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诗歌中的酒和月.ppt
62页中 国 月 亮 文 化 海 上 生 明 月, 天 涯 共 此 时 —— [唐]张九龄 “月到中秋分外明”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秋的月亮无疑是最圆、最亮、最美、最牵动人心的月亮 我们谈的是月亮,这个不是天文学意义上的月亮, 而是人文意义上、文化意义上的月亮;更直接地说,是想 通过月亮这一面“镜子” [高悬在天上的明镜,“飞镜又重磨” ] ,来反观我们民族的文化 一、月亮神的失落 [一]历史上的“月亮痴迷者” — 李白、苏轼、万户 月亮与痴迷 — moonstruck, 发狂; — moonshine, 胡思乱想 1、李白 —— 山、水、酒、月 《全唐诗》 50836首诗中,“月”字出现 11055次,占 1/5; 其中李白 1166首诗中,“月”字出现 523次;占 1/2 酒 —— “李白斗酒诗百篇, ……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 仙 李 白 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静夜思》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把酒问月》 月与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下独酌》 “且就洞庭奢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游洞庭五首之二》 由此,诗人自称 “ 月奴 ” ,完全可以理解 诗人打动我们的是他的诗,更让人动情的是他的“死” —— 富有诗意的死的方式诗人一生最为钟情的是两样东西 —— 酒与月亮,将诗人送上人生最后归途的,还是酒与月亮 李白之死 —— 安徽,泛舟湖上,醉眼朦胧,湖水中飘飘 忽忽有一轮月亮,离我怎么这样近呀!简直就伸手可得,我 为什么不把它捞上来呢?于是,在这浪漫的醉意中,诗人伸 一伸手,侧了侧身,便随着水中的月亮永远地去了 “诗” —— “死” —— “诗人之死” 2、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惊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举舞弄轻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一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 《阳关曲 ·中秋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前赤壁赋》 —— 超越人生悲情: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斗之间 …… ”;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所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万户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冒险家! 人类登月事业的第一位殉难者! 明月夜 —— 宋朝时的火箭,非长征系列 —— 捆绑 —— 点火 —— 我就要上到月亮上了!就要看到月宫里的桂树了!还有玉 兔,还有嫦娥! 可是,人类登月史上的悲剧发生 —— 他没有上去,他下来了, 他再也起不来了;为了纪念这位勇士,今天的月亮上隆起了一座山 —— “万户山”! —— 还有张衡山、祖冲之山、郭守敬山、哥白尼山 等等 4、北宋东京的中秋夜 [南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簧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二]月亮神的失落 “音乐发烧友”、“汽车发烧友”、“足球发烧友”等等; “月球发烧友”有几个? 人们对月亮的感觉越来越淡漠,月亮的存在好象是 可有可无,常常是 “ 视而不见 ” ,中秋节吃不吃月饼是无 所谓的,玩月赏月似乎只是昨天的故事。
1、为什么人们不再钟情于月亮?是现代的人感情麻木吗? 肯定不是,不再钟情于月亮,一定是“移情别恋” —— 足球、股市、赌博、舞厅,等等 2、自然科学代替了自然崇拜 月亮不再是一尊神,而是一块离我们 38万公里的巨石, 引力为地球的 1/6; 月宫里既没有温柔的嫦娥,也没有不死的桂树, 300多度(昼 127度,夜 -183度)的昼夜温差不允许任何生命的存在,因此也不会有捣药的玉兔、伐桂的吴刚,“吴刚捧出桂花酒”也只能是诗人浪漫的想象 漂亮? 嫦娥? 婵娟? 桂树? 吴刚? 玉兔? 我们怎么会爱上这样一块石头? 3、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 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也不同: 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是进取、 竞争、开放、征服(自然、 其他民族),工作和生活的 快节奏; 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则是追 求和谐,天人合一,相对封 闭和停滞,节奏很慢(“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 二、月亮文化的今日遗存 精神文化现象有历史继承性,不可能立即消亡 月亮文化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月亮文化的今 日遗存,表明中国人心中有割舍不断的“月亮情结” [一]音乐 1、古曲 “彩云追月”、 “二泉映月”、 “平湖秋月”、 “汉宫秋月”、 “月儿高”、 “春江花月夜”; 2、民歌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半个月亮爬上来” “小河淌水” “敖包相会” 等等; 3、现代歌曲 “ 十五的月亮 ” 刘欢 “ 弯弯的月亮 ” 田震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 田震 “ 月牙泉 ” 苏红 “ 月亮走,我也走 ” 王菲 “ 明月几时有 ” 孟庭苇 “ 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 梅艳芳 “ 床前明月光 ” 徐小凤 “ 明月千里寄相思 ” 张信哲 “ 白月光 ” 许美静 ” 城里的月光 ” [二]建筑 “ 月亮(洞)门 ” 与 “ 哥特式 ” 蕴涵的不同精神: 一个是平和的,向内的,圆满的,和谐的; 一个是激烈的,向外的,超越世俗世界,直指天国。
林语堂:“在中国人看来,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这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幸福观在建筑上的体现 [三]成语 “月光如水”、“月落乌啼”、“月满花香”、 “闭月羞花”、“月貌花容” —— 美女美貌 “月缺花残”“月坠花折” —— 美女衰老、死亡 “花前月下”、“风花雪月” —— 恋爱 “月下老人” —— 牵线搭桥 “月满则亏” —— 谦虚,“谦受益,满招损” “月中折桂” —— 金榜题名 “披星戴月” —— 日理万机 “众星拱月” —— 胡锦涛为月亮,其他为星星 “烘云托月” [四]女子名字 “小月”、“柳月”、“新月” —— 《穆斯林的葬礼》; 没有叫 “ 满月 ” 的 —— 追求苗条,魔鬼身材,天使脸蛋 [五]其他 月山、月牙泉、“月坛” “月饼” 阴历记时、元宵节、中秋节; 香山半山腰慈禧太后“赏月亭”; 张家界“玉兔望月” 嵩山“嵩门待月不忍归” —60年一遇 三、月亮崇拜与中秋习俗 1、自然崇拜是人类早期的宗教形式 泛生命意识 —— “万物有灵” — 天、地、日、月、风、雷、水等等; 2、中秋祭月的由来 《礼记 ·祭仪》记载上古社会的祭月习俗 ——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春分祭日,此为阴衰阳盛的转折点; 秋分祭月,此为阴盛阳衰的转折点。
3、祭月的方式 —— 月神像放在月出方位,供案上摆放月饼, 焚烧月光纸,月亮升起后对月跪拜,由女子主祭; 《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二人“拜月老”,对着月亮 发表爱情誓言 4、其他民间祭月习俗 苗族、彝族的“跳月” —— 自由恋爱; 广西侗族的“行月” —— 山寨芦笙歌舞,比赛场面热闹非凡; 苏州“走月” —— 女子“走”通宵,欢聚、约会, 苏红“月亮走,我也走”; 湖南、贵州“摸秋”、“送瓜” —— 南瓜(“南”为“男”,求生男孩; 南瓜形圆且多子,与女子生育有关); 福建、广东 —— 姑娘“偷青”,“偷青之意不在菜”,不在于非法 占有别人家的几根青菜,而在于被“偷青”那家 的男青年,“偷青” —— 葱(聪明)、芹菜(勤 快)、生菜(生财) —— 很巧,电脑系统“智 能 ABC”拼“ shengcai”时,拼出的正是这两个词; 5、玉兔 印度传说 —— 三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猴子、 狐狸、兔子乞食,猴子和狐狸都有办法,只有兔子无策, 拣来一堆柴,说“你可以吃我的肉”,然后跳入火中;三 神仙大为感动,送兔于月宫 玉兔捣药,降福人间,消病长寿; 月中玉兔为雄性,地上兔子为雌性,雌兔望月即可怀孕; 兔子生殖能力很强,一月一窝,雌兔一年产幼兔 180只; 女人也一样,久婚不孕的,月行中天时,独立于庭院中, 静讨月光,即可得孕。
6、月饼 —— 胡饼; —— 吃月饼的意义: 愿男子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愿女子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愿天各一方的人们早日团圆 7、蟾蜍 与桂树都为月中阴影,即月球平原;明亮部分为山地 蛙,生殖能力强 —— 生殖崇拜; 蛙,竖立形状似人 —— 女娲; 女娲生殖 —— 抟土造人; 蟾 chan蜍 —— 嫦 chang娥; 长寿 —— “蟾蜍寿三千岁” 8、桂树 —— 不死之树 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临安志》:“灵隐有月桂峰,月中桂子曾从坠此峰,生成大树,其花白,其色丹 象征 —— 富贵;长寿; 《说文》:“桂,江南之木,百药之长 《酉阳杂俎》:“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即合 9、嫦娥 —— 中国的探月计划叫“嫦娥计划” 原为“恒娥”,永恒的女性;后避讳西汉皇帝刘恒,改称“嫦娥” 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死后又奇异地再生 追求永恒,像月亮一样不朽,但不可能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岸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时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四、中国月亮文化的哲学意义 1、自然崇拜; 2、生命永恒; 3、阴柔之“道” 4、禅意绵绵 阴柔之“道” 老子道家哲学崇阴贵柔,强调虚静、守弱、无为 《道德经》:“守柔曰强。
52章)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 61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上善若水 “ 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胜 ” 柔性的力量 —— 《红楼梦》:“女人是水做的 俗语:“英雄难过美人关 周国平:“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 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男人的特点是刚强,女人的特点是“柔情似水” 女人水泪的力量! 太极拳 ——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老子学说突出的就是阴性文化,而阴性文化正是以月亮为象征的 —— “阴”从“月”; —— 月亮文化的阴性特征与老子的阴柔哲学正相吻合 《淮南子》:“月者,阴之宗也 《大戴礼》:“月者,太阴之精 月为“广寒宫”; 日“集阳气而成”,月“集阴气而成”; 盘古开天辟地,死后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等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日 —— 阳 —— 昼 —— 明 —— 热 —— 雄 —— 男 月 —— 阴 —— 夜 —— 暗 —— 寒 —— 雌 —— 女 —— 柔 —— 弱 —— 静 —— 下 —— 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