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彩虹》--实用.docx
2页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彩虹》1. 教学目标通过《奇妙的彩虹》这个主题,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及其颜色,激发幼儿对于大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2. 教学准备• 彩虹模型或图片• 红、橙、黄、绿、蓝、紫颜色的水彩笔或颜料• 白色剪贴纸、透明胶带• 幼儿学习桌、各类材料盒、色彩卡片3.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彩虹的概念1. 引入话题:老师先提出问题,问幼儿们见过彩虹吗?有幼儿知道彩虹为什么会出现吗?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2. 实物引入:老师向幼儿展示彩虹模型或图片,通过比较生动的语言来引出彩虹是由什么组成的,为下一步知识学习做好铺垫步骤二:彩虹的颜色1. 色彩卡片呈现:老师向幼儿出示彩虹上各种颜色,为幼儿展示、接触多种颜色,将其差别化,熟悉颜色名称2. 色彩卡片归类:老师引导幼儿将颜色卡片进行归类,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形成颜色区域,加强颜色的分类概念3. 活动体验:让幼儿用颜色卡片搭建成小房子,模仿主题中的人物彩虹过桥的经历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彩虹颜色的变化步骤三:制作彩虹材料准备:1. 色彩卡片或白色剪贴纸2. 红、橙、黄、绿、蓝、紫颜色的水彩笔或颜料3. 透明胶带4. 幼儿学习桌制作方法:1. 每个幼儿领取一张白色剪贴纸或色彩卡片。
2. 每个幼儿依次将剪贴纸或卡片用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的水彩笔或颜料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3. 涂完颜色后,将各自的剪贴纸或卡片整齐排列在地面上老师帮助将它们一条一条拼接起来,用透明胶带贴合4. 彩虹制作完成后,将彩虹悬挂在教室里边,让所有的幼儿可以通过观看彩虹,学习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步骤四:彩虹与天气1. 引导讨论:老师以问题形式引导幼儿,讨论彩虹与天气之间的关联彩虹在什么样的天气条件下会出现,哪些自然现象是彩虹发生的必要条件等等2. 小结彩虹知识:让幼儿根据上述讨论的内容,进一步和掌握彩虹的知识点,强化对于彩虹本质的认知4. 教学评估通过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图片和制作作品来评价幼儿掌握和理解的情况,并加以纠正和提升幼儿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5. 教学反思科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直观,我们要通过形象、生动、趣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便于幼儿学习和理解同时,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中的动手实践,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幼儿合作、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获得了更多有益的课外知识和实践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