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简介.pdf
3页第二讲英国“文艺复兴”文学2.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作为一场席卷欧洲的文化运动标志着欧洲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的 转折始于 14 世纪的意大利,以美术、雕塑、文学艺术等的繁荣为标志,经由 中欧、法国,最后传到不列颠 “复兴”在这里指对欧洲古典即古希腊古罗马时 期的艺术的重新挖掘和张扬, 是指欧洲的文艺经过漫长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一统天 下的黑暗时代后又重新恢复了古典时代的辉煌在英国,“文艺复兴”运动主要 表现为都铎王朝时期文学的繁荣代表人物莎士比亚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宗教、科技、文化等诸多方 面,这些因素互相推动, 它们根植于中世纪, 却又共同从成了一种与中世纪决裂 的历史局面 首先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 地理和科学的新发现哥伦布达伽马 16 世纪德意志神学家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人文主义的张扬;基督教神学的改革2.2 英国文艺复兴根据文坛和文学创作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英国文艺复兴可以分为3 个主要 阶段: 第一, 15 世纪末---16 世纪前半叶,复兴初期,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印刷 术传入英国推动了人文主义文化的传播 代表: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第二,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文艺复兴的鼎盛时代。
代表: 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斯宾塞的诗歌 第三, 从莎士比亚去世到17 世纪中期 英国文艺复兴的晚期, 运动逐渐走 向低落 代表: 哲学家及散文家弗兰西斯培根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特征是诗歌和戏剧成为英国文坛的主流2.3 代表作家及作品2.3.1 托马斯莫尔( Thomas More) 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为皇家法官希望其成为律师 1504,26 岁成为下院议员反对亨利七世,退出政坛 15.9,亨利八世即位,恢复政治生涯,次年被委派位伦敦助理行政官,官至财政 部长,下议院议长和帝国大法官 因反对亨利八世与教会对抗被斩首作品: 《乌托邦》 乌托邦系拉丁文, 意思是不存在的地方 作品由两部分组成, 整部作品都是托马 斯莫尔与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的对话组成 第一部分, 托马斯莫尔对同时代英国现状的反应对社会上的丑陋进行揭露, 腐 败、瘟疫、犯罪、战争等天灾人祸圈地运动,羊吃人 第二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乌托邦的美好想象,是一个受柏拉图共和国说影响而 虚构的一个理想世界 认为私有制是英国所有罪恶的根源乌托邦 ---民主、劳逸 结合、用科学艺术陶冶情操但其中也有奴隶和大男子主义 2.3.2 威廉莎士比亚 37 个剧本, 154 首 14 行诗和 2 首长诗 1564年 4.26 出生(根据其在教堂接受洗礼的登记推测出) ,父亲在镇政府连任要 职,14 岁家道中落,辍学, 16 岁独自谋生、 1582 与安妮结婚长其 10 岁。
第一阶段, 1590-1595学徒期,历史剧五部《亨利六世》 (上、中、下)、 《查理三 世》 、 《太托斯安东尼》 ,喜剧四部,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维罗纳两绅士、爱的 徒劳,部分 14 行诗个 2 首长诗 第二阶段, 1595-1600发展期,趋向成熟,善于编写历史剧和浪漫喜剧,并善于 刻画各色人物,风格和手法也更加人文化 罗密欧与朱丽叶,球李四凯撒---巨星陨落式的悲剧和罗马历史剧的混合 第三级段, 1600-1608辉煌时期,涉世渐久,开始凝重深沉的思考,形成了起悲 剧的根源和基础丝带悲剧都是成语此时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每部悲剧都有一位贵族英雄, 他们直面人生的不公并都陷入了艰难困境,他们的 命运又都是与国家息息相关 往往都是帝王、 王子或忠臣 他们出类拔萃但与常 人一样具有性格上的弱点和行为上的过失主人公“他们本身就是悲剧的制造 者” 哈姆雷特的犹豫软弱,奥赛罗的狭隘妒忌,李尔王的刚愎专横以及麦克白 的利欲熏心,它们都导致了主人公的毁灭因此,他们的性格就是命运 第四阶段, 1608-1612动荡后归于平静的时期面对社会上的不公与丑恶,宽恕 仁爱是有望解决现实矛盾的手段。
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1-126 号写给一个亲近的年且人 127-152,写的是诗人的一位情人,一个即淫乱又有着不可抗拒魅力的神秘的黑 色夫人 最后两首是古希腊讽喻短诗的译文或改编 4442, 韵式为 abab cdcd efef gg最后两行一般为总结行的警句 每行为抑扬格(轻 度音节 +重读音节或短音节 +长音节)五音布(每行10 格音节、轻重交替)埃德蒙斯宾塞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剑桥大学学习 斯宾塞与西德尼和迪尔等人成 立了文学社团——诗法社 成为女王爱尔兰代理威尔顿格雷勋爵的秘书1598 年,爱尔兰民族起义,斯宾 塞被迫离开爱尔兰, 第二年,在忧郁交困中去世, 由爱塞克伯爵出资葬于威斯敏 斯特教堂里乔叟墓旁 代表作: 《仙后》 , 《牧人日记》, 《四首赞美诗》,散文《关于爱尔兰现状的看法》 特点:完美的韵律罕见的美感; 奇妙的想向; 崇高的道德纯洁性与严肃性; 一种献身的理想主义 《仙后》原计划 12 卷但是只完成一半 斯宾塞:这篇史诗的意旨是为了在亚瑟王这个历史传奇人物身上塑造一个勇武骑 士的形象,并按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将它设计成能完善地实现12 种品德的完美 人物。
仙后格劳力安娜 -赞美伊丽莎白女王 6 个代表神圣、节制、贞洁、友谊、正义和礼节 斯宾塞的创作标志着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诗歌繁荣鼎盛时期的开始克里斯托夫马洛 当时的 大学才子,莎士比亚之前英国人文主义戏剧作家的总称其艺术成就是 完善了无韵体诗, 使之成为英国戏剧种最主要的问题形式其创作的独特的英雄 形象是他为文艺复兴所做的又一项贡献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能力 剧中的英雄人 物都是不断的渴求力量但其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十分苍白,且结构松散 作品: 帖木儿大帝上下卷巨星陨落式的悲剧 作者刻画了一个百战百胜的枭雄 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渴望获得无穷无尽 的力量和权势的心情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取材于一个古老的德国传说 浮士德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 渴求知识, 为获取知识求助于一种黑色魔术通过 咒语结识了没费斯特,即魔鬼的仆从 剧本主导的道德精神是人文的而非宗教的弗朗西斯培根 1561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伊丽莎白的掌玺大臣他认为:“真理 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从政 —被指控受贿 作品:论说文集 58 篇 最著名《论学习》约翰 邓恩 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其风格影响了17 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诗风。
具有强烈的叛 逆精神,试图从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中分离出去1584 牛津 1587 剑桥 成为掌玺大臣托马斯艾格顿爵士的秘书 代表作: 挽歌与讽刺、歌与短歌约翰 弥尔顿 失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