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pǐ) 棹数小舟(zhào)B.曳铁钯(yè)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zhàng)C.湮于沙上(yān) 啮沙为坎穴(niè)D.石必倒掷坎穴中(zhì) 溯流逆上(sù)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诘问 竹竿 粗拙 茉莉B.惶恐 肿胀 荒辟 滞笨C.厚道 糟糕 醒悟 烦燥D.哀悼 书斋 门筐 降格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B.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均出自《孙权劝学》这篇课文。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_________崔颢《黄鹤楼》)(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6)《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学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①,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②伤感,故泣耳师恻然③曰:“欲书可耳!”原曰:“欲而无钱资师曰:“童子苟④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邴原泣学》,有删改)【注】①孤:幼年死去父亲②中心:内心里③恻然:怜悯,同情④苟:如果1.下面是小聪同学对文中加点字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鲁肃过寻阳——回忆《穿井得一人》“及其家穿井”,推断此句中的“及”意为“待,等到”B.故泣耳——联想到《<论语>十二章》“温故而知新”,可推断此处的“故”也是“旧的、过去”的意思C.欲书可耳——联系语境,可以推断此处的“书”不是“书本”“书写”之意,而是“读书”的意思D.欲而无钱资——“欲”意为“想”,“无钱资”是“没有钱”的意思,联系语境可推知此处的“而”表转折,是“可是”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B.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C.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D.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4.吕蒙和邴原在就学之前的学习态度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你从吕蒙和邴原就学的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完成问题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⑧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2)文章的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3)选文中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回答)(4)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5)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深刻含义是什么?“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一)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二)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下列选项中对两首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有“诗魔”之称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第二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B.两首古诗描写的都是春天的景色,但又略有不同《钱塘湖春行》描写的是富有生机的早春之景,第二首描写的是春之将尽的暮春之景C.两首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D.《钱塘湖春行》运用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二首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2)请任选一角度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六、语言表达(共10分)修改下列病句1)语文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紫藤萝瀑布》,感慨颇多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阅读《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使我认识到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同时是无止境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共40分)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