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讲:基准特征(续).ppt
50页第 六 讲,基准特征(续),三、基准轴:,下一页,上一页,四、基准坐标系:,五、基准曲线:,继 续,三、基准轴(A﹡) :,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创建的基准轴名称:A+ 数字㈠、基准轴线的作用:,基准轴可作为创建基准平面、装配同轴放置项目、径 向和轴向阵列的操作时的参照例题1:作为中心线:,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例2.作为同轴特征的参考轴:,当创建同轴线的两个特征时,可将两特征的中心轴对齐,以保证两特征的中心轴在同一轴线上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㈡、基准轴线的创建:,1.建立基准点的步骤和方法:,⑴、选择【插入】→【模型基准】→【轴】 或单击相应图标,⑵、选择足够产生基准轴的参照,如平面、轴线…,⑶、点击【确定】按钮,产生基准轴步骤:,方法:,基准轴的产生有两种方法:,⑴、是作为单独特征来创建:,创建基准轴的一般步骤⑴—⑶:,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①、【放置】:,注:基准轴的选项卡说明:,参照:用来定义放置新基准轴的参照 约束类型:穿过(通过)、法向(垂直)、相切等偏移参照:用于基准轴的定位当参照约束为法向时,须使用偏移参照确定基准轴位置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②、【显示】:,包含“调整轮廓”,以调整基准轴长短。
方法:“大小”和“参照”其中大小除了输入数值外, 还可用托放句柄的方法调整③、【属性】:同前⑵、是在创建带有圆弧的特征期间,系统会自动产 生一个基准轴,但这是必须将配置文件选项:axes-display或show_axes_for_extr_ares设置为yes.,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2.建立基准轴的常用组合:,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课 堂 练 习,⑴、一个直边或轴:基准轴通过直边或轴⑵、两个基准点或顶点:基准轴通过两个基准点或顶点⑶、两个非平行的基准面或平面:基准轴为两平面的交线⑷、曲线或边及其中的一个端点:基准轴通过端点,且与曲线或边相切⑸、基准点和曲面:基准轴通过基准点,且与曲面垂直四、基准坐标系(CS﹡) :,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系统默认的基本坐标系:PRT_CSYS_DEF㈠、基准坐标系的用途:,用于数据的输入/输出、计算(如重心)、装配、 定位加工刀具轨迹、定位其他特征等的参照创建的坐标系名称:CS+数字注:创建出的坐标系的形式:笛卡儿坐标系、柱坐标、球坐标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㈡、基准坐标类型:,1、笛卡儿坐标系:系统用X、Y和Z表示坐标值2、柱坐标系:系统用半径、半径与X轴夹角theta( )和Z表示坐标值。
3、球坐标系:系统用半径、半径与Z轴夹角theta( )和与X轴夹角phi( )表示坐标值㈢、创建方法:,1)选择【插入】→【模型基准】→ 【坐标系】或单击,2)选择足够产生坐标系的参照,如平面、点… 3)点击【确定】按钮,产生坐标系一般步骤:先确定坐标原点,再确定坐标方向继 续,下一页,上一页,,注:坐标系的选项卡说明:,⑴、【原始】:用来定义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参照)方法和步骤:,方法1:①、参照:选取一个坐标系,约束类型:为偏距;,②、偏距类型:选择坐标系类型,输入坐标值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Z,Z,Z,X,X,X,Y,Y,Y,r,,r,,,,,,,,,,,,,,,原点坐标,,,,,X=r×Cos( ); Y= r×Sin( )X=r×Sin( ) ×Cos( ); Y= r×Sin( ) ×Sin( ); Z= r×Cos( )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方法2:参照:定义除坐标系外的的参照,确定坐标原点例1:参照:原点为参照点可以是基准点、曲线端点、模型顶点例2:参照:选择三个面,其交点为坐标原点例3:参照:选取两相交直线(或轴线)。
其交点为坐标原点例4:参照:选择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轴线)其交点为坐标原点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⑵、【定向】:用来确定坐标轴的方向方法1:【所选坐标轴】:当选取坐标系为参照时,分别输入绕X、Y、Z轴的旋转角度来确定坐标轴的方向旋转方向满足右手定则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方法2:【参考选取】:选取直线(轴线)或点 (基准点、顶点、曲线端点 等)来确定X、Y坐标轴方向 ,系统用右手定则确定Z轴方向点击【反向】按钮可改变X、Y坐标轴方向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方法3:【设置Z垂直于屏幕】点击【设置Z垂直于屏幕】系统自动生成偏距坐标系与参照坐标系的旋转角度,确定Z轴方向垂直于屏幕⑶、【属性】:同前课 堂 练 习,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⑴、三个平面:选择三个平面(模型表面或基准平面),其交点作为坐标原点这些平面不必正交,选定第一个平面的法向作为一个轴的方向,第二个平面的法向定义另一轴的大致方向,系统使用右手定则确定第三轴⑵、两个相交的直线(或轴):选取两条直线(或轴线),其交点为坐标原点 利用直线(或轴线)定义坐标轴方向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⑶、点+两个不相交的轴:点可以使基准点、模型顶点、曲线端点,轴可以是 边线、曲面边线、基准轴线、特征中心线。
⑷、偏距坐标系:通过由参照坐标系偏移和旋转创建坐标系⑸、偏距视图平面:通过参照坐标系偏移来创建与屏幕正交的坐标系 (Z轴垂直于屏幕并指向用户)选择参照坐标系,单击 “设置Z垂直于屏幕”⑹、一个平面+两个轴:指定一个平面和两个轴来创建坐标系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五、基准曲线 :,㈠、基准曲线用途:,1、定义曲面和其它特征的边线; 2、作为扫描轨迹; 3、定义制造加工刀具切削的路径㈡、基准曲线创建方法:,,选择【插入】→ 【模型基准】→ 【曲线】 或单击,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①、 草绘基准曲线; ②、 用点创建基准曲线; ③、 从文件中创建基准曲线; ④、 使用剖截面创建基准曲线; ⑤、 用方程创建基准曲线方法:,1、草绘基准曲线:选取草灰平面,应用草绘工具草绘基准曲线曲线选项,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2、通过点创建基准曲线:,通过空间中一系列点创建基准曲线,使用的 点可以使基准点、模型顶点、曲线的端点等⑵、在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中选择【经过点】,点击【完成】,基本步骤:,,⑴、选择【插入】→ 【模型基准】→ 【曲线】 或单击,,曲线:经过点对话框,系统弹出: 曲线:经过点 对话框。
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①、属性:选择【属性】元素,点击【定义】系统弹出曲线类型菜单管理器,用来定义曲线类型⑶、在系统打开的曲线:经过点对话框中定义各项内容:,方法:选择对话框中【元素】项点击【定义】曲线类型,【自由】:绘制的曲线 不需要位于曲 面上面租/曲面】在选定的曲面 上绘制曲线点 击【完成】 系统提示: 选取曲面来在其上创建曲线,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②、曲线点:选择【曲线点】元素,点击【定义】,系统弹出连接类型菜单管理器:用来设置曲线连接各种类型的参考点连接类型,在系统提示下, 完成点的选取 (基准点、顶点 、曲线端点等) 点击【完成】曲线连接类型 各项含义见书 表2-2例题6liti1: 操作演示,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③、相切:选择【相切】元素,点击【定义】:,系统弹出定义相切菜单管理器:定义基准曲线起始、终止位置的相切约束定义相切中的 各项含义见书 表2-3定义相切,在系统提示下, 完成点的选取 点击【完成】例题6liti1: 操作演示,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④、扭曲:选择【扭曲】元素,点击【定义】:,系统弹出修改曲线对话框:修改基准曲线形状修改曲线,简单演示三个方 向的曲线修正。
注意:移动平面、 滑块的选择和应用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其它操作:参照:选取元素,点击【参照】,可显示元素所用的参照预览:点击【预览】,可预览基准曲线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课 堂 练 习,1、经过点创建基准曲线:要求:1)使用拉伸创建一个长1000,宽800,高500的长方体;2)如图示,在实体表面上草绘一条样条曲线,创建PTN0—PTN5基准点; 3)创建基准曲线:①、经过PTN0—PTN5基准点的基准曲线;②、起点、终点为样条曲线端点,且基准曲线在起点、终点与样条曲线相切的基准曲线;4)创建基准曲线在起点处与基准轴相切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3、由文件输入创建基准曲线:,1) 在连接类型菜单管理器中选择【自文件】选项, 点击【完成】;,2)系统提示选定参考坐标系,打开【文件】对话框, 选择相应的路径和文件,完成文件输入绘制基准曲线系统提示:,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4、根据剖截面创建基准曲线:,1) 在连接类型菜单管理器中选择【使用剖截面】选项, 点击【完成】;,2)在弹出的【名称列表】菜单中选择一个平面剖截面, 这个截面的边界既为创建的基准曲线。
下一页,上一页,继 续,5、根据剖截面创建基准曲线:,12) 在连接类型菜单管理器中选择【方程】选项, 点击【完成】;,,系统提示:,2)在弹出的【曲线:从方程】对话框,系统提示选取坐标 系,选取后,系统打开【设置坐标类型】对话框,选取坐标类 型后,系统弹出【记事本】对话框,按要求输入方程,选择文件中保存,完成创建基准曲线结 束,在基准曲线的起点处定义相切约束,在基准曲线的终点处定义相切约束,通过一条曲线/便/轴定义曲线起点或终点的相切约束,通过创建的基准轴定义曲线起点或终点的相切约束,通过选取的一个曲面或平面定义曲线的相切约束,定义选取在曲线起点或终点处与曲线正交的曲面一条边,删除选定参考点处的当前相切约束,定义曲线在该参考点处于参照相切,定义曲线在该参考点处于参照垂直,为定义了相切条件的曲线端点设置连续曲率,,,,,通过选定点绘制样条曲线,用固定半径的弧和直线构建基准曲线,用不同半径的弧和直线构建基准曲线,定义选取单一的基准点和顶点,定义选取整个的基准点和顶点特征,在曲线上新增点,删除一个选定点,在已所选的亮点中插入一个点,,,草绘工具,草绘基准曲线,,,选择一个平面 和第一个轴(按 下Ctrl键)。
单击此处选 择第二条轴,,,,,单击此处,系统自动生成偏 距坐标系与参照坐 标系间的旋转角偏距视图平面,,,相对参照 坐标偏距值,选择坐标 系为参照,,,旋转定向,旋转角度,,,选择顶点作为坐标 原点,再选定向单击此空白处选择边线一单击此空白处选择边线二点+两个不相交的轴,,,,选择两个相交直 线定义坐标原点,再定义坐 标方向两个相交直线,,,定义坐标方向,显示修改前的坐标名称,选择坐标轴,改变坐 标轴方向,坐标系:三个平面,,,基准轴,基准点,基准轴通过基准点,且与曲面垂直基准轴,曲线端点,基准轴通过端点,且与曲线或边相切,,,,基准轴,平面1,平面2,基准轴为两平面的交线,,,基准轴,顶点,基准点,基准轴通过两个基准点或顶点,,,,基准轴长 短调整手柄,基准轴,基准轴通过直边或轴,,,,基准轴 长短调整,基准轴长 短调整手柄,法向约束,偏移参照,穿过约束,基准轴,,,,基准轴长 短调整手柄,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