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华北铝,铝箔分厂工序质量控制办法.doc
14页1铝 箔 分 厂工 序 质 量 控 制 办 法批准:程 杰审核:张深阳起草:关世彤2铝箔分厂工序质量控制办法为确保工艺规程、产品标准的贯彻落实,稳定提高铝箔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一 工序质量控制要点1.1 轧制工序油过滤质量控制1.2 轧制工序厚度控制1.3.轧制工序表面质量控制1.4 轧制工序板型质量控制1.5 分切工序几何尺寸控制1.6 分切工序表面质量控制1.7 分切工序端面质量控制1.8 分切工序板型质量控制1.9 厚剪工序几何尺寸控制1.10 厚剪工序表面质量控制1.11 厚剪工序端面质量控制1.12 厚剪工序板型质量控制1.13 退火工序退火工艺控制1.14 包装工序包装质量控制二 控制办法2.1 轧制工序油过滤质量控制A 控制目标1. 轧制油透过率达到 85%以上,灰份:粗轧机小于 0.2%;中精轧机小于0.1%2. 无跑油、轧制油倒流现象B 控制办法1. 每班接班后,由轧机操作手对轧制油按要求进行过滤,并将过滤起始及终了时间记录在交接班本上如过滤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有关工段及股室联系2. 轧机班长应每天上午,对夜班是否进行过滤(检查废硅藻土量)及油过滤效果进行目测检查,对白班的过滤进行督促指导,并将检查结果如实记录在质量检查记录本上。
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 夜班的油过滤情况由工艺员每天抽查 1-2 次34. 技术股每周两次对轧制油进行取样分析,检查过滤效果5. 维修段每天对过滤设备按要求进行点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C 质量责任1. 轧制油透过率、灰份超过控制标准、存在跑油、轧制油倒流现象,轧机操作手负主要责任,轧机班长、段长负主要管理责任,技术股(工艺员、主管技术员)负管理责任2. 如因设备维修不及时造成控制目标超标,维修段负主要责任,机电股负管理责任2.2 轧制工序厚度控制A 控制目标1. 粗轧工序厚度公差按下表控制品种 厚度, mm 厚度公差,mm0.36 ±0.03毛料0.28 ±0.020.2 ±0.015电缆箔0.15 ±0.01空调箔 0.1-0.15 ±0.005成品亲水箔 0.1-0.143 ±0.0030.05-0.07 ±0.004半成品0.028-0.05 ±0.003注:毛料内圈允许有 10 圈,但最大不能超出名义尺寸的 115%2. 中精轧机工序厚度公差按下表控制品种 厚度,mm 厚度公差, um0.006 +0.1,-0.50.0065 +0.1,-0.5双张箔0.007 +0.1,-0.5药用箔 0.0205 ±13. 特殊产品厚度公差按以下要求控制:●上海申霖双张箔 0.006-0.007mm : +0.1,-0.5um>0.007-0.012mm :±8%●连云港中金、广州光华药用箔 0.02、00205mm :±1um4●江阴美源普通单张 按下表控制:厚度,mm 厚度控制范围,mm0.018 ±5%0.020 ±5%0.024 ±5%0.026 ±5%0.030 ±5%0.045 ±5%0.050 ±5%注:有特殊要求的,按卡片执行注:如有特殊要求的,按生产卡片或相应的技术标准执行B 控制办法1. 生产前,由主操作手对测厚系统的正常性进行确认,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维修部门,轧机班长负责对此工作每天进行一次检查。
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 生产过程中,操作手应仔细检查厚度波动情况,如有异常,应将波动范围记录在生产卡片上,并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信息班长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 次夜班由工艺员每天抽查 1-2 次3. 成品道次生产前,主操作手必须对测厚仪进行校正,轧机班长负责对此项工作每天进行一次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4. 双合生产,操作手必须对两张铝箔的厚度进行测量,双合前两张铝箔的厚度不应超过 0.0005mm操作手应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生产卡片上,此工作由轧机班长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技术员、工艺员每天抽查 1-2次,夜班由工艺员每天抽查 1 次5. 精轧过程中,操作手应对每卷料进行不少于三次的拉边测厚,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生产卡片上班长负责对此项工作每天进行 1-2 次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夜班由工艺员每天抽查 1-2 次,如出现争议,用称重法校正6. 班长对每天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在质量检查记录本上C 质量责任51. 铝箔轧制厚度超出控制目标,主操作手未及时发现而流入下工序,则轧机操作手负主要责任,轧机班长、段长负主要管理责任,技术股(工艺员、主管技术员)负管理责任。
2.3 轧制工序表面质量控制A 控制目标1. 毛料:表面不允许有黑条、腐蚀、孔洞、划伤、严重亮线、辊印、油斑等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的缺陷2. 粗轧成品表面不允许有皱折、人字纹、严重亮线、辊印、带油多等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的缺陷3. 轧制成品表面不允许有皱折、开逢、麻皮、起棱、严重带油、亮点等缺陷4. 轧制成品表面不允许有严重亮线、起鼓缺陷,其判断标准如下:● 亮线:检查时,不能有明显色差,手触不能有明显凹凸感,离线检查时,不能有深度,暗面不能有亮点● 起鼓:检查时,手触不能有明显凹凸感,目测不能有明显的起鼓5. 轧制成品表面不允许有超过标准的周期性辊眼、辊印,其判断标准如下:● 辊眼尺寸:直径≤0.5mm● 辊印:不得透过铝箔,不得影响下道工序的正常生产6. 特殊产品要求● 连云港中金、广州光华药用箔: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允许有腐蚀、皱折、起泡、压痕、起棱、开逢缺陷● 上海申霖公司双张箔:铝箔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允许有腐蚀、皱折、起泡、压痕、起棱、开逢缺陷,铝箔暗面不允许有亮点、亮线、辊眼、双合油不均缺陷7. 针孔①成品道次应进行针孔检测,其控制标准如下:厚度,mm 针孔数,个/m 2,不大于针孔直径,mm,不大于0.006-0.008 1200 0.50.0081-0.010 200 0.50.011-0.020 60 0.50.02-0.021 药箔 5 0.30.016-0.02 20 0.3②特殊产品要求如下:●连云港中金、广州光华药用箔:铝箔表面不允许有针孔。
●有特殊要求的,按卡片执行B 控制方法61. 生产过程中,操作手应仔细检查来料与成品表面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找有关人员处理,并记录在生产卡片上,间接性缺陷,应用彩笔在端面标明此项工作由班长每班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 次夜班由工艺员每天抽查 1-2 次2. 每次停车,都应对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发现亮线、辊印、辊眼缺陷超标时,应及时换辊此项工作由班长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 次夜班由工艺员每天抽查 1-2 次3. 操作手每批料进行一次针孔检测,如发现超标,要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信息工艺员每天对针孔情况进行 1-2 次抽查4. 发现亮线缺陷,操作手应按要求对支撑辊进行打磨此项工作由班长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技术股进行抽查5. 班长对每天的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在这里检查记录本上C 质量责任1.铝箔轧制厚度超出控制目标,主操作手未及时发现而流入下工序,则轧机操作手负主要责任,轧机班长、段长负主要管理责任,技术股(工艺员、主管技术员)负管理责任2.4 轧制工序板型质量控制A 控制目标1. 毛料:板型应平整,无明显的松边、中间松、肋松等缺陷,2. 成品、半成品:板型应平整,不允许有影响下道工序生产及成品质量的边松、中间松、肋松等缺陷。
B 控制办法1. 生产过程中,操作手应对来料板型质量进行检查,当因来料板型质量问题而无法保证本工序板材质量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并在生产卡片上做好记录此项工作由班长每班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 次2. 有板型仪的轧机,操作手应按工艺规程要求,设定板型目标曲线班长每班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次3. 换辊后及停机后,操作手要按工艺规程要求进行热辊班长每天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 次4. 生产过程中,合理控制各项工艺参数及轧制油喷淋量,以保证板型质量5. 班长对每天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在质量检查记录本上C 质量责任71. 铝箔板型质量超出控制目标超出控制目标,主操作手未及时发现而流入下工序,则轧机操作手负主要责任,轧机班长、段长负主要管理责任,技术股(工艺员、主管技术员)负管理责任2.5 分切工序几何尺寸控制A 控制目标1. 厚度典型产品厚度公差按下表控制:品种 厚度,mm 厚度公差,um0.006 +0.1,-0.50.0065 +0.1,-0.5双张箔0.007 +0.1,-0.5药用箔 0.0205 ±1特殊用户要求如下:①上海申霖双张箔:0.006-0.007mm:+0.0001,-0.0005>0.007-0.012mm:±8%②连云港中金、广州光华药用箔 0.02、00205mm :±1um③江阴美源普通单张 按下表控制:厚度,mm 厚度控制范围,mm0.018 ±5%0.020 ±5%0.024 ±5%0.026 ±5%0.030 ±5%0.045 ±5%0.050 ±5%注:有特殊要求的,按卡片执行2. 宽度铝箔宽度公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用户 宽度,mm 宽度公差,mm≤500 ±1双张箔>500 ±1.5常规产品药用箔 ≤500 ±0.58>500 ±1≤500 ±0.5连云港中金广州光华药箔 >500 ±13. 卷径:按卡片要求B 控制办法1. 每轴分切过程中,操作手应对成品厚度进行测厚,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生产卡片上。
班长每天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2. 每一轴生产完毕,操作手应测量产品的宽度、卷径,如超出标准范围,应及时进行调整班长每班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 次夜班由工艺员抽查3. 每一轴生产完毕,操作手应测量产品的厚度,如超出标准范围,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如出现争议,用称重法校正4. 班长对每天的检查结果如实记录在质量检查记录本上C 质量责任1.铝箔分切尺寸超出控制目标,操作手未及时发现而流入下工序,则分切操作手负主要责任,分切班长、段长负主要管理责任,技术股(工艺员、主管技术员)负管理责任2.6 分切工序表面质量控制A 控制目标1. 成品表面不允许有严重亮线、起鼓缺陷,其判断标准如下:● 亮线:检查时,不能有明显色差,手触不能有明显凹凸感,离线检查时,不能有深度,暗面不能有亮点● 起鼓:及离线检查时,手触不能有明显凹凸感,目测不能有明显的起鼓2. 成品表面不允许有起皱、开逢、辊眼、辊印、严重带油、暗面亮点、双合油不均匀等缺陷辊眼控制标准为:直径≤0.5mmB 控制办法1. 生产过程中,操作手应对产品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如发现起皱、开逢、腐蚀、严重带油等缺陷,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在铝卷端面做好标记,并记录在生产卡片上,此班长每天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 次2.操作手应保证产品打底厚度符合标准要求,如超标,应将打底部分扒去,从9新起车产品打底厚度由班长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 次3. 每轴生产完后,操作手应对产品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包括起鼓、亮线、辊印、辊眼、针孔等,如发现超标,应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班长每天应对成品表面质量进行检查,段长每天对班长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工艺员、技术员每天抽查 1-2 次4. 操作手应按要求对断头进行超声波焊接(≤0.035mm) ,并做好相应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