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古诗文试题分课汇编:桃花源记.doc
11页中考古诗文试题分课汇编:桃花记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中考试题分课精编 《桃花记》 ◎名句积累〔共19小题〕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2023年宁夏】 1.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记》〕 【2023年上海市】 2. ,落英缤纷……〔《桃花记》〕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记》〕 【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 4.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记》〕 【2023年广东省】 5.《桃花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 ,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2023年辽宁丹东市,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 6.芳草鲜美, 〔陶渊明《 》〕 【2023年宁夏,2023年上海市】 7.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记》〕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重庆A卷,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 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陶渊明《桃花记》〕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 9.忽逢桃花林 , , , 【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2023年四川省德阳市】 10.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桃花记》〕 【2023年山西省】 11.默写省略的文言句子〔不含标点〕 《桃花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 【2023年四川省资阳市,2023年贵州省遵义市】 1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桃花记》陶渊明〕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 13.陶渊明的《桃花记》中“ , ”表达了《大道之行也》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 14.《桃花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2023年陕西省,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 15.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记》〕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 16.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记》〕 【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 17.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记》〕 【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8.陶渊明在《桃花记》中描写桃花人精神相貌的句子是“ ,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 19.陶渊明,东晋出色的文学家他赏花观山,悠然自得:“ , 〔《饮酒·其五》〕他理想中的社会,人人自耕自食,真诚相处桃花中,自然环境优美:“土地平旷, , ”老人孩子生活幸福:“ , ” 〔《桃花记》〕 【答案】1.并怡然自乐 2.芳草鲜美3.芳草鲜美,落英纷缤4.鸡犬相闻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落英缤纷〔桃花记〕7.阡陌交通8.芳草鲜美,落英缤纷9.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2.屋舍俨然1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5.豁然开朗1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7.落英缤纷1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课内阅读〔共10份〕 【2023年广东省】二、〔一〕〔10分〕 桃花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渔人甚异之〔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欣然规往 〔 〕 .7.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p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来指梦想中的美妙世界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 【答案】6.〔3分〕?感到惊讶 ?类 ?方案 7.〔4分〕?〔祖先〕率领妻子和儿女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罢〕都感慨了可惜起来 8.〔3分〕D解析:“柳暗花明”不出自本课 【2023年湖北省十堰市】三、〔一〕阅读《桃花记》,根据要求答复以下问题〔12分,每题3分〕 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9.以下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见渔人,乃大惊 乃:就 乃不知有汉 乃:竟然 ..B.无论魏晋 无论:更不用说 便要还家 要:要求 ...C.问今是何世 是:表判断 吾尝疑乎是 是:这句话 ..D.未果,寻病终 寻:很久 入那么无法家拂士 入:在国内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1.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p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太守”寻找桃花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 B.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缺乏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C.全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衬托桃花的不可得 D.文中也反映了作者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但他所设想的境界,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22.本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都描写了老人与小孩的生活情景,用意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19.C 解析:A乃,竞然;B要,同“邀” 邀请;D寻,不久 20.土地平坦幵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错译、漏译一词扣1分〕〔共3分〕 21.A 解析:前半句“入世”说法有误 22.《桃花记》用桃民风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醉翁亨记》用“滁人出游”场景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共3分〕 【2023年吉林省】二、〔一〕〔甲〕阅读下文,答复以下问题〔10分〕 桃花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本文作者是东晋诗人 〔人名〕〔1分〕 11.解释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屋舍俨然〔 〕 ?便扶向路〔 〕 ...1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2分〕 13.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 14.作者虚构的世外桃,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久的魅力?〔3分〕 【答案】10.陶渊明〔1分〕 11.?整齐的样子;?沿、顺着〔2分〕 12.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美妙作铺垫。
〔2分〕 13.见到渔人大吃一惊;自从秦朝就隐居在此;不知外面朝代更替;对渔人所描绘的外界情况感慨、可惜〔2分〕 14.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幸福快乐的人民生活;淳朴的社会风气;反映了广阔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3分〕 【2023年贵州省安顺市】〔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3-17题〔18分〕 桃花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