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楼宇分项计量系统建设过程中计量监.doc
7页关于楼宇分项计量系统建设过程中计量监测点选择探析【摘要】随着《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本市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实施 意见的通知》文件的发布,大量楼宇面临分项计量改造,笔 者根据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再结果实际工作经验,就分项计 量监测点的选择进行探讨关键字】分项计量;监测点;分项计量系统需要记录和分析建筑内全部能源消耗的 过程,因此选择合理的计量和监测采样点至关重要分项计 量系统的设计应该在充分调研建筑设备系统组成结构和管 理界面的基础上,根据运营方对数据详细度的要求和成本预 算谨慎进行通常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分类能源的总量计量建筑内使用的资源包括电、水、天然气、热等,建议首 先对接入建筑的各种分类能源进行总量计量,以实现分项计 量系统对建筑整体用能状况的体现其中,总电量的计量点一般选择安装在各变压器的低压 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获得的总电量数据与供电局在 高压侧读取的数据因为线损及变压器损耗会有一定差别,但 其比例和变化趋势应符合一定规律,因此建议人工每月向分 项计量系统录入从供电局获得的髙压侧数据,比较两者关 系,进而发现变压器负载失衡、线损过大等问题);总水量 的计量点一般在大楼的各供水总管安装流量计;如果大楼接 入区域供冷或者区域供暖,还应该在供冷或供热的管路上安 装冷热量计,如果大楼使用自己的冷源或热源,也应当在分 水器之前的总管路加装冷热量计,如果大楼有如太阳能、柴 油机等发电设备还应加装电表记录供电量,以及发电设备本 身的耗电量,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加装天然气表,以记录建筑 天然气的消耗情况。
分项计量系统为计量建筑各分类能源总量需要增加的 计量点如表2所示2)用电分项计量在总电量计量的基础上,为了了解建筑内设备子系统的 实际能耗情况,分项计量系统还需要对设备子系统实行用电 分项计量分项计量点的选择依据成本、计量准确度及精细 度等的综合考虑,可划分为多个级别第一级,即成本最低的方案是在一次出线柜中为所有重 点用能设备(如冷冻机、冷冻站输配系统、公共照明、动力 设备等)的主备用支路加装智能电表,该方案能确保对大型 用能设备的准确计量,但无法了解建筑实际用能单元的全 貌第二级,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案是为一次出线柜中的 全部主备用支路加装智能电表,再结合系统的调研,通过数 学模型计算的方式获得建筑全部主要用能设备的耗电数据 该方案的性价比较高,可以覆盖建筑内全部用电单元,可以 准确获得独立支路或重点用能设备的耗电情况,并通过计算 模拟估算出其他中小型设备的用电变化过程通过拆分和分 项汇总计算后,中小型设备的分项能耗数据也是相对准确 的因此,该方案已能基本满足了解建筑用电系统全貌,知 道日常管理工作的要求第三级,是指在第二级方案的基础上为各楼层二次配电 柜的相应设备配电支路加装智能电表。
针对为全部一次出线 支路装表的第二级方案,虽然能够通过模拟计算拆分得到建 筑主要用能设备的耗电量信息,但对于一些混合在区域供电 支路并分布在各楼层不同区域的公共用能设备,如空调机 组、新风机、送排风机、电梯、公共照明等设备,通过模拟 计算得到的拆分结果可能无法满足节能诊断和分析的要求, 因此需要为各楼层二次配电柜的相应设备配电支路加装智 能电表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需要为某些设备补充计量点的 情况一般出现在配电支路按区域而不是按用电类型设计的 建筑中,当然因为成本和实施条件的制约这种情况在大型公 建中普遍存在其次,为各楼层二次配电柜装表的主要成本 将会从前两个方案中的计量表具成本转变为传输系统和施 工的成本,因此,针对某些大楼的解决方案会考虑采用无线 或者电力线进行传输,以实现分布型的计量点采集此外, 补充计量点的选择方案,应该基于实际建筑设备系统的详细 调研以及对数据精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有取有舍的进行第四级是指针对写字楼、酒店等业态类型相对一致的公 共建筑,若希望获得非公共区的室内照明、办公用电或客房 用电等更细节的数据,往往需要在几个典型层或典型区域加 装更多的表具来获得其能耗变化规律,同时通过数学计算和 总量测量拟合出这几种用电类型的实际消耗情况。
需要说明 的是,该方案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这些用电分项类型的变 化规律,并配合其他总量数据获得该种用电类型的总耗电 量除实际测量区域外,其他区域的数值是通过模拟计算得 到的,因此会有一定的误差,但数据精度已经可以满足分析 和诊断的要求综上所述,表3以一个6万平米的商业建筑为例,总结 了成本由低到高的几种用电分项计量采集点的选择方案需 要强调的是,无论成本预算如何,在装表方案设计前都应当 对建筑设备系统以及配电支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地调研,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采用专用的软件对装表结果进行模拟分 析,以期用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最多的数据信息3)分区计费计量在上两个小节分类能源的总量计量和用电分项计量中, 计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记录、分析各用能设备子系统的能源 消耗情况所有数据的采集、定义和归类都是从描述设备的 角度出发的而由于目前许多公共建筑运行管理主体不同, 需要分别计量记录各自的能源消耗情况,这种需求往往同计 费管理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能源消耗数据也同时作为收费依 据对于分区计量点的选择,因为需要将其作为管理责任划 分依据及收费依据,我们需要先了解用户实际的管理责任区 域或收费区域的划分,本着一区一表的原则进行装表设计, 即每个运行管理区域和收费区域都采用独立的智能电表,如 果某条支路同时为两个区域供电,就需要进行强电电路的改 造,或者在其下级配电柜中为该区域的分支路加装电表。
以分区计费为目的的计量,通常需要增加几百至上千块 电表这类电表多分布于各楼层二次配电柜中,因此分区计 费计量的主要成本以传输系统和施工为主,可以考虑为这种 分布型的计量点采用无线或电力线实现传输4) 其他能源的分类分区计量除用电分项计量外,我们有时还需要对水和冷/热进行 分区域或分类计量例如需要计量热水、中水等分类资源的 消耗情况,或者地区、中区、高区的冷/热消耗情况,基于 实际管理需求,分项计量系统还会增加一些其他能源的计量 采集点5) 小结综上所述,计量点的设计和选择对于分项计量系统的正 常运行至关重要其核心要点是了解被计量对象的定义信息 和管理要求,明确每个计量点的计量目的如果是针对区域 的应该对区域或管理主体进行清晰地划分;如果是针对设备 的应该有明确的设备信息调研总之,计量点传递出的信息 不应该只是其所属支路的能耗信息,而是应该反映其连接设 备或供给区域的能源信息这对于较为复杂的配电支路计量 点的选择和设计,尤为重要参考文献:[1]《公共建筑用能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