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学习的难点与有效教学策略.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82375128
  • 上传时间:2022-04-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学习的难点与有效教学策略在这短暂几个月国培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在《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难点与有效教学策略》的学习之后,结合日常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考试得分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感到难有着很深的体会 现从我的教学实践中与学习体会来谈一下这个问题一、 空间与图形学习难点产生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初中学生由小学简单图形认识的知识,转入对空间与图形的性质理解、掌握以及严密推理证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确实存在很多困难,概念集中又抽象学生感到很难理解;由“数”转入“形”的学习感到困难;对几何图形的证明学生不懂得何处下手具体表现在: 1 、对几何术语理解不透 常用的几何语言,如“两两(相交)”、“任意(取)画”、“任何一个”、“有且只有”等,学生常常不能正确理解这些语言所包含的意思,又如“过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句话中,“过一点”而这一点在哪里对此学生有时分不清楚不知从何下手去做; 表示图形位置或大小关系的词语,如“相邻”、“互相”、“互为”、“等角”、“等边”等,学生则常常分不清这些词语表述几个图形或几个量 ;如分不清“互为余角”表示的是两个角(不是一个角,也不是多于两个角)的关系等。

      2 、对所给出得条件要求正确画出几何图形不会画一个△A′B′C′,使A′B′=AB ∠A′=∠A ∠C′=∠C,学生对几何图形的作图不熟练,且对作图的要求不理解,不懂依据什么来作图?且也理解不透题目的意思导致不会作图3 、学生不会根据给出的已知的条件探索解题途径几何题的证明,对于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生如何将学习过的定理、公理以及定义应用于证明过程中,如何在一个几何图形中寻找到熟悉的基本图形,如何去解决图形运动后的变化,都是在几何推理中遇到的难题 4、推理证明过程所用几何语言表达不清如何将几何证明推理过程书写清楚、准确,对学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过分专业而严密的叙述要求是不少学生无法逾越的语言表述的障碍,本来会表达的意思都被几何语言搞糊涂了,不知从哪里下手那能够表达出来二、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 1、学科内容变了,而学生的学习方法没变在小学数学和初中代数的学习阶段,主要是研究数与式的计算和恒等变形,始终围绕着数量关系进行,虽然也有对图形面积的计算,但仍是对几何量的运算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以模仿、反复训练为主,这样学生也能够把所要学的知识掌握,而几何学习必须构建在理解的图形的基础上,对学习的图形进而分析、推理、得出证明思路。

      2、思维特点变了,学生难适应初中平面几何的知识掌握要求学生从逻辑关系上来认识图形的性质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将探索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要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在探索图形性质中,发展合情推理,要学习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而学生的思维方法没变从而导致对新的知识掌握难适应3 、学生对教材及教法不适应 .学生随着年龄变化他们的好奇心、好强心明显增加,但又不稳定,常常随着兴趣而转移 刚开始学习平面几何时,有新奇感,并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几何入门阶段概念多,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加之难度不大,因而往往在学习中掉以轻心;而着所学的内容增多,要求掌握的知识加深,对学生要求掌握的内容深度推高,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不够,侧重点又不同,学生难以适应学习三、解决问题的尝试与方法经过我学习国培的有关课程,结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出如下几点:1、几何学习重点在图形的学习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多画图,在画过程中掌握图形的性质,在画图中学生会体验到图形的结构,在思维上构建基本的图形概念例如: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垂线等等。

      还让学生在认图、识图、辩图上加强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几何学习重在数形结合,这个阶段,学生从 “数 ”的学习转入对 “形 ”的研究是很大的变化,而对形的学习一开始又要掌握、理解较多的概念,所以要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是一个难点且又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不少学习好的学生也感到困难而解决的办法主要是注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上不断的探究学习3、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推理和证明能力做法是: 首先让学生学会分析所给出已知条件,寻找证明的思路,然后培养学生分步写好推理说明过程,初学的阶段让学生在括号内注明每一步的理由; 对“ 加注理由 ”的练习题多练习,提高学生对推理过程中的认识例如:我在角这部分内容学习时,为了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对这方面的知识点题目多出一些,让学生填理由,目的让学生理解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初步建立数学思维上的因果关系,为以后学习逻辑证明打下基础 在这国培学习的日子,我学到很多理论知识,且还融会贯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