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广西北部湾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1768****007
  • 文档编号:240026441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98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广西北部湾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20 分 引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本次考试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绽开,试题包括三个板块 一、积累·传文化基因(共 32 分) (一) 学修身之方以为基 《礼记·高校》曰:……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学说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先贤们致力于修身、从经典中学习坚守淡泊明志,安静致远的_________,坚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______和坚持日三省吾身的_______ 1. 下面词语依序填在文段(一)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初心 决心 恒心 B. 决心  初心 恒心 C. 恒心  初心 决心  D.决心 恒心 初心 (二) 修齐家之略以为本 《礼记·乐记》说: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家风,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克勤克俭等的优良家风家训流传至今,也有诸如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警示世人。

      《曾国藩家书》在平淡的家常事中 yùn(  )含真知良言,《傅雷家书》字里行间是对儿子呕(  )心沥血的训诲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长幼有序、仁爱和善、礼义廉耻等已经成为嵌入骨髓的民族基因 2. 依据拼音写汉字,给材料(二)中加点字注音2 分) (1)yùn(  ) (2)呕(  ) 3. 材料(一)(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 分) 4. 家风是给世代家族成员树立的价值准则民间有很多关于家风的对联,请你从下列句子中,选择其中的两句,按上下联依次,填写在材料(二)的横线上2 分) ①宗传后稷家声远 ②忠厚传家远 ③互谅互帮邻里温馨 ④德勤孝义传家宝 ⑤学绍濂溪道脉长 ⑥诗书继世长  (三) 养浩然之气以为根 心持家国情怀,肩担时代重任,善养浩然之气,是我们青年人应当具备的品质何为浩然正气?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志向;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老而弥坚、刚直不阿的胆气;是③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三章》)自我坚守的人格品质;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为民之情;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的杀身成仁之志正是这种凝合而成的一腔热忱,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5. 依据内容理解,在材料(三)的横线上,精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10 分) 6. 下面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出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2 分) A.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学说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B. 有克勤克俭的优良家风家训流传至今,也有诸如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警示世人 C. 传统文化中提倡的长幼有序、仁爱和善、礼义廉耻等已经成为嵌入骨髓的民族基因 D. 心持家国情怀,肩担时代重任,善养浩然之气,是我们青年人应当具备的品质  (四)明得失之道以为鉴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饱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既是对民族历史和将来前途反思的自我革新,也是不断适应中国与世界关系改变的真实产物艺术家依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创作出的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暨红军长征成功 85 周年之际,学校实行读名著,学党史活动。

       7. 在《红星照射中国》的读书活动中,学习委员找来上面的两幅画,要求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作为底本,为该书的阅读共享会创作宣扬海报你也来参加,并填好举荐表4 分) 举荐表 图片 事务 理由 8. 阅读《红星照射中国》,你从中获得哪些启迪?(3 分)  (五)强创新之心以为任 2022 年 5 月 20 日上午,CCTV6@中国电影报道发帖,批某卫视推出的520 特殊版星辰大海MV 抄袭其于一年前推出的宣扬片《星辰大海》,指出两则视频从创意、形式、布景乃至分镜都惊人一样,缺乏创新意识也有时评认为:抄袭、复制,如此错误的价值导向,如何带领青年人去看星辰大海? 9、请结合此次事务,针对文化与创新的关系,写一段小争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晰字数在 80 字以内4 分) 二、精读·品文化精髓(共 38 分) (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 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作者登亭远眺,感慨历史兴衰,大处落笔,时空交融,慨叹千古兴亡悠远难追。

       B. 褒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孙权,气魂宏大雄壮,在小令中含如此大题材的,并不多见 C. 融典故入词,曹操的话被奇妙地支配在下阙,毫无斧凿痕迹,融经诗史,驱遣自如 D. 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自相呼应,层层推动,创前所未有的意境,情感豪迈奔放 11. 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蒹葭苍苍关关雎鸠青青子衿等请结合词作,从韵律、内容上谈谈你对悠悠或滚滚的理解2 分)  (二)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改变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清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织,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来宾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资料链接】 以下两则材料,与古邕州的两篇亭记有关 材料一: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之亭岿然,爽垲名之曰心远,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属余为记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 材料二:有遗予孤鹤者,养成驯扰,从人遂以名亭,良辰胜日,著屐曳杖,逍遥亭中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抚而乐之,至忘昕夕,故虽吏事旁,午胸臆无奇然草亭阒寂,素影蹁跹,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无异山林间清致,岂非达人澄怀观道之一助乎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孤鹤亭记》) 12.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资料链接中的文言疑难字词3 分) 13. 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今人叹服。

       B. 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改变,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 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由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乐是表像,醉是根本 14. 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 15. 结合北固亭醉翁亭心远亭孤鹤亭的命名,说说古代亭子有哪些命名方式4 分) 16. 古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比如,徙倚欲何依就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上面所链接的两则材料中也有此类用法,请找出一处,并写出它借用了哪首(篇)诗文的什么句子3 分)  (三)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 王盛 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造型丰富,玲珑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②许慎的《说文》中讲:亭,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非常悠久,始终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 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甲骨文,金文中均未见有亭字,现在发觉的最早的亭字,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玺文。

      因此,在秦以前,亭的基本形制或许并不是非常成熟,但是到秦汉时,亭已经非常普遍了,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好用性很强的建筑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服侍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心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日知录》中记载: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长,掌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尽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渐渐跟着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供人巡游和欣赏的亭例如闻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的欣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眺这样兰亭由好用性的亭转向了欣赏性的亭 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行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宫的上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丈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记载: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其中亭就十八座之多,占全苑列名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谓历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

      唐代官吏、士大夫于宅邸、别业中筑亭的也有许多人例如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中的临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和中岛亭等等 ⑥到了宋代,亭的建立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 .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在艮岳中说叠石为山, 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亭,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相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起先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 ⑦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运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改变,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四周环境的配置也都非常讲究,特别留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建,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