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4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通关试题库(有答案).docx
47页备考2024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通关试题库(有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_____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国际社会成为一个整体:一国的安全成为别国发展的条件或障碍:这体现了事物的因果联系的普遍性:说明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A和D项表述正确,一国的安全对别国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这反映了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因此C项表述正确该题没有反映一国的内部因素如何对本国自身产生作用:因此与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根据的哲学道理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2、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而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主张_____A.代位权B.撤销权C.解除权D.终止权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合同法》第73条第1款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本题所属考点-《民法》3、为唤起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推进全球性植树运动,积极维护生态安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_____为“国际森林日”A.3月21日B.5月21日C.7月21日D.9月21日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第6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3月23日为“国际森林日”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我国从2004年开始逐步减免农业税,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取消农业税的权限属于_____ A. 国家税务总局 B. 财政部 C. 国务院 D.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解析:国家设立或者取消某一税种,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而国务院只能依照法律授权,减征或者免征某一税种尽管此前国务院已经决定减征和免征农业税,但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权彻底取消农业税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两个两位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96,则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多少,_____ A. 40 B. 48 C. 56 D. 6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设自然数A=8xa,B=8x6,最小公倍数为8xax6=96,所以ab=12。
由于a、b互质,且两个自然数均为两位数,可以推出axb=3x4,两个自然数为24,32,和为56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_____ A. 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C.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D. 推进多党派轮流执政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 7、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_____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选项也是近代中国的矛盾 8、以人为本的“本”,是指_____ A.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 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 C. 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D. 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利益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此处的“本”即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本题正确答案为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包括_____ A.配偶 B.兄弟姐妹 C.父母 D.子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ACD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故本题答案选B 10、下列关于国债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A.国债可以无限制发行B.国债可以随意提前支取C.国债利息收入属于劳动所得D.国债是一种低风险的债券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国债的发行是弥补国库暂时性资金不足、平衡财政收支:而非任意无限量发行:A错误按偿还期限不同:国债可分为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国债可任意支取”的说法不够全面:B错误国债利息收人属于红利收人:C错误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故本题答案选D11、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赞美的可信度要靠批评的自由度来检验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批评意见的环境中:那么无论赞美的声音表达得有多么充分:也不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因为最真实的评价总是在一个可以自由竞争的言论环境中产生的一旦缺失了这一保障赞美言论公信力的制度土壤:哪怕赞美真的是出自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的最准确的是_____A.赞美与批评是矛盾的统一体B.真实的赞美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C.批评和赞美都需要自由的言论环境D.能够自由表达批评才能有真实的赞美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第一句为主旨句:后面是对第一句的阐述:而D是主旨句的同义转换:表述恰当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12、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包括_____ A. 监督权 B. 劳动权 C. 受教育权 D. 依法纳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A项不选。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B项不选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C项不选 (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D项应选 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_____A.社会公平正义B.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区域协调发展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A[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14、“××动态”、“××简讯”、“情况反映”、“内部参考”属于_____。
A.简报B.报告C.调查报告D.情况报告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答案解释:A解析:简报是由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编发:用来反映情况、沟通信息的一种简要的局面报道或报告15、跳板原则是由_____提出的A.甘特B.韦伯C.巴纳德D.法约尔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法约尔在一般管理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14条原则”,其中包括“跳板原则故本题答案选D16、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一般是_____A.B4型B.A4型C.8开型D.32开型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本题所属考点-《公文写作与处理》17、近年来,从“彭宇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到“扶老被诬伤老:好人败诉赔钱”等事件的一再,发生,使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国人遭遇了严重的道德考验2013年8月1日:《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的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公民救助行为立法的空白为此:有媒体撰文《“好人,法”释放道德正能量》:认为该规定无疑会释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不无益处法律之所以能释放道德正能量:是因为_____A.法律是道德的归宿B.法律是道德的基础C.法律是道德的前提D.法律是道德的支撑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所迫求的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杜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故本题答案选D18、_____是我国根本大法 A. 《刑法》 B. 《民法》 C. 《宪法》 D. 《物权法》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故本题答案选C 19、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D.最高人民法院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宪法》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故本题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0、电子政务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可以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行为,避免暗箱操作,减少_____ A. “寻租”行为 B. “梗阻”行为 C. “贯通”行为 D. “沟通”行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