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以营利性高校为视角 教育理论毕业论文设计.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5610605
  • 上传时间:2021-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一一以营利性高校为视角摘 要: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主要体现为高等院校的自治、竞争、交换 和效益其中营利性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们“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和 服务方式最具代表性,特别是凤凰城大学的具体运作规程为我们解读美国高等教 育的市场机制提供了最佳的实践视角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营利性高校;凤凰城大学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最彻底的国家所有的公立、私立(非营 利性)和营利性院校都为生源和财政经费展开竞争,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就是一个 结构复杂、功能各异、竞争激烈的市场C那么,何谓高等教育市场化呢? 1998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将高等教育市场化定义为:“把市场机制引入 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 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一、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1 .自主是前提不管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美国高等院校在行政、财 政和学术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自主权这种自主办学的方式为高等院校的自我设 计、自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保证了其参与竞争的能力。

      而在对自主涵义的 具体解读上,美国高校与欧洲一些国家的高校有所不同按照欧洲传统大学的解 释,自主就是自治,自觉地与社会生活拉开距离,高居一隅,追求所谓的象牙塔 精神和学术自由美国高校在继承自主所蕴涵的自由和学术精神的同时,摒弃了 其封闭的意识,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竞争的大背景中,从中 自谋生路在此意义上,美国高等教育自主意味着更多的世俗自由、更多的责任 这是美国高校在市场化方面远远走在欧洲国家前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教育市场化 首先要求学校能够摆脱政府的束缚和管制 封闭的象牙塔精神的羁绊,走向社会, 接受竞争在这一方面,美国高校通过自治很好地解决了由政府、市场和高校三 方所带来的矛盾难题,为其市场化铺平了道路2 .竞争是重心美国高校之间的竞争错综复杂,几乎牵涉到高等教育的每一 个领域从招生入学、教学活动安排、科研项目争取、教师聘请与晋升、学校地 位沉浮、教育经费筹措到毕业生求职等,无不体现出激烈的竞争意识正如美国 教育家伯顿•克拉克所说:“在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 美国的系统是最缺乏组织的,几乎完全是一种相互乏间自由竞争的市场在“适 者生存”、“优胜劣汰”等进化论思想的激励下,每所高校都设法寻找适合自己 的办学之路,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自然规律。

      戈登•威尔逊(Gordin Wilson) 在谈到这一点时,十分形象地把美国高等院校间的竞争比喻为“军备竞赛”,“它 们一旦卷入竞赛的圈了,就只能义无返顾地向前,不敢有松懈之心,因为在此情 景乏中,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出局”而高等教育巾场化的本质就是高等院校能满 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方式,力图拓展新的市场前景,尽 可能争取到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威廉斯曾评论说:“市场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它 可以不断地刺激学院和大学,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因此,美 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在高校的竞争中得以突显其本质内涵,竞争是其具体化的实现 方式3 .交换是基本形式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交换是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如高 校与学生、教师、社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交换关系高校出售教学服务,学生 付学费购买;出售人才、科研服务,政府和企业购买这些服务的价值如何,都 可以通过它们的明码标价得以体现不同的教育商品因其类别差异,所要求的价 格也不同就是同一-种类的教育服务由于其质量、声誉和价值预期不一样,其所 付费金额也不尽相同而美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通过这种交换形式得以具体的 展现上面已经说过,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高校与学生、教师、社会、企业和政 府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使得美国高等教育自发地形成两种市场,即高校内的市 场(与学生、教师的交换关系)和高校外的市场(与企业、社会和政府的交换关 系)。

      有了这两种市场,美国高等教育就为其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具体 的实现路径4.效益是根本目标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认为:“美国高等教育无论从哪一方 面做出牺牲,必得以另一方的增益为条件,或者是为了获得别的有价值的目的 尤其重要的是,在实现这些目的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效率的提高可见,向来 把实用主义奉为民族精神的美国,凡事都以效益作为标准,当然,这又反过来促 进了竞争效益目标主要表现为提高学校的品牌意识;提高教学的服务意识;提 高经费的有效利用;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二、美国营利性高等院校的发展历程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最能反映其市场化内涵的是营利性高校的存在和发 展纯粹的以营利为目的的院校都是由私人及公司、企业开办,它不承担非营利 性高校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完全靠市场进行调节从过程来看,营 利性高校在美国的存在与发展要追溯到美国高等教育诞生的时期,有哈佛大学的 同时就有了营利性学校,这当然是美国特殊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使然之后, 随着美国公立高等院校的诞生,营利性院校在美国…直维持着…个较低的市场比 例,但也是在不断发展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营利性院校异 军突起,以其较多的市场占有额,广大的服务领域,以及独特的经营方式,逐步 受到了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和认可。

      在二战之后的一段时期内,美国高等教育界(一般非营利性机构中的公立与私立院校)正经历着一次从形式到内在体制的转 型,面向社会、服务学生、弓I入竞争和追求效益成了理论与实践中的主流话语 而营利性教育机构就是以此为契机,利用自身特殊的服务方式很快地适应了此时 的教育市场,赢得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垂青出现这种转机的事件,是美国 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台的学生资助项目一一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s)该项 目是所有其他联邦助学金项目的基础,旨在向低收入家庭的本科生提供联邦学生 助学资助金,不管学校的性质如何这就使得一些营利性院校从中受益20世纪80年代以后,具有非营利性质的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且此时,这类性质的院校出现了一系列的 问题比如,教育质量下降、由竞争力不足导致的效益低下、办学类型趋同等而营利性高等院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如通过开设某些速 成课程直接迎合市场的要求,以其实用、短期和便利迅速占领市场我们可以从 近十几年营利性院校增长的规模,及其赢利额大致了解其发展速度目前,美国 有七家大的营利性高等教育公司:阿波罗集团(Apollo group)、戴维瑞公司 (Devry)、教育管理公司(Educat ion Management)、克瑞林学院公司(Corinthian Colleges)、职业教育公司(Career Educat ion)、斯瑞尔公司(Straycr)、国际电 信与电报集团教育服务公司(ITT Educational Services)。

      1999年,注册这些 公司的学生人数已经占到整个营利性高等教育的39.3%,而到2002年,这个数 字更增长到51%就1994-1999年间上市获得的股票实绩而言,阿波罗集团增 长了 153.8%,戴维瑞公司增长了 743%,教育管理公司增长269%,ITT教育服 务公司增长710%,斯瑞尔公司增长399%2000-2001学年,美国共有营利性 高等教育机构789所,占美国高校总数的18.87%,占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总 数的31.76%其中,私立四年营利性高校277所,占美国高校总数的6.6%; 私立二年制营利性高校512所,占高校总数的12.2%但从授予学位的营利性 高等院校来说U989年到1998年的学生在校人数增长59%,总数达到了 365000 人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美国全部营利性高等院校学生数增长了 6.2%,其发 展速度是非营利性高等院校的5倍其中上市的10所较大的营利性大学共招收 50多万名学生可以说,美国营利性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是基于美国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 它适应了这一体制的要求,在整个高等教育市场化大潮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营利性协会(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Private School Association)所言, 不要对教育的营利性有什么顾忌,要自豪地说出营利性学校对美国教育的贡献。

      就现实情况而言,美国营利性院校每年为国家交纳大量的税金,充实了政府的办 学经费;能够根据需求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人才;营利性院校一般具有两个目 标即促进学生发展和获取利润,其中学生发展又是获取效益的基础,因此对学生 未来的工作是有帮助的;使用企业的营销手段进行运作,使投入与产出比取得最 佳平衡,在自身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非营利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加 强院校管理方面提供借鉴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角度来分析美国营利性院校的大发展,可以归结以下儿 点:1)它使美国高等教育更加多元化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和不同性质的院 校提供的是各有特色、差异万千的教育服务学生作为消费者因此就会有不同的 选择余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商品,这是市场化 中“顾客至上”的基本原则;2)既然存在着如此多样化的高等院校,那么,它们 之间的竞争也就不可避免在美国,无论什么层次、类别和性质的一所大学都不 可能占到全国高等教育市场份额的1%此种情景下,非营利性院校纷纷借鉴营 利性院校的经营方法,力争自己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这是市场化中“优胜劣 汰”的竞争规律;3)学习营利性院校的做法,将竞争机制引入非营利性院校(包 括公立院校),目的是为了给高等教育系统注入活力,以便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 量和教育管理的效益。

      这是市场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场化的价值归宿三、美国营利性高等院校市场机制的运作1.服务对象明确营利性高校在服务对象方面的定位较为明确,它针对的是 非传统类的学生非传统类的学生是相对于传统非营利性高校所培养的学生而言 的这些学生一般在高中阶段成绩都比较好,有继续深造的潜力,因此很容易被 非营利的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院校录取在校期间,他们接受的知识一般是基础 性的,旨在获得一种人格的完善和能力的养成,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学科规训c 可是,还有两类学生对传统类的高校来说是无能为力的,即高中阶段成绩一般, 很难得到优秀学校垂青的学生和希望学习实际技能与专长的在职成年人对前者 来说,既然无能问津,也不适合接受通识性的教育,那么学习一门实用的技术不 失为一种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策略;而对后者来说,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已经没 有多少意义,他们迫切需要一些能跟自己的工作直接相关的技能,这样就可以把 这些技能迅速运用于工作,况且他们也不愿意支付那些不需要的服务,比如,非 营利高校中的较为昂贵的休闲设施、健身场地和课外活动营利性高校就是看准 了这个潜在市场,以相应的服务为他们提供方便2 .服务内容实用美国营利性高校是按企业的经营方式运作的,对市场的需 求规律极为灵敏,能根据消费者和用人单位口味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适时安排 和调整学校的课程内容。

      如前文所述,营利性院校提供的实用性的知识主要涵盖 职业技能领域和继续教育领域与传统、非营利性高校不同的是,美国营利性高 校的课程一般都是由本校教师群策群力制定的C这些教师对雇主的需求和学生的 兴趣都相当熟悉,有的还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它们那里做着兼职,因此在 开设专业、制定课程方面就十分得心应手比如,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的ITT 教育服务公司在76个授课点为3.7万名学生传授电子学等技术课程据该公司 首席执行官勒内•碍帕涅介绍,公司是根据对雇主的调查结果来设置课程的,这 样他们就能及时了解雇主的需求,自然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2004年,传统 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这个公司成功地为73%的毕业生解决了就业问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