义长度钢尺的名义长度 :尺长改正数,即温度:尺长改正数,即温度:尺长改正数,即温度:尺长改正数,即温度 下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下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下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下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之差 :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一般取: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一般取: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一般取: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一般取1.25×1.25×1.25×1.25×10101010-5-5-5-5 m/m.℃ m/m.℃ m/m.℃ m/m.℃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Ø尺长方程式(尺长随温度而变化的函数式)尺长方程式(尺长随温度而变化的函数式)尺长方程式(尺长随温度而变化的函数式)尺长方程式(尺长随温度而变化的函数式)ü钢尺的实际长度:钢尺的实际长度: 例例例例: : : :某钢尺名义长度为某钢尺名义长度为某钢尺名义长度为某钢尺名义长度为30303030米,其尺长方程式为米,其尺长方程式为米,其尺长方程式为米,其尺长方程式为 ;用这根钢尺在温度为;用这根钢尺在温度为;用这根钢尺在温度为;用这根钢尺在温度为16℃16℃16℃16℃时丈量一段水平距离时丈量一段水平距离时丈量一段水平距离时丈量一段水平距离为为为为209.62m209.62m209.62m209.62m,试求改正后的实际距离。
试求改正后的实际距离试求改正后的实际距离试求改正后的实际距离 解:钢尺丈量时实际长度:解:钢尺丈量时实际长度:解:钢尺丈量时实际长度:解:钢尺丈量时实际长度: 实际水平距离实际水平距离实际水平距离实际水平距离 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二、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ü倾斜改正倾斜改正(5)(5)计算全长和相对中误差计算全长和相对中误差往返较差的相对误差:往返较差的相对误差:(恒为负) 1 1、钢尺量距误差、钢尺量距误差ü尺子本身误差尺子本身误差尺子本身误差尺子本身误差,,,,也即尺长误差也即尺长误差也即尺长误差也即尺长误差:名义长度与实际:名义长度与实际:名义长度与实际: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是系统误差长度不符,是系统误差长度不符,是系统误差长度不符,是系统误差; ; ; ;ü温度变化的误差温度变化的误差温度变化的误差温度变化的误差; ; ; ;ü丈量本身的误差丈量本身的误差丈量本身的误差丈量本身的误差; ; ; ;ü钢尺垂曲的误差钢尺垂曲的误差钢尺垂曲的误差钢尺垂曲的误差; ; ; ; ü钢尺不水平的误差钢尺不水平的误差钢尺不水平的误差钢尺不水平的误差; ; ; ;ü定线误差定线误差定线误差定线误差; ; ; ;ü拉力误差拉力误差拉力误差拉力误差; ; ; ;ü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条件的影响. . . .三、钢尺量距的误差与注意事项三、钢尺量距的误差与注意事项 ((((1 1 1 1)量距前检验丈量工具,认清尺面零点位置。
量距前检验丈量工具,认清尺面零点位置量距前检验丈量工具,认清尺面零点位置量距前检验丈量工具,认清尺面零点位置2 2 2 2)丈量时定线要准确,拉力要均匀,尺面要水平,对点要准)丈量时定线要准确,拉力要均匀,尺面要水平,对点要准)丈量时定线要准确,拉力要均匀,尺面要水平,对点要准)丈量时定线要准确,拉力要均匀,尺面要水平,对点要准确,测钎要沿尺的同一侧面铅直插入确,测钎要沿尺的同一侧面铅直插入确,测钎要沿尺的同一侧面铅直插入确,测钎要沿尺的同一侧面铅直插入3 3 3 3)读数要细心,记录应复诵,字迹清晰,不允许涂改,记错)读数要细心,记录应复诵,字迹清晰,不允许涂改,记错)读数要细心,记录应复诵,字迹清晰,不允许涂改,记错)读数要细心,记录应复诵,字迹清晰,不允许涂改,记错的应划去,在正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值的应划去,在正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值的应划去,在正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值的应划去,在正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值4 4 4 4)整尺段丈量,到终点时应校核测钎总数,防止多计或少计)整尺段丈量,到终点时应校核测钎总数,防止多计或少计)整尺段丈量,到终点时应校核测钎总数,防止多计或少计)整尺段丈量,到终点时应校核测钎总数,防止多计或少计整尺段数。
整尺段数整尺段数整尺段数5 5 5 5)注意保护钢尺,在丈量中,防止扭折打卷,或被车辆碾压,)注意保护钢尺,在丈量中,防止扭折打卷,或被车辆碾压,)注意保护钢尺,在丈量中,防止扭折打卷,或被车辆碾压,)注意保护钢尺,在丈量中,防止扭折打卷,或被车辆碾压,钢尺不允许在地面上拖行用毕后应及时用软布擦去灰尘,涂钢尺不允许在地面上拖行用毕后应及时用软布擦去灰尘,涂钢尺不允许在地面上拖行用毕后应及时用软布擦去灰尘,涂钢尺不允许在地面上拖行用毕后应及时用软布擦去灰尘,涂上机油,以防生锈上机油,以防生锈上机油,以防生锈上机油,以防生锈2 2、距离丈量的注意事项、距离丈量的注意事项 三、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与注意事项三、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与注意事项 视距测量视距测量视距测量视距测量视距测量视距测量————利用测量望远镜的视距丝,间接测定利用测量望远镜的视距丝,间接测定 距离和高差的方法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优点:优点:测量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测量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不足:不足:精度低,距离相对误差一般约为精度低,距离相对误差一般约为1/3001/300,高差一般为,高差一般为分米级分米级。
用途:用途:主要用于地形图测绘主要用于地形图测绘( (地形点的距离与高差地形点的距离与高差) )第二节第二节 视距测量视距测量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垂直角观测一、视距测量原理一、视距测量原理1、视线水平时视距法测距原理、视线水平时视距法测距原理D = δ + f + d d = f l / pD = f l / p +δ + f=kl+c, D = kl=100 l 式中:式中:k=100 k:视距乘常数视距乘常数 i::仪器高仪器高 v:中丝读数:中丝读数读数要求:读数要求:上下丝读数上下丝读数a、、b读读至毫米,中丝至毫米,中丝 读至厘米,仪器高读至厘米,仪器高 i 量至厘米量至厘米2、高差公式:、高差公式: 1、视距公式:、视距公式: 二二二二. .视线倾斜视线倾斜视线倾斜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公式公式公式公式2、、视线倾斜时视距视线倾斜时视距法测距原理法测距原理一、视距测量原理一、视距测量原理 1、视距公式:、视距公式: 2、高差公式:、高差公式: 例例例例 H H H HA A A A= = = =35.32m35.32m35.32m35.32m,,,,i i i i=1.39m=1.39m=1.39m=1.39m,,,,上上上上、、、、下下下下丝丝丝丝读读读读数数数数为为为为1.264m1.264m1.264m1.264m,,,,2.336m2.336m2.336m2.336m,,,,盘盘盘盘左左左左竖竖竖竖盘盘盘盘读读读读数数数数L L L L=82°25′00″=82°25′00″=82°25′00″=82°25′00″,,,,求求求求两两两两点间平距和高差点间平距和高差点间平距和高差点间平距和高差[ [ [ [解解解解] ] ] ]::::视距间隔视距间隔视距间隔视距间隔————————l l l l=2.336=2.336=2.336=2.336----1.264=1.072m1.264=1.072m1.264=1.072m1.264=1.072m竖角竖角竖角竖角————————αααα =90° =90° =90° =90°----82°25′00″=7°35′82°25′00″=7°35′82°25′00″=7°35′82°25′00″=7°35′平距平距平距平距————————D= D= D= D= KlKlKlKlcoscoscoscos2 2 2 2αααα= = = =105.33m105.33m105.33m105.33m中丝中丝中丝中丝————————v v v v=(=(=(=(上丝上丝上丝上丝+ + + +下丝下丝下丝下丝)/2=1.8m)/2=1.8m)/2=1.8m)/2=1.8m高差高差高差高差————————h h h h= = = = D D D Dtantantantanα+iα+iα+iα+i----v v v v=+13.61m=+13.61m=+13.61m=+13.61mB B B B点高程点高程点高程点高程————————H H H HB B B B=35.32+13.61=48.93m=35.32+13.61=48.93m=35.32+13.61=48.93m=35.32+13.61=48.93m 二二二二. .视线倾斜视线倾斜视线倾斜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公式公式公式公式视距测量的观测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视距测量的观测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ü安置经纬仪于测站点安置经纬仪于测站点A A上,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在待上,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在待测点测点B B上竖立视距尺。
上竖立视距尺 ü转动仪器照准部,照准转动仪器照准部,照准B B点上视距尺,在望远镜中分别用上、点上视距尺,在望远镜中分别用上、下、中丝读得读数,读至下、中丝读得读数,读至mmmm,计算尺间隔:,计算尺间隔:ü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如为有竖盘指标自动补偿的经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如为有竖盘指标自动补偿的经纬仪,则无此项操作),在读数显微镜中读取竖盘读数,再纬仪,则无此项操作),在读数显微镜中读取竖盘读数,再计算竖直角计算竖直角ü将有关数字代入视线倾斜时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相应的水将有关数字代入视线倾斜时的计算公式,即可计算相应的水平距离、高差或待求点的高程平距离、高差或待求点的高程 二、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二、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 视距测视距测视距测视距测量表量表量表量表视距测量表视距测量表计算公式计算公式二二二二. .视线倾斜视线倾斜视线倾斜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公式公式公式公式1. 视距测量的误差视距测量的误差 ü读数误差读数误差::用视距丝在水准尺上读数的误差与水准尺的最小分用视距丝在水准尺上读数的误差与水准尺的最小分划线的宽度、经纬仪至水准尺的距离及望远镜的放大倍率等因划线的宽度、经纬仪至水准尺的距离及望远镜的放大倍率等因素有关,因此读数误差的大小,视所使用的经纬仪及作业条件素有关,因此读数误差的大小,视所使用的经纬仪及作业条件而定。
而定ü水准尺倾斜引起的误差水准尺倾斜引起的误差: :视距公式是在视距尺严格与地面垂直条视距公式是在视距尺严格与地面垂直条件下推导出的件下推导出的ü大气折光的影响大气折光的影响::地球表面上高度不同的区域内的空气密度不地球表面上高度不同的区域内的空气密度不同,视距尺上不同部分的光线就是通过这样密度的不同空气层同,视距尺上不同部分的光线就是通过这样密度的不同空气层到达望远镜的经验证明,越接近地面的光线受折光影响越显到达望远镜的经验证明,越接近地面的光线受折光影响越显著,并且这种误差与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加因此应抬高视著,并且这种误差与距离的平方成比例地增加因此应抬高视线或选择在有利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视距测量线或选择在有利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视距测量 三三. . 视距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视距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二二二二. .视线倾斜视线倾斜视线倾斜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时视距测量公式公式公式公式2.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ü观测时应抬高视线,使视线距地面在观测时应抬高视线,使视线距地面在1m1m以上,以减少大气折光的影以上,以减少大气折光的影响ü作业时,应尽量将视距尺竖直,最好使用带有水准器的视距尺,以作业时,应尽量将视距尺竖直,最好使用带有水准器的视距尺,以减少水准尺倾斜误差的影响。
减少水准尺倾斜误差的影响ü严格检核乘常数严格检核乘常数K K值,使值,使K K位于位于100±0.1100±0.1的的范围之内,否则应加改正范围之内,否则应加改正数ü视距尺一般应是厘米刻划的整体尺,尽量少用或不用塔尺如果使视距尺一般应是厘米刻划的整体尺,尽量少用或不用塔尺如果使用塔尺,应注意检查各节尺的接头是否准确用塔尺,应注意检查各节尺的接头是否准确ü竖直角观测时,应注意将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或将竖盘自动补偿开竖直角观测时,应注意将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或将竖盘自动补偿开关打开,在观测前,应对坚盘指标差进行检验与校正,确保竖盘指关打开,在观测前,应对坚盘指标差进行检验与校正,确保竖盘指标差满足要求标差满足要求ü对视距长度必须加以限制在比较良好的外界条件下,视距在对视距长度必须加以限制在比较良好的外界条件下,视距在200m200m以内时,精度较好以内时,精度较好ü观测应观测应选择在风力较小,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选择在风力较小,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三三. . 视距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视距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