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色金属行业报告》.docx
14页2010年有色金属年报:一样的上涨基调、不一样的上涨方式信达期货研究员张涛唐振科一、2009年回顾如同其它大宗商品市场一样有色金届价格在 2009年一改2008年后期大幅下 挫的态势,来了一个惊天逆转,伦铜从 1月份最低价3024.6美元/吨最高涨到 7170美元/吨,涨幅高达137%伦锌最低价为2月份的1067美元/吨2451美元/ 吨涨幅高达130%最慢的铝的涨幅也有80%中国政府收储、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中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计划使得下游 需求大幅增加及全球其它国家经济恢复需求回升是 09年全球金届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一)中国政府收储使得有色金属价格一季度迅速止跌回升08年金届危机爆发后,有色金届价格爆跌,使得全国各地有色金届企业生 存日益艰难,为了帮助各冶炼企业度过难关(同时也有战略抄底资源金届的味道 ---主要是在国内稀缺的铜资源方面),中央政府前后几次分批出台了向有色金 届企业收储的决策,迅速稳定了市场,价格开始止跌回升中央政府收储有色金届事件时间表及数量如下:铜:收储秘密进行直接向海外购买时间不详, 数量上事后国储局公布数据显示共收购了 23.5万吨铝:2008年12月25日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首次收储 29万吨铝锭。
其中收 储中国铝业公司15万吨,收储宵铜峡铝业集团、中电投霍林河煤电集团、云■南 铝业、河南万基铝业、宵海桥头铝电、神火股份和关铝股份 7家公司各2万吨,收购价为12350元/吨2009年2月20日国储局在京召开二次收储电解铝招标会,经招标,价格确 定为12490元/吨和12500元/吨,其中,12490元/吨收储18.5万吨,12500元/ 吨收储10.5万吨,4月15日之前入库除了上次参与收储的 8家铝厂以外,这 次乂新增加了陕西有色金届集团铜川鑫光铝业公司、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 司、兖矿科澳铝业公司等3家铝厂锌:2009年1月14日国储局以11800元/吨的价格向株冶集团、锌业股份、 中金岭南等7家国有冶炼企业完成了收购5.9万吨精炼锌的计划参与竞标的企 业中株冶集团中标1.5万吨,中金岭南中标1.3万吨,白银有色中标1万吨,锌 业股份中标6000吨,其余1.5万吨由豫光金铅、驰宏锌错、八一锌业3家瓜分 而收储的锌锭将储存于13个国储局仓库中,运费则由冶炼企业支付2009年2月25日中国国储局昨日再次开标对锌进行收储, 共有8家国内锌 企参与党标,最终以11,500元人民币/吨的价格完成锌收储10万吨。
这是继1 月份国储局发动5.9万吨锌的收购之后的乂一次收储行动除了中央政府的收储行动外,各有色金届产业大省也纷纷出台了大量的收储 计划,如河南就出台了收储50万吨电解铝的计划,湖南、广西、云■南等地也均 有类似的计划各地收储计划与中央收储行动配合在一起使得 09年一季度有色金届价格迅 速止跌,出现了久违的上涨势头二)全球货币宽松是二季度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由于金融危机传导至实体经济,各国经济大幅下滑失业率迅速上升全球各 国为提振经济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更是由于极高的失业率而实行了几近 于零的基准利率政策,为90年代以来最低值,使得美元持续贬值国内方面配 合积极财政政策作用的也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1月份开始信贷就出现极度的宽松局面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有色金届价格尤其是铜价迅速上扬图1各国央行利率变化各国央行利率斐化EO FT ,■=三 m—三 ■J■=*-- 舀■骂 三K二 学1--O 巷,和 E.7胃 T= = T资料来源:bloomberg图2美元指数与伦铜3叠加月线图图3中国当月新增信贷数据图(三)经济回暖需求增加是金属价格后期走强的主要原因随着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经济在 09年后半年后开始缓慢好转,从而 使得对金届的需求开始恢复,制造业指数的回升也反应了这一点。
国内方面由丁 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汽车市场的火爆及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好转,对金届的 需求更是爆发性增长(有色金届大量用丁汽车房地产市场, 尤其是铝和锌用量占 了整个金届用量的绝大部分,对电网的大规模改造则保证了铜的需求),从而持 续拉动金届价格上扬图5中国汽车市图4美国ISM指数在3季度回升到50以上场发展迅速资料来源:ISM、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图6房地产市场3季度后迅速好转 单位:万辆2008快二吧0^微项%中了: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0年展望2009年全球经济已经触底,步入复苏阶段而 2010年全球经济将进入回升 阶段,从而使得有色金届的需求持续增加,因而在需求的拉动下我们认为 2010年有色金届的价格很可能会是一个持续上涨的过程一)经济将进入回升阶段2009年世界各国的GDPtP出现了较大的回落,经济政策的刺激和信心的不 断恢复,预计2010年各国的GDP能出现增长,尤其是受危机影响较大的发达 国家图7美国、欧洲和中国GDFPt势消费的好转能提前反应市场的复苏美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在 2008年12月触底后快速回升,目前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正常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能表明经 济进入复苏回升阶段。
图8美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经季调(经季调)预计2010年全球利率将继续维持低位从 2008年10月份开始,为了对 付金融危机,全球主要国家纷纷降低银行利率,美元、日元利率目前都维持在 0.12册日0.1%的历史低位,欧元区基准利率也维持在1%勺低位但随着本次金融 危机影响不大的澳大利业、挪威宣布加息,市场担忧加息行为会在各个国家不断 发生然而,可以看到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出现回暖, 但是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仍 决定,将分别维持1%: 0.5%的基准利率不变,可见各国政策制定者对加息态度 相当谨慎二)需求仍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2009年各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新兴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 施对金届需求的拉动最为突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在 2010年同样会是拉动金届需求的重要部分, 再加上发达国家需求恢复性的增长, 2010年全球金届的需求增速将会较 2009年有较大的增长而供给方面,金届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的产量主要由矿的多少决定 受到资源瓶颈的约束,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产量很难跟上脚步再加上 2010年加工费很可能较2009年还要少,冶炼商利润低,也会抑制产量的增长。
表1电解铜:市场均衡价格预测表200720082009f2010f2011f2012f2013f消费:OECD国家9135846670927421768777707834中国4637484554996021647369267411其他新兴市4235439039114266446246684886全球18007177011650317709186221936420131增速3.7-1.7-6.87.35.24.04.0需求:全球17939181001721217722185081924320058增速4.00.9-4.93.04.44.04.2过剩/(缺口)-6839970913-114-121-73存货消费比11.514.731.429.625.922.620.4年均价(U323315233310330360380来源:CRU International; GSJBW Research estimates表2电解铝:市场均衡价格预测表200720082009f2010f2011f2012f2013f消费:OECD国家18478175021469815233158841623016502中国12071126041342314900160921737918769其他新兴市7406769473907935842089509581全球37955376683551138068403964255944852增速10.0-0.8-5.77.26.15.45.4需求:全球总量41448460224752448997506425253254820使用率92.087.277.578.980.281.181.8全球产量38120401303684038650406004260044850增速12.45.3-8.24.95.04.95.3过剩/(缺口)1652462132958220441-2存货消费比27.044.160.562.060.257.554.6年均价(U1201167481839194来源:CRU International; GSJBW Research estimates表3电解锌:市场均衡价格预测表2006200720082009f2010f2011f2012f2013f消费:OECD国家5312503141774350448845374564中国3600387540694354461548925185其他新兴市场2349230322012247229723642448全球11261112091044710951114001179212197增速1.9-0.5-6.84.84.13.43.4需求:全球11406116661095011200114001170012100增速7.12.3-6.12.31.82.63.4过剩/(缺口)1384575032490-92-97存货消费比19.734.754.860.658.253.448.7年均价(U147857484889095来源:CRU International; GSJBW Research estimates图9全球铜矿山产能利用率图10全球铜冶炼产能利用率NOON 8oa ss 3 ON SON noon aooftCDOEL来源:信达期货2010年可能会出现普涨行情,但由丁货(三)分品种展望尽管在整体需求的拉动下有色金届币政策调整及品种特性的原因,各品种上涨的方式过程和幅度可能会有不同。
1、铜-强金融属性和需求拉动铜作为金融届性最强的大宗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