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教案.doc
89页《大学语文》教案徐中玉版2011-4-271先秦诸子语录教学目标:一、了解先秦诸子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思想特点及“以民为本”的思想二、掌握文章中各语录的含义,理解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三、欣赏诸子的语言艺术,记诵诸子名言四、体会先秦诸子的“以民为本”思想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的源泉重点、难点:重点:文章中各语录的含义 难点:体会先秦诸子的“以民为本”思想是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的源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教具:PPT 课件 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先秦诸子语录1.先秦诸子概况 2.孔子:生平、思想、成就与贡献与影响3.孟子:生平、思想、成就、贡献与影响4.老子:生平、思想、成就、贡献与影响5.庄子:生平、思想、成就、贡献与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秦诸子是如何阐述“以民为本”这一思想的二、板书课题 先秦诸子语录(一)先秦诸子概况(二)孔子1.孔子生平2.孔子的主要思想(1) “仁”——“仁者爱人”——遵循“忠恕”之道——“为政以德”育人案例:“马棚失火” 、 “苛政猛于虎”(2) “礼”——“克己复礼”——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3)对待鬼神: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
3、影响:“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 “半部论语治天下” 儒家学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它已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仲,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很多国家儒学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格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比喻句)【翻译】孔子说:以德行(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解读】这则语录牵涉到几个主题:德治、无为、性善与理想这则语录的主旨就是无为而治孔子所谓的无为而治应该有修己正身,任官得人,而不需每件大小事都得亲自执行的意思换句话说,即举用贤才,而且本人必须德行良好,并以之行于自己份内应尽之职事,使周围的部属能效法修德,且各自尽其职事事成之后还得要能做到不居功翻译】子贡说:“一个人,如果能广泛地给予民众并能接济他们,怎么样,3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这哪里仅仅是仁人!简直是圣人啊!尧和舜对此还深感不足和遗憾呢!对于有仁德的人来说,自己期望有所成就的就让他人同样有所成就,自己期望达到的就让他人也同样达到从自身开始,做自己所能做的,这可说是走向仁的途径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偶句)【翻译】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解读】其字,指的是当政的人当政者本身行得正,办一切事都合规矩,自然能获民众拥护所以说不令而行但如当政的人本身行得不正,虽下命令,民众也不会服从颜渊篇孔子曾说:「政者正也 」本篇除此章外,又有「苟正其身」一章足见政治领袖以本身守正最为重要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对偶句)【翻译】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却习惯于在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排比句)【翻译】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了 ”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讲信用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快敏捷就能取得成功,慈祥施恩惠就能更好地使唤人。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排比句)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4之有司 ”(排比句)【翻译】子张问孔子:“怎样才可以从政?”孔子说:“遵循五项美德,摒弃四项陋习,就可以从政了, ”子张说:哪五项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慈惠而不耗费财物,君子劳作而不埋怨,有所追求而不贪婪,追求舒适而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 ”子张说:“哪四项陋习?”孔子说:“不经过教育和感化,并加以杀戮,称之为虐;不告诫别人该怎么做,却要看到成果称之为暴;命令下的晚,却要限期完成,称之为贼;同样是给人东西,却出手吝啬称之为‘小家子气’ 解读】孔子在用伦理道德的恭、宽、信、敏、惠等概念来说明仁政,是把个人群体(国家)化,把伦理政治化在子张问 “从政”的缘故,孔子在跟他谈个人的修养时,一下子就转到了治国的问题上,把个人置于国家的角度,把伦理道德也理性化为政治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从政,孔子回答说首先必须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才可以从政,然后逐一对“五德四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在那四种“恶政”中排在第一条的就是“不对民众进行教化就以他们表现不好而加以屠杀等于是在虐杀他们” 孔子把“不教而杀”当成是首要“恶政”加以禁止,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对被管理民众的人本关爱和公正原则从古代社会的神权和王权对普通民众生死的予取予夺,到神权退出的政教分离,再到皇权退出的民主法制社会的出现,所体现的正是真正实现禁止国家机器对公民“不教而杀”恶政的趋势和过程我们才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儒家思想是多么充满人性和前瞻性,直到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其人性的光辉依然闪闪发光三)孟子1.孟子生平2.孟子主要思想(1) “仁政” 2)最早的民主思想3)重义轻利的义利观3.孟子的主要影响5孟子在在世时并不受重视,他的学说从两汉之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由于唐代韩愈的极力倡导,宋代朱熹的“孟子升格运动” ,孟子才成为备受推崇的诸子之一, 《孟子》一书也正式成为四书之一元代时被尊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在国外得到广泛传播,由于地理与政治的原因, 《孟子》一书首先同其他儒家经典一起传入了高丽、日本、越南等国孟子的思想学说在西方也得到广泛的传播,早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 ,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就把《孟子》译成拉丁文传回本国。
随后, 《孟子》又相继被译为法、德、英、俄等文,在西方诸国刊行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伦敦大学把《孟子》列为古文教本面对西方现代化后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许多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思想学说特别是道德心性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从中找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办法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对偶句) 《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 、 ‘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 、 ‘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 、 ‘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 、 ‘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翻译】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对偶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梁惠王下》【翻译】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的人,百姓也把他的快乐当作快乐;把百姓的忧愁当作自己忧愁的人,百姓也把他的忧愁当作忧愁。
把天下百姓的快乐当作快乐,把天下百姓的忧愁当作忧愁;这样(做了)以后还不能称王的(使天下归服于他) ,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6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翻译】孟子说:适宜作战的天气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团结周长三里的内城,周长七里的外城,包围攻打却不能够胜利包围攻打一定是有适宜作战的天气的,但却没有胜利,这就是适宜作战的天气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衣不是不锋利和坚固,粮食也不是不多:但守城的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人民团结一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翻译】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翻译】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四)荀子1.荀子生平2.荀子的主要思想认识论---- 人性改造论历史观-3.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荀子适应封建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运用“解蔽”方法,在对战国以来百家之说7进行全面批判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对先秦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理论贡献中也包含着严重的历史局限性荀子作为先秦诸子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韩非、王充、柳宗元、刘禹锡乃至近代的严复、章太炎等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荀子的学说长期被认为有别于儒家正统思想,所以它在封建社会里一直没有取得正统地位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 (排比句)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比喻句) ”此之谓也翻译】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五)老子1.老子生平2.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中,它并不是一部讲品德修养的书,而是一部美妙的哲学诗篇道,是讲宇宙观的;德,是讲万物和人的本性的是我国哲学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哲学宇宙论体系的著作他的天道自然观和自然辩证观包含着直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变化不息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影响4.讲授课文所选语录: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翻译】圣人没有自己固定的心愿,是随着人民的心愿而决定自己的心愿,也就是说以人民的心愿为自己的心愿8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翻译】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一些。
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天道,是减损有余的,用来补给不足的但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总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 天地之间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