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上海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情景分析-教师.pdf
15页2022年中考一模汇编-情景分析一、填空题1.(2022上海金山一模)如图所示为中国航天员在离地球360千米的高空完成太空作业的情况,小华在观看视频时发现航天员要穿着厚厚的航天服才能走出太空舱,通过査阅资料,他得到以下信息:(1)1个标准大气压是人类最适应的环境,0.3个标准大气压是人类低气压承受极限;(2)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大气压值不同(见下表):海拔高度A0.20.32300.10.41.5456千米大气压强0.90.90.90.90.0.80.0.0.60.50.40.4p/105098695824帕分析表中的数据大气压强P和海拔高度A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当海拔高度A为0.8千米时,/;为xlO5帕;根据上述查阅资料的信息和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说明航天服的作用,并写出判断依据:【答案】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0.92保持压力平衡【详解】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海拔高度A越大,大气压强p的值越小,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由表格数据可知,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值越小,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减小0.01xl05Pa,即高度每升高lm,大气压减小10Pa,所以大气压强p随高度h变化的关系式是p=lxl05Pa-10Pa/mx/i当海拔高度A为0.8千米时,p为p=lxl05Pa-10Pa/mx0.8xl000m=0.92xl05Pa3中国航天员在离地球360千米的高空完成太空作业时,处于真空环境,大气压为零,航天服的作用是:使人在太空中承受的压力与在地球上承受的压力相似,即保持压力平衡。
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使体积膨胀: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气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2.(2022上海徐汇一模)小徐在高海拔地区旅行时出现了呼吸不畅的轻微高原反应,他査阅资料后知道:(a)从海平面到高空的大气压强变化如图所示;(b)低海拔处,大气压强较高,单位体积氧气质量较大;(c)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呼吸过程中氧气通过肺泡渗透溶进血液,血液中含氧量增加,人会感到呼吸顺畅0 . 2 7标 准 大 气 压 米 名 机 巡 航 高 度8 8 4 4米 珠 穆 朗 玛 峰0.32标准大气压n0.50标准大气压n55%米玉龙雪山0.63标准人气压3756米1.0标准大气压海平面1标准大气压可近似取为lx105帕,则布达拉宫地区的大气压强约为.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及上述信息,分析小徐在高海拔地区旅行时呼吸不畅的的原因:【答案6.3X104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变小高海拔处,大气压强较小,单位体积氧气质量较小,血液中含氧量减小【详解】11标准大气压可近似取为1x10s帕,从图中可知,布达拉宫地区为0.63个大气压强,故大气压强约为/7=0.63x1x105Pa=6.3xlO+Pa2从图中我们可知,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
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变小3根据题意可知,高海拔处,大气压强较小,单位体积氧气质量较小,血液中含氧量减小,人会感到呼吸不顺畅3.(2022上海宝山一模)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分布在深海沉积物里(如下图所示)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其生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低温,可燃冰在01(TC时生成,超过20C便会分解;其次要高压,可燃冰在0X:时,只需要海水产生2.94X1Q6帕的压强即可生成;最后要有充足的气源在温度、压强、气源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就会生成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2)若要在0X:的海底生成可燃冰,海水的深度至少要.米(设海水密度为l.OxKP千克/立方米)(3)如图所示,海底有一块体积为0.1米3且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的可燃冰A,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牛答案】甲烷和水3000【详解】(1)1】根据题意可知,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2)2因为可燃冰在0X:时,只需海水产生2.94X106帕的压强即可生成,所以可燃冰形成的气压为p=2.94X106Pa根 据 得 海 水 的 深 度2.94xl06Pah=-=300ml.OxlOkg/mxSN/kgPg(3)3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向上-Ff,r当可燃冰的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时,F,=0,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0。
4.(2022上海崇明一模)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人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堵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BrB甲乙(1)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作用(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_(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答案】大气压移开手指,观察水的流动情况见解析【详解】(1)1大气对水有向上的托力,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2)2在物理学中,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具体的实验,在本题中可通过移开手指,观察水的流动情况来证明3)3当移开手指后,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这是因为,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取管底液片为研宂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L户 向 左/.向 右液片左侧深度大于右侧深度,由p=pgh可知P向 右 向 左而液片左右的面积S相等,由/=尸5可得F向 右Fft左故液片将向右移动,管内的水从4端流出5.(2022上海嘉定一模)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所用的感温液体可以是水银、酒精或煤油等。
但小嘉同学心存疑问:为什么不用最常见的水作温度计内的感温液体呢?他借助网络査阅到水、水银和酒精三种物质的体积温度图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线回答:体积/米3水体积/米3水银1体积/米3酒精1.00081.00061.00041.00021.0000,1.071.34温度/C温度/c温度/c1.0()024681010-393571778(c)(b)(a)(1)分析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水不适宜作温度计内感温液体的原因是(2)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最低温度可达-93.2C若作为南极科考站温度计的感温液体,在以上:-:种物质中,.物质较为合适:(3)若选用相同体积的水银和酒精分别制成温度计甲、乙,且温度每升高rc,感温液体上升的高度相同,则.(选填“甲”或“乙”)温度计细玻璃管的内径稍大答案】见解析酒精乙【详解】(1)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由图(fl)可知,温度在o4r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变小,温度在412c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变大,如果物体温度在04C范围内,水受热体积变小,不能作温度计内感温液体2)2由图(6)(c)可知,水银的测量范围是-39357C,酒精的测量范围是-11778C,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最低温度可达-93.2C,水的凝固点是0C,所以用酒精作为感温液体合适,如果选择水和水银会凝固,故不能用水和水银作为感温液体。
3)3水银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1.07m3-1.00m3k、=357C-(-39C)酒精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1.34m3-1.00m31.7xlO-3m3/*C*2=78*C-(-117*C)所以kGP-J-,物体上升所以,当潜水器在最大深度处准备上浮时,需要抛掉“上浮m栽”,此时潜水器的浮力减小量小于重力减小量,才能保证实现潜艇上浮3潜水器在最大深度处时,海水产生的压强p=户的=1x103kg/m3x1ON/kgx7000m=7x107Pa高压气罐内气体的最大压强1.5xl07Pa(c)可知,(c)中并联的电阻小,则(c)中电流表偏转角更大,故说明(c)中电流更大;则可知(c)中总电阻更小;即当电路中所并联的电阻越小,总电阻越小9.(2022上海黄浦一模)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己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它们的重力,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液体密度(克/厘米3)0.81.21.01.4弹簧测力计示数2.01.41.61.8(牛)a)根据表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测力计示数随液体密度的变化关系为:同一小桶装满不同液体时,(2)若把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为液体密度秤,则该秤的“0”刻度线与弹簧测力计上的“0”刻度线是否重合?请说明理由:(3)若要提高该秤的称量精度,可换用以下两种规格的塑料小桶,符合要求的是(填写序号)A.容积相同,质量更小的小桶B.质量相同,容积更大的小桶【答案】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与液体密度的变化量成正比不重合,因小桶存在自重B【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液体密度每增加0.2g/cm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应增加0.2N,故可知同一小桶装满不同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与液体密度的变化量成正比。
2)P因小桶存在自重,当小桶中不装液体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故可知液体密度计的“0”刻度线与弹簧测力计上的“0”刻度线不重合3)3由题意可知,该液体密度秤能测量的液体的最小密度为0,若该液体密度秤能测量的液体的最大密度越小,则该液体密度秤的测量精度越高,因该秤是由弹簧测力计改装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拉力不变,由题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拉力等于小桶的重力与能测量的密度最大液体的重力之和,即Fmax=G桶+G液max=G桶+p液max7桶gA.若利用容积相同,质量更小的小桶,则小桶的重力变小,而不变,则能测量的液体的最大密度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B.若利用质量相同,容积更大的小桶,则小桶的重力不变,而h变大,故可知变小,即能测量的液体的最大密度变小,故B符合题意10.(2022上海青浦一模)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生活中人们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物体,有的物体大部分露出水面,而有的物体只是一小部分露出水而某小组同学猎想:这种现象可能是漂浮在水而上的物体密度大小不同造成的为此,他们选用若干个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实验图是物体A、B、C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的情景己知物块密度跟水密度的情况是CBA(b)(c)(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整个物体体积的比例越大。
2)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答案】物体的密度越小见解析【详解】(1)1如图所示,物体都漂浮,密度越变越小,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整个体积的体积比例越大,故结论为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物体的密度越小,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整个物体体积的比例越大2)2浮力为F浮排物体所受的重力为G=pg由于物体漂浮,故浮力等于重力,可得f浮WV样=G=p物V物g由于需要知道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占比问题,故将等式整理为经整理可知vsZ7水_广物4Z7水AjcP物越大,越大故 物 体 的 密 度 越 小,越 大,P水11.(2022上海闵行一模)小晨对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提出两种猜想同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高度有关;同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于是他对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研究,在横截面积相同的柱形容器侧壁开口处包有相同的橡皮膜,注入不同深度的水,容器侧壁开口处与水面的距离从左往右分别为&、fh、fh、h4、橡皮膜的鼓起情况及相关现象如图所示:(图cd、橡皮膜鼓起程度相同)/(b)(c)(e)(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现象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2)小晨观如图(a)、(6)、(c)的实验现象认为: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大小随着液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小晨的结论正确与否,并阐述理由:小晨的结论是.理由1:理由2:【答案】橡皮膜的凸出程度不正确见解析见解析【详解】(1)1实验中,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会向外凸出,液体压强越大,凸出程度越大,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橡皮膜凸出程度的大小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234由图(fl)、(&)和(c)可知,图中深度、高度都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得,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