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天津静海县中旺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2020年天津静海县中旺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大城市比中小城镇更有聚焦效应和规模效应首先,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成本会因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摊薄,聚焦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其次,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根据住建部数据,从整体来看,2017年我国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减,分别为130平方米、125平方米、118平方米、113平方米、99平方米再次,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在创造相同GDP的条件下,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小城镇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镇最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由于大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它们远比中小城镇更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摘编自潘家林《大城市的聚焦效应与规模效应》,《城市发展论坛》2019年1期)材料二:图表1:北京、上海、首尔、东京四城市中心城区出行情况比较 中心城市面积(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公里)私家车出行比例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状况北京6681777423%63138.7%重度拥堵上海6641705625%68336%重度拥堵首尔6051508769%109820.9%轻度拥堵东京6271452562%270514.7%轻度拥堵 图表2:全球部分都市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比较(摘编自熊柴等《大城市病主因是人口分布失衡》,《财经》2017年2月)材料三: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不是楼宇化,而是家园化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要重表面工程,认为修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化,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许多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的功能化不是产业化城市的功能包含生产方面的功能,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规模化,但产业发展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不应该把城市看成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城市应是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摘编自李后强等《以为人中心: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3月19日)材料四:“大城市病”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东京“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问题为此,东京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聚集更多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这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总量另外,为减轻办公和商业活动对市中心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让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
在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东京也很重视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修建一条环市中心铁路和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并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摘编自南丽江《应对“大城市病”国外有妙招》,《中华建筑报》2018年4月22日)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与首尔、东京相比,北京、上海中心城区私家车出行比例明显偏高,但是使用轨道交通比例明显偏低,这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问题B. 北京、上海中心城区面积与首尔、东京相差不大,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较大差距,公共交通动力有限会导致更多人选择私家车出行C. 人口密度与人口总数并不一定成正比东京的人口密度要比首尔低得多,但人口总数却远高于首尔,意味着其人口增长的空间比较小D. 北京、上海全市的人口密度远低于首尔,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却比首尔高一些,表明北京、上海人口分布不够均衡,中心城区人口过密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大城市具有明显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这些效应能够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使得大城市污染更少,个人与企业受益更多B. 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从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负载的人口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特大城市要明显大于大城市。
C. 一些城市只重表面工程、以楼宇化代替城市化的行为,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城市的独特性受到了损害D. 如果坚持以人为本,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就能避免“城市病”的发生,使城市成为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6. “大城市病”应当如何缓解?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C 5. C 6. (1)进一步加强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减少污染;(2)政策引导促进人口均衡分布;(3)大力发展公共轨道交通,加强交通网络体系建设;(4)以人为本,推进产城一体、人城和谐;(5)制定相关规划,实施相应举措,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6)实施城市副中心战略,构建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4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此题为读图题,主要围绕材料二的两个图表展开本题A项正确,通过图表1可以看出来,而“轨道交通比例明显偏低,这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问题”这一推断也包括在图表中B项正确,从图表1可以看出四个城市的面积的确相差不大,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较大差距,而很明显公共交通运力有限会导致更多人选择私家车出行。
C项,“但人口总数却远高于首尔,意味着其人口增长的空间比较小表述错误,根据图表2,人口总数与人口密度之间并不符合正比关系,选项前半部分“人口密度与人口总数并不一定成正比”正确根据图表2东京的人口密度是4187,首尔是5339,前者的确比后者低很多;东京人口总数是3593,首尔是2495,东京要比首尔低得多,可见,选项“东京的人口密度要比首尔低得多,但人口总数却远高于首尔”这部分的表述是正确但人口增长的空间主要取决于人口密度,故不能推断出东京“人口增长的空间比较小”D项正确,综合的图表1与图表2,全市人口密度较低而中心城区人口过密,明显是“人口分布不够均衡”的表现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A项,“这些效应能够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使得大城市污染更少”错,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得“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但不等于“大城市污染更少”B项,“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从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负载的人口数量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特大城市要明显大于大城市。
错误,从材料一来看,“土地利用率越高”是从“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负载的人口数量”来看的,但并不涉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D项,“如果坚持以人为本,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就能避免“城市病”的发生,”条件关系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三可知,要避免大城市病,只做到以人为本是不够的,需从多方面入手,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无法构成充分条件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对文中重要内容定向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审题,题干是“‘大城市病’应当如何缓解?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要抓住题干中“‘大城市病’”“缓解”关键信息然后需定位城市病的表现或原因,在针对性地到材料中寻找对策,而不应只是归纳概括材料按照材料二的标题、材料三、材料四等可以归纳出城市病的几个表现或原因:人口分布失衡(源于材料二);偏离人本轨道(包括楼宇化、一味产业化),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源于材料二);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带来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降低(材料四),等等至于缓解“城市病”的策略,可在四则材料中筛选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概括根据材料一,“为外来人口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可能与“人口分布失衡”“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呈正相关,会恶化而非缓解“大城市病”可归纳出答案第(1)点;根据材料二的两个图表可归纳出答案第(2)点;根据材料三的“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的功能包含生产方面的功能,……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
可以归纳出答案第(3)点;根据材料四“为此,东京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聚集更多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另外,为减轻办公和商业活动对市中心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并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抓住其中的“为此”“另外”“同时”等可归纳出第(4)(5)(6)点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2.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6—19题 译者眼中的多丽丝·莱辛多丽丝·莱辛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在她面前,你用不着因自己写不出她那样的小说而自卑,完全可以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一个你早就熟悉的邻里乡亲来看待我是按约定于9月底的一个阴雨天拜访她的下午3时许,我在一幢连排式的房子前按响了门铃穿红裙蓝衣的莱辛下楼开门,把我领上楼上的客厅客厅里有一台老式的电视机,电视机上是一套音响,搁电视机的架子塞满了书与电视机平行的墙壁上有两个一米左右高的书架,靠里的一个比另一个高了几厘米,也宽了几厘米书架肚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书,书架顶上又摞着四大叠书,每一叠差不多都有半米高女主人示意我在电视机斜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热情地招待我喝咖啡,吃糕点她自己落座在电视机旁的一张椅子上这个客厅给人总的印象是不那么整洁:沙发坐垫上就散落着报纸一类的杂物,女主人坐的椅子背后还有书刊一类的东西不整齐地堆放着但在这不整洁中透露出一种随和,当我自己动手挪开一张报纸在沙发上落座时,同时也挪去了按门铃前一直挥之不去的紧张与忐忑这种随和、适意的氛围的营造者此刻就与我面对面坐着,说话时目光紧紧盯着你,但那里面所透露的不是居高临下的轻慢,也不是咄咄逼人的威严,而是朋友间促膝交谈时的专注,邻里间闲聊时的亲近与随和。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