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皮肤性病病人的护理1外科护理课件.ppt
55页第22章皮肤、性病病人的护理 浙江桐乡市卫生学校浙江桐乡市卫生学校 张燕凤张燕凤 制作制作学习目标1.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2.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3.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和护理4.淋病和梅毒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一、皮肤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皮肤的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等皮肤的生理功能•1.保护作用 •2.感觉作用 •3.体温调节作用•4.吸收作用 •5.分泌排泄作用 二、皮肤病病因•内因•外因皮肤病分类•1.感染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真菌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2.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疹等•3.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艾滋病等•4.其他皮肤病身体状况•1症状•2体征•原发性皮损•(1)斑疹•(2)丘疹•(3)结节•(4)水疱•(5)脓疱•(6)风团•继发性皮损•(1)鳞屑•(2)痂•(3)糜烂•(4)溃疡•(5)表皮剥脱•(6)苔藓化•(7)萎缩皮肤•(8)瘢痕身体状况治疗原则•全身疗法•局部疗法第二节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一、接触性皮炎•二、湿疹•三、荨麻疹•四、药疹一、接触性皮炎•【护理评估】•1.病因 •2.身体状况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原则】二、湿疹•【护理评估】•1.病因 •2.身体状况•(1)急性湿疹•(2)亚急性湿疹•(3)慢性湿疹•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原则】三、药疹•【护理评估】•1.病因 •2.身体状况•(1)固定型药疹•(2)荨麻疹型药疹•(3)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4)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5)剥脱性皮炎型药疹•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体内试验•(2)体外过敏试验•【治疗原则】四、荨麻疹•【护理评估】•1.病因•2.身体状况•(1)急性荨麻疹•(2)慢性荨麻疹•【治疗原则】护理•【护理】•(一)护理问题•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疹发生、瘙痒搔抓有关。
•2.睡眠形态紊乱 与夜间皮肤瘙痒有关•3.焦虑 与瘙痒明显,症状反复发作有关•4.潜在并发症 感染、休克、肝肾功能障碍(二)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 •2.一般护理•(2)饮食护理•(3)心理护理•4.重症药疹的护理•3.瘙痒护理一、脓疱疮ü概念•脓疱疮(impetigo)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第三节第三节 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感染性皮肤病病人的护理一、脓疱疮ü病因和发病机制 •传播方式:密切接触或自身接种传播•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葡菌表皮剥脱毒素毒血症及全身泛发性表皮松解坏死•抵抗力低下细菌血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少数病人可诱发肾炎或风湿热一、脓疱疮ü临床表现Ø寻常型脓疱疮Ø深脓疱疮Ø大疱性脓疱疮一、脓疱疮ü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中可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必要时可作菌型鉴定一、脓疱疮ü处理原则•局部治疗:杀菌、消炎、干燥Ø脓疱未破者:10%硫磺炉甘石洗剂Ø脓疱较大:抽取疱液Ø破溃者:1:5000高锰酸钾液湿敷,再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全身治疗Ø皮损泛发、全身症状较重者: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脓疱疮ü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有传染的危险 与疾病本身具有传染性有关•有感染的危险 与搔抓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脓疱破溃有关一、脓疱疮ü护理措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新鲜•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摩擦和搔抓•早发现,早就诊,早隔离、早治疗二、浅部真菌病ü概述:由真菌(fungus)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ü真菌分类: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ü癣: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等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ü常见癣: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和花斑癣等二、浅部真菌病ü病因•头癣 与病人或患畜密切接触,共用污染的物品也可间接传染•体癣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或自身感染引起•手、足癣 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病人共用生活用品等是主要传播途径•甲真菌病 多由手足癣直接传染二、浅部真菌病ü临床表现•头癣ü黄癣 (图A)ü白癣 (图B)ü黑点癣(图C)ü脓癣 (图D)二、浅部真菌病ü临床表现•体癣和股癣Ø体癣Ø股癣•手足癣Ø水疱鳞屑型Ø角化过度型Ø浸渍糜烂型二、浅部真菌病ü临床表现•甲真菌病二、浅部真菌病ü辅助检查•真菌检查:镜检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确定致病菌,或做荧光检查ü处理原则•头癣:服、搽、洗、剪、消•体癣和股癣:以外用药物为主•手癣和足癣:以外用药物为主,疗程1~2个月•甲真菌病:局部与全身治疗联用以提高疗效二、浅部真菌病ü常见护理诊断/问题•舒适受损 与皮肤瘙痒有关•急性疼痛 与足癣皮肤受侵犯,疱皮破损、糜烂面形成有关•潜在并发症 感染(与皮肤完整性受损有关)•知识缺乏 缺乏科学的癣病护理相关知识二、浅部真菌病ü护理措施•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三、带状疱疹ü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常伴有或遗留明显的神经痛三、带状疱疹ü病因和发病机制•VZV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血液病毒血症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或抵抗力下降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支配区域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 、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三、带状疱疹ü临床表现•典型表现•特殊表现Ø眼带状疱疹Ø耳带状疱疹Ø疱疹后神经痛三、带状疱疹ü处理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全身治疗:口服抗病毒药物、止痛药物、神经营养药;重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局部治疗:干燥、消炎为主Ø疱液未破—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Ø破溃后—3%硼酸溶液湿敷,再外用莫匹罗星软膏Ø合并眼部损害—外用3%阿昔洛韦眼膏、碘苷滴眼液三、带状疱疹ü处理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物理治疗:可选用氦氖激光或半导体激光、紫外线等,以缓解疼痛,促进皮损干涸和结痂三、带状疱疹ü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Ø前驱症状Ø皮损情况Ø继发症状Ø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三、带状疱疹ü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急性疼痛 与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相应神经节段的皮肤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带状疱疹侵犯局部皮肤、疱皮破损所致有关•潜在并发症 感染(疱疹破溃而致)三、带状疱疹ü护理目标•病人自觉疼痛减轻,舒适度增加,饮食及睡眠恢复正常•病人疱疹痊愈,皮肤完好•无感染发生,或出现感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三、带状疱疹ü护理措施•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皮肤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教育三、带状疱疹ü护理评价•自觉疼痛减轻,饮食及睡眠良好•疱疹痊愈,无抓伤皮肤•无并发症的发生,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第四节 其他皮肤病病人的护理•一、银屑病•二、神经性皮炎一、银屑病•【护理评估】•1.病因•2.身体状况•(1)寻常型银屑病•(2)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是银屑病的三大临床特征•3.心理社会状况•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银屑病•【治疗原则】•1.局部疗法•2.全身疗法•4.中医治疗•3.物理治疗一、银屑病•【护理问题】•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出现鳞屑改变有关。
•2.睡眠形态紊乱 与皮肤瘙痒有关•【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 •2.皮肤护理•3.用药护理 二、神经性皮炎•【护理评估】•1.病因 •2.身体状况•【治疗原则】•瘙痒剧烈或外用药效果欠佳者可联合应用抗组胺药,也可于睡前加用镇静催眠类药物,严重者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局部可用各种糖皮质激素软膏或维A酸(维甲酸)软膏,封包疗效更佳•【护理问题】•1.睡眠型态紊乱 与瘙痒难忍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损、搔抓有关•【护理措施】•1.清淡饮食,禁用烟酒,限制辛辣食品及浓茶、咖啡等•2.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3.保护皮肤黏膜,保持皮肤清洁,•4.用药护理•5.心理护理二、神经性皮炎第五节 常见性病病人的护理•一、淋病•二、梅毒一、淋病•【护理评估】•1.病因 •2.身体状况•(1)男性淋病:以尿道炎为主•(2)女性淋病:尿道炎症状较轻,以宫颈炎表现为主•3.实验室检查 一、淋病•【治疗原则】•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遵守及时、足量、规则用药的原则对淋菌敏感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对病程长或有合并症者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一、淋病•【护理问题】•1.排尿障碍 与尿道淋球菌感染有关。
•2.急性疼痛 与淋球菌侵犯组织器官导致出现炎症有关•【护理措施】•1.消除传染源 •2.生活护理 •3.皮肤护理•5.健康教育•4.用药护理二、梅毒•【护理评估】•1.病因 •后天性梅毒可分为早期(一期和二期)、晚期(三期)和潜伏梅毒•2.身体状况 梅毒根据传染途径的不同分为后天性(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性(胎传)梅毒,又可根据病程分为早期梅毒与晚期梅毒•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治疗原则】•1.治疗必须早期、规则、足量、足疗程•2.治疗后要经过足够时间定期追踪观察•3.传染源及其性伴侣必须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4.目前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是青霉素也可酌情选用四环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等二、梅毒•【护理问题】•1.焦虑 与疾病病程长及社会舆论导致心理负担加重有关•2.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梅毒螺旋体病毒引起皮肤黏膜皮损有关•【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2.一般护理•3.心理护理•4.健康指导二、梅毒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