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战后城市规划.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55365507
  • 上传时间:2023-09-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2.4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战后城市规划理论解读园林81001刘晔—— 目 录 ——前言- 3系统规划理论-3理性规划理论-3规划师作为倡导者理论-4政治经济规划理论-5新自由主义规划理论-5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5实用主义规划理论-6协作式规划理论-6城市规划从战前到战后的转变:从精英规划到公众参与- 6从物质规划到综合规划- 7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9集中与分散- 10结语- 13二战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及解读前言 : 西方的城市规划起源于解决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工业城市的种种环境恶化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事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影响着社会同时,城市规划也在逐步为社会所改造,其中城市规划思想理论转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一、系统规划理论系统规划理论由布瑞•麦克劳林(Brain Mcloughlin)和乔治•查德威克 (George Chadwoick) 于 1960年代提出; 该理论将城市与区域看作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而规划作为系统分析、控制的一种形式,必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变化性,规划师的任务就是找到办法,并分类、预测这些变化,以便控制它们在具体实践中,系统方法通过大量的模型来工作,模型的建构是基于城市是一个“封闭系统” 。

      系统方法对规划的评价通常有三种:投资-效益分析(cost-benefit)、规划平衡表(a planning balance sheet)和目标实现程度分析( goals-achievement matrix) 系统规划理论在后来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首先,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次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科学的”规划是一个海市蜃楼,科学和规划是非常不同的事业,科学家寻求对事物的观察、描述和解释,规划师正相反,他们的意图是改变他们面对的一切二、理性规划理论理性规划理论是战后西方规划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安德鲁斯•法卢迪(Andreas Faludi),其代表作是1973年出版的《规划原理》 (Planning theory,1973)理性规划理论的提出,相对于过去对规划的理解基于“作为设计的规划”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科学的”和“客观的”方法去认识和规划城市理性规划理论认为规划由一系列理性的、循序渐进的程度(过程)组成,而政府和规划者是价值中立的公众利益代表者理性规划理论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规划的影响很大,英国目前的规划体制和技术在相当程度上是这一理论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 理性规划也不断受到质疑: ( 1 )今天对规划的理解,已经不再把规划作为分离于政治过程的一个类别, 而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2 ) 理性的思想受到批判, 韦伯指出人类总是在行动中找寻形式上的理性主义,但他们越去尝试,就越碰到麻烦,社会不是由工程师设计的合乎逻辑的结构,而是包含逻辑与非逻辑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 ( 3)把过于狭隘、技术的理性主义注入规划中,使规划失去了更近人性的东西。

      三、规划师作为倡导者理论规划师作为倡导者的理论源于 1970 年代其代表人物是丹尼斯( Dannis) 、戴维多夫(Davidoff) 其主要的观点是针对规划师过去作为城市发展的客观评价者和决策者而言的 该理论认为规划师应该作为倡导者,作为政府利益、集团利益、组织利益或政策可能影响到的社区个人利益的代表,参与到政治进程中去倡导性规划引发了关于规划实践的严肃争论,对经验性研究、增加规 划新的“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四、政治经济规划理论政治经济规划理论,亦称西方马克思主义规划理论,是1970年代西方兴起的理论思潮当时城市研究、城市规划领域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热,由 此认为规划是一个集中调整空间和土地使用临时发展的方法其代表人物 是哈维(),他认为规划应当作为政府职能的组成这一理论的本质是城市 与规划作为一个客观事物,不能分离于社会西方马克思主义规划理论认 为城市与规划是资本主义的反映,同时帮助构成资本主义按照西方马克 思主义观点,没有所谓的“公共利益”,只有资本的利益资本的利益通过 诸如规划这样的手段,形成国家的机制,实现对公众控制五、新自由主义规划理论新自由主义规划理论产生于198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哈耶克(Hayek)。

      新自由主义规划理论在过去的 20年里,由于其经济理论被美国、英国、法 国、澳大利亚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用, 因此在西方曾经产生广泛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理论是市场导向促进竞争(自由主义)和政府强干预(保守主 义)的结合,这也是冠以“新”的缘由这一理论强调规划对促进经济效 益的作用,并且认为规划的首要职能是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以增强城市 的吸引力六、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是1980年代中期影响全球思想界的一个潮流 其 代表人物是桑德库克(Sandercoc®等人它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公正性、 参与性、社区性,强调不同性质的团体在规划中的作用走向后现代和多元形式的规划,桑德库克定义出新的 5项原则:(1)社会公正社会公正 与市场效果同等重要,而且,不公正和不平等需要广泛定义,不限于物质 范畴和经济范畴2)不同性质的政治团体对一个问题的界定要通过不 同政治团体之间的讨论达到共识3)公民性建立包容性的道德观4) 社区的理想去除传统社区概念,代之以多重性质的社区概念5)从公共利益走向市民文化.规划师理解的公共利益与实际的公共利益有差异,经 济的力量已经把社会分化,公共利益应该走向更加多元和更加开放的“市 民文化”。

      后现代主义规划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多元性的开放性方面做了有益 的工作,对规划中权力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所做的批判有相当的价值七、实用主义规划理论实用主义是 1980年代后期的一种规划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第威 (Dewey)和罗迪(Rorty)对规划来说,它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它 强调在特定的条件和形势下对特殊问题的直接解决这一思潮主要在美国 盛行八、协作式规划理论当今一种渐渐流行的规划观点是将规划看作沟通和协作的过程,这一规划理论通常称作协作式规划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哈贝马斯(Habermas)和福柯(Foucault)等人城市规划从战前到战后的转变:一、从精英规划到公众参与( 1)的“倡导性规划”理论:强调社会群体价值观的自主性,城市规划必须与不同的价值观及表现出来的活动相匹配,因此城市规划的作用在于其倡导性 2)的“市民参与阶梯”理论:公众参与可分为不同的层次,要把参与程度的不同将市民参与规划分为 8 个阶段,即执行操作、教育后执行、提供信息、征询意见、政府退让、合作、权利代表、市民控制3) Sager&Innes的“联络性规划”理论:规划师在决策过程中应该发挥更为独到的作用,以改变那种传统的被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信息的角色,运用联络互动的方法以达到参与决策的目的。

      代表作: 《社会公正与城市》二、从物质规划到综合规划( 1)文脉思想:文脉是一种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整体城市与其文化背景的关系,它们相互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要挖掘、整理、强化城市空间与这些内在要素间的关系代表作:舒马什《文脉主义:都市的理想和解体》 、林奇《城市意象》 、《城市的建筑》、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芒福德《城市文化》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延伸:芒福德——当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巅峰城市观: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城市,倾力于研究城市文化和城市的相互作用,高度强调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区域观:将区域理解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并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区域这里的区域更多的是指人文区域,即地理要素、经济要素和文化要素的综合体规划观: “城市的最好运作方式是关心人、陶治人” 2) 拼贴城市: 城市的生长、 发展是由具有不同功能的部分拼而成的,反对现代城市规划按照功能划分区域、割断文脉和文化多样性代表作:柯林•罗《拼贴城市》( 3) 场所精神: 场所不仅具有实体空间的形式, 而且还具有精神内涵,即当空间中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事件与人的活动及所在的地域特定条件发生联系时,也就获得了某种文脉意义,空间也就成为“场所” 。

      代表作: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 、诺伊曼《可防卫的空间》 、培根《城市设计》( 4)日本“新陈代谢”学派:认为从宇宙到生命,都有新陈代谢过程,人们的任务是促进这种新陈代谢的实现,发表了“新陈代谢( Metabolism )1960 宣言” 他们各自的创作理论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把现代文明和作为这种文明集约化场所的城市,看成是新陈代谢的哲学范畴代表人物:丹下健三、桢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5)帕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的综合规划思想城市研究的综合观: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强调要用有机联系、时空统一的观点来理解城市,既要重视物质环境,更要重视文化传统与社会问题,要把城市的规划与发展落实到社会进步的目标上来区域协同的综合观: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指出城市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和外部环境相互依存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集聚区的概念勤奋务实的实践观:提出了“先诊断、后治疗”的规划路线,制定了“调查-分析-规划”的标准程序深切的人文关怀观:认为应该以人文地理学来为规划思想提供丰厚的基础,主张规划要在经济上和社会上促进各系统的协调统一。

      代表作: 《城市学:社会学的具体运用》 、 《进化中的城市》( 6)社区邻里思想与居住区规划: 1929 年美国建筑师佩里( ClarenceArthur Perry) 提出邻里单位( neighborhood unit ) 的概念并出版 《邻里单位》一书佩里所提出的邻里单位的核心思想是,以一所小学所服务的范围形成组织居住社区单元的基本单位,其中设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道路系统、绿化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生活不受机动车交通的影响三、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1 、人本主义强调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顺应和利用各种复杂的地形以构成活泼多变的城市、建筑景观2、理性主义——希波丹姆斯模式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的路网为城市骨架并构筑明确、规整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整体的秩序美3、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结合——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以数的和谐为基础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理性主义与以人体美为依据为依据的希腊人文主义统一起来,强调建筑物整体、局部以及各个局部之间和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且充分考虑到了城市防御和方便使用的需要,由此提出了“理想城市”模型。

      四、集中与分散1 、柯布西耶“明日城市”( 1)设想:1922年勒•柯布西耶出版了《明日的城市》,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他对未来城市的设想: 在一个人口 300 万的城市里, 中央是商业区,有 24 座 60 层的摩天楼提供商业商务空间,并容纳 4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