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doc
9页编者:唐绍刚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 知道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 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重点难点】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内容★创设情景 近代世界之一 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时期(一)1、 时间线索:14、15世纪一一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2、 时代内容经济上:欧洲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产生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葡西英荷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文化上:人文主义发展人文主义起源:古希腊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等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组织探究一一知识梳理一、中世纪的天主教基督教的概况(1) 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并列的世界三大宗 教之一 (2) 地域与派别: (3)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一一“原罪和救赎”2、 中世纪欧洲天主教的地位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教权 凌驾于王权之上。
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 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社会生活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事事都受教会的控制和影响3、 西欧社会向近代发展进步:政治上:民族国家产生经济上:近代资本主义因素产生思想上: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解放了思想,对天主教造成巨大冲击4、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天主教会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1) 经济根源:14〜16世纪,西欧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的过渡,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产生,其轻商思想和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背离,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2) 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3) 文化因素: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在宗教改革之前,反对宗教神权 的斗争已经开始,包括文艺复兴运动、欧洲范围的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造成巨大 冲击4) 直接原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 改革运动教会兜售“赎罪券”成为导火索5) 德国因素: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教皇的奶牛”因此, 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
6) 目的: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尝试练习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 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 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材料二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诈和无 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日俱增城市市民也不满天 主教会的统治,这不仅是因为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强大支柱,而且因为天主教会的许多清规 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垂涎教会的财产,出于个人利益的打算,也站 在反对天主教会的行列中来⑴结合材料…分析西欧宗教改革的必要性⑵结合材料二回答,有哪些阶层反对天主教会?⑶根据上述材料,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一般采取什么形式?为什么?经过宗教 改革出现了哪三大新的教派?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 改革的原因(1) 根本原因:一一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天主教会的腐败和 搜刮,引起德国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2) 直接原因:一一教皇兜售“赎罪券”(3) 主要原因:一一文艺复兴的兴起一一淋漓尽致地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4) 主观原因:一一马丁 •路德立志宗教改革2、 开始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内容: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指出信徒得救不靠教皇善功,靠终生悔改。
意义:“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 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3、 马丁 •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1) “因信称义”: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2) 《圣经》是人们信仰惟一的神圣权威,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3) 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4) 简化天主教的复杂的圣礼,主张神甫可以娶妻4、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历史意义(1) 建立了不受罗马教皇管辖的新教会,用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教皇的权威,严重冲 击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2) 建立了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3) 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还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发生在 德国的这场改革很快波及了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先后创立,形成 了基督教三大新教教派5、 宗教改革的性质(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路德的宗教改 革主张及教义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惜时如金和建立“廉价教会”的经济观念,以及否定权 成和追求地位平等的政治要求。
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以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 封建斗争,一种形式是文艺复兴,另一种形式就是宗教改革三、加尔文宗教改革K背景:W*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3深入研究《圣 经》宣传宗教改革2、 内容:《基督教原理》——新教的百科全书1) 认为圣经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2) 主张先定论;(3) 主张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规定神职人员选举产生;(4) 主张过简朴生活,认为教会应该监督、社会、家庭;(5) )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3、 意义:(1) 迅速传播:原因?(2) 地区:(3) 先定论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尝试练习例2、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 利益?四、英国国教:亨利八世宗教改革背景:英国借助王权建立起附属于王权的民族教会(1)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2)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3) 民族国家形成,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4) 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1) 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英王是英格兰国教会的最高首领,拥有处理 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2) 保留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3) 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伊丽莎白宗教改革的内容:(1) 重申“至尊法案”,要求所有神职人员必须效忠国王;(2) 通过《三十九条信纲》,把圣经作为信仰的唯一标准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和实质:特点:建立起英国民族教会,即英国国教会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保留了较多天主 教的成分C实质:表而上是王权与教权的冲突,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特别是教会贵族的矛盾, 是形成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之间的矛盾 ★尝试练习 例3.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英国宗教改革有何特殊性?六、 宗教改革的实质实质: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或资产阶级发动或支持下的 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也是正在形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之间的矛盾新兴 资产阶级借助宗教手段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七、 对宗教改革的评价:(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积极:欧洲的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沉重打击欧洲封建统治的 支柱天主教会,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为欧洲走向近代社会创造条件宗教改革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促进欧洲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
新教登上历史 舞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存在问题:宗教迫害和宗教纷争愈演愈烈C 前景:实现宗教宽容,要走的路还很长★尝试练习例4、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分布图》,请指出三种不同区域的宗教信仰及其成因图 中所示宗教形势说明了什么?★巩固反思5、(9分)仔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赎罪券能并且仅仅能免除教会的惩罚;教会能免除教会所 加的惩罚,不能免除上帝所加的惩罚赎罪券决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免;赦免罪 过之权属于上帝 “赎罪券不能免除上帝对罪过的惩罚;那种权力也仅仅属于上帝自己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勿需赎罪券就得到上帝的赦免;不需要 用赎罪券,基督要求每一个人做这种真正的悔改 ——马丁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请回答:(1)14一一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在西 欧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3分)(2)从上文中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九十五条论纲”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的?它的 内容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及其发表有何意义? (4分)(3)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结果是什么?(2分)★作业回馈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面对教皇和皇带组织的围剿,路德慷慨陈词O 他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
我不能也不愿 撤回任何意见见右图)(1)据材料一,概括马丁 -路德慷慨陈词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分)材料二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一一恩格斯(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如何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 展的? (6分)(3)指出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2分)7. (2007广东高考)(18分)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 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6分)(2) 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12分)★课后习题点拔课中思考题:1、 旧的意识形态能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占统治地位吗?不能够,以宗教改革为例,宗教改革前欧洲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要求打破旧的天主教会的沉重束缚,所以不能随着新的饿社会形态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日益发展成熟,它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 的新的意识形态为其进一步发展服务2、 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有何独特之处?一是宗教改革由英国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领 袖;二是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仪式和制度,因此,英国宗教改革是比较保守的, 因而这一改革并没有完全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3、 耶稣教会为什么要不择手段进行传教?(1)耶稣会成员绝对服从教皇和上级,他们深入宫廷权贵,开办医院和学校,运用 一切方式为天主教服务o (2)其主要目的是为维护天主教的政治、经济利益,从思想上控 制人的精神世界3)在海外传教中,它一方面充当殖民侵略的急先锋,另一方面也在某 种程度上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4、 今天的世界是否已经完全实现了宗教宽容?(1)在基督教各宗派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宗教宽容但是,在不同的宗教之间和其 它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