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 附答案.pdf
11页20212021 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大学基础课程心理学综合检测试题 附答案附答案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美国的心理学家_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2、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动机和_动机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通过_而建立起来的_ 的关系4、马斯洛认为,人类有 5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_和_5、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_而产生的_6、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有_指向性的_操作过程7、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_和_8、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_,又称注意的_9、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具有、_和_功能10、表象具有_和_特点,它是介于感知和思维的中间环节过度阶段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A.常规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直觉性思维D.分析性思维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第 1 页 共 11 页D.个性倾向性3、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A.班级管理能力B.心理能力C.敏锐的思维能力D.教学的能力4、在测验时,如果一个 10 岁的儿童通过 10 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 11 岁组的两个项目和12 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A.10 岁 6 个月B.10 岁 8 个月C.10 岁 10 个月D.11 岁5、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具有两面性B.具有稳定性C.具有外显性D.具有境遇性6、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7、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B.顺从C.暗示D.模仿8、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A.再现思维第 2 页 共 11 页B.集中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0、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1、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它影响问题的解决时的倾向性, 这是()A.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12、把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奥尔波特B.卡特尔C.吉尔福特D.艾森克13、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14、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影响。
第 3 页 共 11 页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1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A.92B.72C.52D.6316、一般能力的综合体是()A.社交能力B.智力C.操作能力D.创造能力17、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 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 这时的注意是()A.随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18、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A.社会行为B.社会舆论C.社会潮流D.社会传统19、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第 4 页 共 11 页20、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倒摄记忆:2、注意的分配:3、有意后注意:4、注意:5、知觉:6、无意想象:7、人格:8、错觉: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
2、 ()意志行动有明确的行为目的3、 ()不管想象的内容如何荒诞,但它们的组成部分还是取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是我们知觉的翻版或重复4、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了社会生活实践在人心理产生中的制约作用5、()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 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6、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的是气质的稳定性特征7、 ()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错误知觉8、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9、 ()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指影响通过有意识记而接受10、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第 5 页 共 11 页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动机有哪些分类?什么是生理性动机?什么是社会性动机?2、意志品质及培养3、情绪与情感的功能及效用4、什么是意识?意识有几种水平?5、启发式策略包括哪些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6、影响性格形成发展的因素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简述动机的内涵及功能,举例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学习效率的关系。
并结合个人经验,第 6 页 共 11 页阐述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第 7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加德纳2、生理性社会性3、沟通与相互影响心理4、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5、需要 主观体验6、目的认知7、保持再现(或回忆和再认)8、广度范围9、适应环境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信息传递的功能10、直观形象性概括性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A2、B3、D4、A5、A6、B7、C8、C9、D10、C11、A12、B13、A14、D15、B16、B17、B18、A19、B20、D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倒摄记忆: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2、注意的分配:是指注意同时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3、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注意4、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6、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7、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8、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第 8 页 共 11 页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错2、对3、错4、对5、对6、对7、错8、错9、错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根据与动机相关的需要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生理性动机起源与生理性需要, 它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机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比较高级的动机2、特点: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如何培养:(一)明确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制定目标时应注意目标应反映需要,目标应适度,目标应明确(二)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坚强的意志是从实践中磨砺出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就谈不上意志锻炼。
三)充分发挥集体和榜样的力量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同学互相帮助,尊重集体意见,努力为集体争光,从而可以表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且榜样对学生改变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等都具有巨大的力量四)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过程中,尽管社会环境、教育条件、人际关系、交往活动等很重要,但这些都必须通过自我修养、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来进行意志锻炼人的意志过程同人的个性特征密切相关我们应在实践中做到扬长避短,自觉的克服不良的意志品质的影响3、 (一)动机推动功能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行为、趋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可以说个体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是在动机的推动下完成的 情绪和情感对个体行为具有增力性或减力性的作用 (积极、消极的情绪)(二)适应调节功能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引导、调节和适度的发泄,有利于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三)信号表达功能情绪和情感的信号表达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预警功能和沟通、交流功能4、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反映的高级形式,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 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意识可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它的不同水平反映了个体在某一时间内第 9 页 共 11 页对自身活动及其状态的觉知程度 在意识的调节与支配下, 人的意识水平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三种水平: 无意识水平, 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前意识水平,指人脑中所保持的经验或信息,可由需要时复现、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5、答:启发式策略包括如下一些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1、搜索策略2、目的手段分析3、爬山法4、逆向推理法5、类似法6、其它的一些方法6、答:家庭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实践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答:动机的内涵:动机是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例如,热时寻找比较凉爽的地方; 饿时寻找食物并奔向有食物的场所;渴时寻找水源等这时,需要就成为人的活动的动机了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很多学生为了出国参加“新梦想”的英语培训班, 最后参加托福考试、签证面试等。
对于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是这些学生的需要,目标就是通过考试,通过签证面试,这就是他们参加英语培训班的动机动机的功能:一)激活功能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获得妈妈的赞扬而听话的小孩儿二)指向功能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三)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偏离目标时,动机就会将其调整回目标中来6 月份的高考,考生们想要考上目标大学,这就是动机的激发功能;为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复习,这就是动机的指向功能;当觉得自己很疲倦,想要放弃的时候,想到自己的目标大学,就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坚持下去,直到完成高考,表现出了动机的维持和调整功能人的性格和主要和遗传和环境有关,其中又以后天的因素为主,所谓遗传其实也是和环境联系的,。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