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原理综合复习题.doc
23页机械原理综合复习题机械设计教研室一.单项选择题1 每两个构件之间的这种可动联接,称为( )A.运动副 B.移动副 C. 转动副 D.高副2 一个平面运动链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此运动链的自由度数时,则此运动链( )A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B只能作有限的相对运动C运动不能确定D不能运动3 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 A. 虚约束 B. 局部自由度 C. 复合铰链4 机械平衡研究的内容是( )A) 驱动力与阻力间的平衡 (B) 各构件作用力间的平衡(C) 惯性力系的平衡 (D) 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间的平衡5 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应使实际啮合线长度( )基圆齿距A)大于等于; (B) 小于等于; (C)小于6、一对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A)mn1= mn2; (B) αn1=αn2; (C)mn1= mn2,αn1=αn2,β1=-β2; (D)mn1= mn2,αn1=αn2,β1=β2。
7、 一对渐开线直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使两轮的( )分别相等A. 分度圆半径和模数 B. 压力角和分度圆半径C. 压力角和模数 D. 齿顶圆半径和分度圆半径8 一对浙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时,其啮合角( )A. 等于齿顶圆压力角 B. 等于节圆压力角C. 等于分度圆压力角 D. 大于节圆压力角9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重合度( ) A. 小 B. 相等 C. 大10 渐开线外齿轮的齿根圆( ) A总是大于基圆 B总是小于基圆 C总是等于基圆 D有时小于基圆,有时大于基圆11 一对作无齿侧间隙啮合传动的直齿圆柱齿轮,当要求其中心距a’大于标准中心距a时,应采用( ) A正传动 B负传动 C零传动 D标准齿轮传动12 增加斜齿轮传动的螺旋角,将引起 A)重合度减小,轴向力增加; (B)重合度减小,轴向力减小;(C)重合度增加,轴向力减小; (D)重合度增加,轴向力增加。
13 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时,两齿廓间 A)保持纯滚动; (B)各处均有相对滑动; (C)除节点外各处均有相对滑动14 渐开线齿轮齿廓曲线上的压力角为( )A、各点都相等 B、离基圆越近,压力角越大 C、离基圆越远,压力角越大15 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其模数应满足 ( ) A.m= m B. m< m C. m> m16 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压力角应满足 ( ) A.> B. < C.= 17 斜齿轮的标准参数(m和)在 ( ) A.端面 B.法面 C.轴面18 圆锥齿轮的标准参数在 ( ) A.大端面 B.小端面 C.法面19 一个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上的节圆有 ( ) A.1个 B.0个 C.2个20 下列机构为平面齿轮机构的是 ( ) A.圆锥齿轮机构 B.蜗杆蜗轮机构 C.圆柱斜齿轮机构21 对于一渐开线标准圆柱齿轮,其模数越大,则 ( ) A.分度圆越大 B.压力角越大 C.齿根高越小22 直齿圆柱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 ) A. Z < Z=17 B.Z Z =17 C. 刀具的齿顶线超过了啮合极限点23 一个齿数为Z,分度圆螺旋角为 的斜齿圆柱齿轮,其当量齿数为( ) A. B. C.24 凸轮机构中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时将产生 冲击。
A)刚性; (B)柔性; (C)无刚性也无柔性.25 ________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A.摆动尖顶推杆 B.直动滚子推杆C.摆动平底推杆 D.摆动滚子推杆26 为使凸轮机构的滚子从动件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设计时必须保证关系式 A.滚子半径rr≤凸轮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ρminB.滚子半径rr≥凸轮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ρminC.滚子半径rr< 凸轮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ρminD.滚子半径rr不受任何限制27 下列凸轮不是按形状来分的是( )A.盘形凸轮 B.楔形凸轮 C.尖端从动件凸轮 D.圆柱凸轮28 通常,可适当增大凸轮( )的方法来减小凸轮的运动失真现象A. 最大圆半径 B. 分度圆半径C. 分度圆直径 D. 基圆半径29 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外凸凸轮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ρ( )滚子圆半径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将发生失真现象A. 大于 B. 等于C. 小于 D. 近似于30 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摆线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
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 C将产生有限度的冲击 D没有冲击31 设计凸轮廓线时,若减小凸轮的基圆半径,则凸轮压力角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32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 )A. 为两条法向等距曲线 B. 为两条近似的曲线C. 互相平行 D. 之间的径向距离处处相等33 依据相对运动原理绘制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称为( )A. 正转法 B. 渐开线法 C. 反转法 D. 螺旋线法34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摇杆为主动件,且 处于共线位置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A)曲柄与机架; (B)曲柄与连杆; (C)连杆与摇杆35 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________是否与连杆共线A.主动件 B. 从动件 C. 机架 D. 摇杆37在平面连杆机构中,欲使作往复运动的输出构件具有急回特性,则输出构件的行程速比系数K________。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238 连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是指从动杆空回、工作行程 20205540(A)瞬时速度的比值(B)最大速度的比值(C)平均速度的比值39 图示机构的名称为 A、等长双曲柄机构 B、平行双曲柄机构C、曲柄摇杆机构 D、双摇杆机构40 平面连杆机构的曲柄为主动件,则机构的传动角是( )A. 摇杆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夹角 B. 连杆与曲柄之间所夹的锐角C. 连杆与摇杆之间所夹的锐角 D. 摇杆与机架之间所夹的锐角41 曲柄摇杆机构,当( )时,机构处于极限位置A. 曲柄与机架共线 B. 摇杆与机架共线C. 曲柄与连杆共线 D. 摇杆与连杆共线42 对于四铰链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 )为机架,将得到曲柄摇杆机构 A最短杆 B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 C最长秆 D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4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取曲柄为原动件时,( )死点位置。
A有一个 B没有 C有二个 D有三个44 对于双摇杆机构,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A. 一定 B. 不一定 C. 一定不45 如图所示的平面四杆机构,根据各杆的长度数值可判断其类型为( )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46 具有急回特性的曲杆摇杆机构行程速比系数( ) A.K=1 B.K<1 C.K>1 47 将曲柄滑块机构中的曲柄取为机架,则机构成为( ) A.摇块机构 B.转动导杆机构 C.双曲柄机构48 由公式计算出的角是平面四杆机构的( ). A.压力角 B.传动角 C.极位夹角 49 在四杆机构中,取( )杆作为机架,则可得到双摇杆。
A.最短杆 B.最短杆的对边 C.最长杆 50 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是( ) A.其它B.其它,且固定最短杆的邻边 C.其它,且固定最短杆或最短杆的邻边 51 偏心轮机构是( )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 A 扩大转动副 B 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 C 化转动副为移动副 52 曲柄滑块机构是这样由铰链四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 A .运动副元素的 B.扩大转动副 C.化转动副为移动副 53 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可能发生在位置之处 A.曲柄与连杆二次共线 B 曲柄与机架二次共线 C.曲柄与摇杆二次共线 54 机构的死点位置就是( ) A. = 0 B.= 0 C. = 0 55 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的条件为( ) A.a — e = b B. a + e > b C. a + e b 56 对心式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的条件为( ) A. B. C. 57 机构传力性能的好坏不能用来衡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