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程评价新思维.ppt

5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91162050
  • 上传时间:2024-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35.50KB
  • / 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评价新思维教学评价新思维 傅华强 (副研究员)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课程评价新思维 1、不要把自己单纯地视为一个听、不要把自己单纯地视为一个听众,而应该是一个观摩者、研究者、众,而应该是一个观摩者、研究者、实践者 2、不要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一个学、不要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一个学科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视为教育者科教师,首先应该把自己视为教育者 3、善于构建、善于构建“同人圈同人圈” 几几 点点 建建 议议课程评价新思维 同人圈l结识几位学科专家;l深交几个同行朋友;l研究几个专业问题;l培养几名得意学生课程评价新思维 l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观念改变、行动改变l行动改变、命运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l我们始于迷惘,而又终于更我们始于迷惘,而又终于更高水平的迷惘高水平的迷惘 ---北师大北师大 肖川肖川 博士博士课程评价新思维 大声疾呼: 基础教育—— 亟待有思想的教师! 思想即生命,思想即处境!有思想才能自觉与自然引领学生的心灵有思想才能葆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课程评价新思维 大声疾呼课程改革—— 亟待全体教育工作者的 集体反思对操作主义、经验主义的超越!对教师职业内在尊严的诠释与追求!对急功近利等短视行为的拒斥!本质理解教育——提升教育情怀!课程评价新思维 评价是一种 价值判断活动 课程评价新思维 教育评价:对教育事实作 出价值判断课程评价:对课程内容及进程进行的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对整体或局部教学系统的考查和价值判断课程评价新思维 l教学评价:立足于课堂l 1、课堂教学评价;l 2、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即时评价;l 3、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课程评价新思维       内容提要 一、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三、教学评价方式简介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一、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评价意识的缺失 a、评价乃教师的职业能力,伴随职业 生涯全过程 b、科学运用评价,是成功教学的基础 c、若缺失则易产生职业倦怠; 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l 2、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l (姚明现象例谈)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l 3、评价内容过多注重学科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l 4、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注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取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l 5、评价主体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l 6、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l (矿矿的《科学》课评价)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l ⑴ 在评价功能上,强调发展性评价;l⑵ 在评价对象上,强调过程性评价;l⑶ 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l⑷ 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全面综合评价;l⑸ 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l⑹ 在评价结果上,强调反馈、认同和改进 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l 1、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lA、考察目标:多角度B、教学状态:多互动lC、改善课程:多资源D、完善课程:多反思lE、淡化甄别:多鼓励F、人文关怀:多交流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l2、与课程发展性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从注重习得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从注重习得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 从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达到结果过程的评价;从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达到结果过程的评价;从面向学生过去评价转向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从面向学生过去评价转向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从注重学生单学科的掌握转向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运用;从注重学生单学科的掌握转向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运用; 从注重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综合评价从注重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综合评价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l 3、评价的民主化。

      关注人的发展,人性化的发展,重 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l4、评价内容综合化l 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 雅斯贝尔斯: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5、评价标准分层化l 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6、评价方式多样化l 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l  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l7、评价主体多元化l 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 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l 8、关注发展过程l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l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l ⑴ 课堂生命观:课堂教学应视作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中的生命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个体感受并获得新的成长和发展l基本理念:让课堂充满师生的生命活力l基本内容:师生发展的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师生发展目标的多元性 生态课堂课程评价新思维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l⑵ 课堂效能观: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教育环境诸要素和谐、协调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主动的、有效的发展l基本理念:追求课堂教学状态的改善和教学效能的优化,让课堂教学富有成效l基本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发展课程评价新思维 三、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简介l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l 1 1、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学习过程;l 2 2、科学的学习方式;、科学的学习方式;l 3 3、高超的教学艺术。

      高超的教学艺术l 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真实l l一堂好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 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真实l “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l 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l 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怀疑、争论、发散、统一以及自圆其说之中; 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真实l 体现在教师真情实感的批评和表扬之中;l 体现在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和有胆魄的对一切权威的否定之中;l 体现在教师机敏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对预设教案的必要调整和舍弃之中…… 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真实真实的, 才是最美的、 最精彩的!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学习方式l一堂好课,l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群体的“科学的学习方式” 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学习方式l①实事求是 该听讲接受就听讲接受,该观察模仿就观察模仿,该独立思考就独立思考,该探索发现就探索发现,该小组讨论就小组讨论,该大组交流就大组交流,该动手实践就动手实践,该抄写就抄写,该背诵就背诵……该做的不做,是不科学的。

      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学习方式l②讲究实效 从班容量、教学时间、学生基础的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各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和产生的效应——基础知识的有效获取、认知结构的有效构建、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提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育等,而不是短期效应的一味讲授、模仿记忆、机械训练,或形式主义的探究、故弄玄虚的讨论、毫无价值的合作,等等该否定的否定,该摒弃的摒弃……不该做的做了,这也是不科学的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教学艺术l(3)任何时期,一堂好课永远离不开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课程评价新思维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一堂好课的基本要素—教学艺术l①组织艺术;l ②引导艺术;l ③合作艺术;l ④激励艺术;l ⑤语言艺术;l ⑥板书艺术;l ⑦练习设计艺术;l ⑧“顺应”和“同化”艺术课程评价新思维 l(1)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l 参与度(广、深) l 认知冲突,l 思维负荷 好课评价切入点 课程评价新思维 l(2)学生的交流状态。

      l 学生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 l 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l 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 教学相长 好课评价切入点课程评价新思维 (3)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 丰富知识的获得.真挚的情感与探索体验——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 知识的掌握与融会贯通; 学习过程中跟进、共鸣和投入; 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暂困生” “吃得了”, 学有所得,各有发展好课评价切入点课程评价新思维 三、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简介课堂教学评价表1——4(另见word文档) 课程评价新思维 学生学习评价方式 成长记录(档案袋) 自我报告 同伴互评 家长评语 问卷调查 学习卡片 试卷测试 撰写小结课程评价新思维 l学科评语的撰写l1、学习情感态度的描述;l2、学习过程及方法的体验程度;l3、知识技能掌握的进度及程度估测;l4、优化学习的建议l5、努力的方向学生学习评价方式课程评价新思维 学生学习评价方式l尊敬的老师们:l 为您的每一个学生花上20分钟的时间吧! 他们巴望着老师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且又充满希望的评价!课程评价新思维 考试评价改革前瞻 (一)考评改革从静态性考试观向发展性评价观转 变。

      (二)考评内容从认知领域转变到涵盖学习结果的更广泛的教育目标领域上来,既重视“掌握性结果”,又重视“发展性结果”的评价 (三)要努力实现从表征形分数机制到实质性内容的转变,贯彻定量与定性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评价新思维 考试评价改革前瞻 武汉市武昌区课改学生中考改革实验情况课程评价新思维 中考改革: 成绩评定:中考成绩评定+综合评价 中考成绩评定: 1、五等十级 一、A +1 A +2 二、A 三、B1 B2 B3 四、C1 C2 C3 五、D课程评价新思维 2、位置值 A +1 1 A +2 2 A 3 B1 4 B2 5 B3 6 C1 7 C2 8 C3 9 D 10位置值数越小成绩越优秀(华师一位置值数越小成绩越优秀(华师一8))课程评价新思维 l3、综合评价(成长记录袋)及等级 平时成绩 学生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A等30%,B等40%,C等20%,D等10%课程评价新思维 问题一、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能适应新 要求;二、缺乏实施多元化课程评价的文化教 育传统及实践基础;三、高考“指挥棒”的“离心力”课程评价新思维 努力方向l取消考试 后果可怕;l改革考评 大势所趋;l实现多元 只为发展; 大胆探索 稳步推进。

      课程评价新思维 结束语l这是一个中国关注教育的时代当代,如果说有一种力量,最广泛、最深刻地影响所有中国人的话,那就是教育的力量教育赋予知识,教育唤醒心灵,教育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教育的精神维系民族的精神l这是一个教育改变中国的时代知识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使教育有能力改变中国教育,不仅培育了个体完整的人格,而且雕刻了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内核课程评价新思维 l愿我们携手:l 把教育看者自己的责任,努力步出教育教学的舒适地带!为振兴农村基础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欢迎投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新思维 在否定中收获在扬弃中升华课程评价新思维 谢谢!谢谢! 课程评价新思维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