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导体与绝缘体案例(精).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390483055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导体与绝缘体》案例(一)前提测评1. 提问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时,为什么总要把导 线两端的像皮或塑料皮剥掉,用里面的铜丝或铝丝来连接呢?( 2 )(出示电路板)谁能指着这个电路说说,一个简单的电路是由 哪几部分组成的?( 3 )怎样才能使小灯泡发光呢?(合上开关)为什么合上开关灯就 能亮?(有电从电池流出,经电线、开关流过灯泡 )2. 讲述:电从电线、 开关等物体中流过, 这种现象叫导电板书: 导电)(二)导入展标师: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呢?这节课我们 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在上新课以前,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节 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展出目标)全班齐读一遍三)导学达标1. 通过实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1 )演示:打开电路的开关,拿出一个大铁钉 2 )提问:不合开关,用铁钉连接电路,灯泡能亮吗?(学生充分 发表意见,然后用实验证明)这说明了什么?( 3 )讲述:小灯泡亮了,说明电也能从铁钉流过,铁钉是容易导电 的物体板书:容易)( 4 )实验:把橡皮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亮?(不亮)讨论: 这说明了什么?( 5 )讲述:小灯泡不亮说明电没有从橡皮中流过,橡皮是不容易导 电的物体。

      板书不容易)( 6 )观察:打开桌上的小盒, 观察盒中有哪些材料说出它们的名称 7 )学生分组实验:将各种材料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哪些能像铁钉一样容易导电, 哪些和橡皮一样不容易导电?然后把实验结果填在书中 表格上 8 )指名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9 )小结:实验证明, 盒中的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容易导电, 像铁钉、铜丝、小刀等,我们叫它导体;一类不容易导电,像橡皮、塑料、木块等,我们叫它绝缘体 ( 10 )练习 口头填空:(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如:、(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2.认识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1)出示一些电工工具和电器材料(2)讨论①这些是什么东西?②在这些工具和电器材料中,哪部分用了导体?哪部分用了绝缘体?为 什么会这样做?( 3 )归纳小结:导体和绝缘体具有不同的用途在电器中,凡是需 要电流通过的部分,一般都要用导体如:导线的蕊,插销的插头、灯口等 都是用铜丝铜片等导体材料做成的,这是为了导电性能好,而在导体的外部 或导体间互相接触的部分一定要用绝缘体,以防漏电,如导线的外皮、插销 座等是用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做成的,这是为了保障用电的安全3. 安全用电常识教育 1 )讲述:导电的物体,除了我们实验的几种,还有其他的物体。

      例如: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也很容易导电,它们都是导体 2 )提问:你们知道在使用各种电器时,怎样做才能安全,怎样做 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 )讲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电的 地方越来越多,必须注意安全用电,人是导体,用电时如不注意安全,就可 能发生较大电流流过人体使人受伤或死亡的事故 4 )看课文中的四幅插图 5 )讨论: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6 )教师小结: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同学们要努力学习电的 知识和安全用电的要求,不了解的电器不能乱动,必须提高警惕,严格按安 全用电的有关规定去做 7 )教安全用电的儿歌大地、人体都导电,安全用电记心间修理电器要断电,风筝远离高压线 湿布不能擦灯泡,电线不能晾衣衫 让儿童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他们学习起来也就很积极,很 愉快,能顺利完成预期目标评析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学习,愈来愈引起各位教师的重视在推进素 质教育的今天,这一课题更提到了每一位自然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因为自然 课是学生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小就为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自 然观打基础的一门课程。

      99 年 10 月 11 日,听了扎西桂花小学余 腾容老师上的《导体与绝缘体》一节自然课,为我们提供了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的一个课例:1. 根据人类的认识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旧知进行测评, 为新知的形成埋下伏笔 余老师在教学中, 设计了两个前提测评题:( 1 ) 电路由哪些部件构成: ( 2 )为什么合上开关,电珠就亮了?为学习新知 导体和绝缘体作了必要的铺垫2. 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人由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过渡到抽象 思维以及创造相象的一个必须的中间环节”基于这一规律,余老师着力于 根据感性材料“铁钉、 橡皮”进行演示实验, 同时引导学生实际操作, 证明: 铜丝、铁片、铝丝、别针等是导体,橡皮、木块、塑料、纸片等是绝缘体, 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指明观察对像,由易到难经过一番演示观察, 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学生形成了必要的表象,为导体、绝缘体概念的形成铺 平了道路3. 导体与绝缘体概念形成后,余老师及时提出一个典型问题: 我出示的电器与电工工具,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让学生判断, 并从正确与错误的答问中,加深对导体与绝缘体的理解,而且使学生了解到 导体与绝缘体的作用,这不仅是对新知的巩固和运用,而且使学生眼看、心 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我认为,让学生参与学习,动手操作,是自然课的重要教学形式,余老 师基本做到了,但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面向全体,引入竞争,引导学生形 成知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真正体现让学生在“搞科学”中去获取知 识,培养志趣和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