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山鸡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docx
5页关于山鸡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山鸡椒,樟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木姜子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例如贵州、广西、云南等省份[1]山鸡椒作为我国优良的木本香油料和药材树种[2],有广阔开发的空间及应用价值山鸡椒各部位分布的精油含量及组分也不尽相同,例如山鸡椒的雄花含油1.6~1.7%,雌花含油1%,其中主要组分为1,8-桉油素(占37.8%)、α-及β-柠檬醛(占17.2%)[3],山鸡椒果实、花和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柠檬醛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广泛用于化妆品、香皂以及中医药行业[1],且山鸡椒精油一直是我国出口量非常大的一种天然精油,我国的山鸡椒精油产量在2000~2500吨,其中年出口量达1500~2000吨,远销欧美国家,为全球贸易总额的70%左右[4,5]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天然产物的追求日益增多,尤期植物中的挥发油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浓厚兴趣[6]大量文献报道了山鸡椒精油具有广谱抑菌性[7],可以通过改变菌体的超微结构或抑制菌丝生长产生抑菌活性,所以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归纳,对山鸡椒的研究及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1、化学成分1.1生物碱类从已有的数据检测分析中可以看出,山鸡椒中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成分是生物碱。
这些生物碱包括异喹啉类生物碱和酰胺类生物碱其中异喹啉类生物碱,从结构类型上分析,绝大多数是阿朴啡类生物碱,以及小部分高氯酸形成的有机盐,所以山鸡椒阿朴啡生物碱成为了山鸡椒的标志物质山鸡椒所含的生物碱活性很好,如化合物(+)-N(methoxylcarbonyl)-N-norbulbodione对6种肿瘤细胞株表现出了显著的细胞毒性[8],化合物(+)-N(methoxylcarbonyl)-N-nordicentrin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抗真菌的活性化合物litebamine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B2的形成,具有抗血栓的作用[9]酰胺类生物碱大多数全都是从根和枝的部分提取所得如N-反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安,N-顺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安[10]1.2黄酮类山鸡椒中提黄酮类成分主要有木犀草素、槲皮素以及少量的灰叶素[10,11]除了灰叶素是来自于果实外,其他的成分均是来自于根部有相关研究表明灰叶素有一定的毒性,这可能是山鸡椒果实有微量毒性的原因[12]1.3挥发油山鸡椒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挥发油又称精油,是从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中,提炼所得的高挥发性和高芳香性物质只有含香脂腺的植物才有可能提炼出挥发油。
山鸡椒的枝、叶、花、果、根均具有芳香味,尤以花、果为盛,可提取大量挥发油挥发油是由多种成分组合而成的天然混合物,成分复杂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山鸡椒挥发油的成分不同产地山鸡椒挥发油的得率及成分也有所区别,杨帆对广东省,江西省和湖南省山鸡椒果实的得率进行研究,其中江西省的山鸡椒果实挥发油得率最高,且这三个产地的山鸡椒果实挥发油成分略有不同,江西省和湖南省的山鸡椒果实挥发油比广东省的多鉴定出两个成分,分别为棕榈酸和棕榈酸酐[13]翁耿将安徽,广西,贵州和湖南产地的山鸡椒进行比较,地域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安徽产山鸡椒挥发油特有的成分有桉树脑和蒎烯环氧化物两种,其余产地的山鸡椒中未含有[14]不同器官山鸡椒挥发油的得率和成分具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果实是山鸡椒挥发油得率最高的部位一般山鸡椒果实挥发油得率为3%~6%,山鸡椒鲜叶精油的含量一般在0.01%~002%,鲜花精油含量在1.5%~1.6%之间[15,16],其中雄花为1.6%~17%,雌花为1%,树干的出油率为0.5%~2.3%,山鸡椒根部含油为0.3%[17]山鸡椒的果实,根,叶的主要组成成分差异不大,均含有大量的单萜和含氧衍生物,且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柠檬醛。
但是它们成分含量的差别很大,如柠檬醛,在山鸡椒果实中其含量为69.22%,在山鸡椒根中的含量为34.70%,在山鸡椒叶中的含量则为19.05%[18]不同采收时期山鸡椒果实精油区别:山鸡椒的果实在不同的时期,其含油量会有所不同孙凌峰依据山鸡椒果实的成熟程度将其归纳为四个发育阶段,常在第二阶段采收,此时含油率较高,过早采收果实未发育完全,含油量,含醛量不高,采收过晚,果实易腐烂,且挥发油和柠檬醛的含量开始下降[19]不同树龄山鸡椒精油区别:山鸡椒是多年生灌木,树龄不同其精油含量也不同就龙春焯等人对山鸡椒树龄和果实精油产量关系的研究表明,山鸡椒果实精油的旺产期在11~18年树龄的植株,其单株产油量可达65kg[20]1.4其他类山鸡椒在其果实、根和枝条中也检测到木脂素和甾体及脂肪酸的存在比如来自于根部的阿魏酸,6,7-二羟基3,7-二甲基-2-辛烯酸,棕榈酸,β-胡萝卜苷[8],正十四碳酸[21],果实中的香草酸[22],以及枝中的4,4-二甲基-1,7-庚二酸[23],β-谷甾酮[24]2、药理作用2.1抗菌作用作为植物精油之一的山鸡椒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是山鸡椒挥发油中的柠檬醛对于细菌和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柠檬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对致病性真菌或非致病真菌也存在抑制作用[25]2.2镇痛作用几项研究发现山鸡椒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王姿媛等人的研究发现山鸡椒的超临界CO2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26]汤杰等人采用醋酸扭体法及热板法对小鼠进行试验,发现山鸡椒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可以抑制疼痛反映[27]孙松浩等人的研究则发现山鸡椒水提取液可以使小鼠在低压缺氧的情况下存活时间增加,降低耗氧量,同时可以使家兔的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增加,为治疗心绞痛提供了参考[28]2.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研究发现山鸡椒根的水煎可以使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1β表达下降,从而减轻关节炎症[29]2.4治疗哮喘作用山鸡椒水提取物柠檬醛可以使豚鼠哮喘和小鼠咳嗽潜伏期延长,豚鼠咳嗽次数明显减少,能增加小鼠呼吸道的酚红排泌量,能够抑制乙酰胆碱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使得乙酰胆碱所致气管平滑肌量效曲线右移[30]2.5抗血栓有研究表明,山鸡椒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和冠心病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表面活性,可以聚解聚集的血小板[31]杨遇正等人用山鸡椒注射液治疗118例脑血栓患者,有效率92.4%,治愈率53.4%,根据患者注射前后的脑电阻图,认为山鸡椒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流流态,抑制血栓的形成并且分解血栓的功效[32]。
2.6抗肿瘤有研究表明,山鸡椒叶和果实的挥发油可降低口腔鳞状细胞,肝癌细胞,肺腺癌细胞这三种人癌细胞株的存活时间[33],表明山鸡椒叶和果实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此前有研究表明柠檬醛对人乳腺癌细胞有细胞毒活性,证实挥发油中对细胞起主要作用的是柠檬醛除山鸡椒挥发油外,其生物碱也显示出一定的细胞活性经MTT法测定化合物(+)8-methoxylisolaurenineN-oxide,(+)-N(methoxycarbonyl)-N-norglaucine,(+)-N(methoxylcarbonyl)-N-nordicentrin,(+)-N(methoxylcarbonyl)-N-norbulbodione,(+)-N(methoxycarbonyl)-N-norisocorydione,对人胃癌细胞,人肝癌细胞,人乳腺癌细胞,人胃腺癌细胞,人皮肤癌细胞以及卵巢癌细胞表现出细胞毒活性[8]3、结论本文通过对山鸡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整理,增进对山鸡椒的认识,从目前研究来看,山鸡椒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为以后更好地开发利用山鸡椒奠定基础,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2]王羽梅,肖艳辉,任安祥等.中国芳香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朱亮锋等.芳香植物及其化学成分[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37.[4]王羽梅,肖艳辉,任安祥等.中国芳香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张素萍,胡能.山苍子油在合成香料中的应用[J].贵州化工,2003,6(28):21-26.[10]陈佳,朱超兰,许海燕等.豆豉姜的化学成分研究.Ⅱ.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41(7):504.[11]高桂枝,苑姗姗,虞梅.紫穗槐协同杀虫成分分离及其毒力研究[J].现代农药,2008,7(5):43.[12]杨帆,王羽梅.山鸡椒精油含量及其成分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13]翁耿.山苍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海峡药学,2013,25(1):45.[14]朱亮峰,陆碧瑶,李宝灵等.芳香植物及其化学成分[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15]王发松,杨得坡,任三香等.山苍子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真菌活性[J].中药材,1999,22(8):401-403.[16]傅水玉,黄爱今,刘虎威等.山苍子根头香和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8(4):460-467.[17]赵欧,周建威,班大明.山鸡椒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药材,2010,33(9):1417-1419.[18]黄光文,卢向阳.我国山苍子油研究概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97-102.[19]龙春焯,龙燕,龙汉武等.贵州山苍子果实精油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1993,6:20-24.[20]朱超兰,杨培明.豆豉姜的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7,38(8):558.[22]陈湛娟,毕和平.山苍子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C],海口:第九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2011:79.[23]陈湛娟,毕和平,范超君等.山苍子枝的化学成分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3,33(4):133.[25]黄梁绮龄,苏美玲,陈培榕.山鸡椒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真菌保鲜作用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4,6(4):1-5.[26]王姿媛,何泽民,姜笑寒.荜澄茄超临界萃取物工艺筛选及药效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22-1724.[27]汤杰,万进,施春阳.荜澄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及其镇痛活性评价[J].中南药学,2008,6(3):301-303.[28]孙松浩,李常春,李成,等.山苍子水提液的有关药理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10,22(1):44-45.[29]张佩蓉,狄洪震.山苍子根煎剂对CIA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3):328-331.[30]殷志勇,王秋娟,贾莹.山苍子水提物柠檬醛抗哮喘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2):197-201.[31]曾庆其,王文瑜.山鸡椒注射液对血小板影响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J].中成药研究,1983,12:24.[32]杨遇正,张祥义,吕如棣.山鸡椒治疗脑血栓形成118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12):740.彭玉琳,周永强,赵春丽,薛娟,任晨晨.山鸡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20(25):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