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十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doc
6页课题能力提升(十)一、选择题1.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就能提高科学文化修养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C ①③正确指出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符合题意②说法过于绝对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2.数间民居、一泓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B.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解析:选D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A项错误;B项否认了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必要性;C项否认了社会的变化发展;从传统道德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可以看出D项符合题意。
3.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 )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②要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③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建设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选D ①错误,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应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错误,应该是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主旋律③④有利于强魂健体,故选D项近年来,浙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引领浙江精神,倡导“最美现象”,积极践行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据此回答4~5 题4.浙江各地的公民道德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如在浙江德清等地出现了“百姓设奖奖百姓”的新现象民间设奖产生的“群众设,群众选,群众评,群众学”的滚雪球式的连锁效应,促使崇尚公德、尊老爱幼、重视科技、注重环保等观念意识在德清百姓中间蔚然成风,取得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由此可见( )A.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B.社会道德滑坡严重,需要道德的觉醒C.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D.包容文化的差异,保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解析:选A 通过道德建设的引领,取得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A项符合题意。
5.浙江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是基于( )①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涵是固定不变的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选A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③错误;④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的 6.一些地方运用中国民间画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加大了宣传和培育的实效性可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要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物质载体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③可以消除思想差异凝聚社会共识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 ③错误,人们的思想差异不会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④错误。
7.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就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大胆借鉴外来文化③要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④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选A 材料强调的是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不符合题意④错误,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8.由治癌专家潘教授带出来的义诊医生团队,每年春节下乡义诊潘教授生前坚持了54年下乡义诊,如今由他的儿女后辈继续传承这启迪青年学生要( )A.弘扬正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B.崇德尚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C.助人为乐,恪守良好家规家风D.扶贫济困,提高科学文化修养解析:选B “下乡义诊”体现了崇德尚义的中华传统美德,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目主旨9.社区文化近年比较盛行,每个社区都建立了文化站,摆着书、放着琴,还购置了体育器材,舞蹈更是热热闹闹。
可是,当你走进有些社区也会发现:垃圾可以随便扔,汽车可以肆意挡道等改变这一现状需要(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②让优秀文化渗透进人们行为中,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加强管理和引导,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④人们身体力行文明风尚,知荣辱、促和谐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要改变“垃圾可以随便扔,汽车可以肆意挡道等”的现状,需要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②④正确①③不能解决这一问题10.(江苏高考)103万青奥志愿者集体当选“感动南京”2014年度人物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义、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材料表明( )①弘扬主旋律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③志愿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志愿者行动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培育“四有公民”,排除①;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但是材料未涉及科学文化修养,排除②;志愿者主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践行了核心价值观,③正确;志愿活动是一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正确。
11.“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下列观点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有( )①积重德则无不克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③君子怀德,小人怀惠德者,本也;财者,末也④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 材料引言强调坚持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②④与之相符12.《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要求做到人前人后言行一致,这种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有着现实意义这是因为( )①中华传统道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发展②中华传统美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③“慎独”之修养可彰显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④“慎独”之风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良好风尚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 中华传统道德有精华也有糟粕,社会主义道德才具有先进性,①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3.一个好人,感动一座城市;一座“好人之城”,温暖每一个人天津市某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为外来务工人员、残疾贫困家庭和贫困山区募集御寒衣物3万多件,募集善款35万多元,与22位津门孝亲学子、100名美德少年、100名外来务工子女结成了帮扶对子,用平凡善举点燃灯火,一个个好人的磁场,正在悄然引发道德的共振。
结合材料,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角度,分析某区开展“平凡善举点燃灯火”活动的文化价值解析:要明确知识范围要求,然后从有利于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回答即可答案:①有利于推动学雷锋活动,使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③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④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14.近年来,“最美现象”不断涌现,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最美邮递员”“最美孝心少年”“最美乡村教师”……“最美现象”让人们感召了道德的力量,为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极大的榜样引领作用1)运用文化生活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阐述“最美现象”的价值所在2)某校高二(2)班同学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为该活动设计两条宣传语解析:第(1)问,题目知识限定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解答时一定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回答“最美现象”带来的现实意义。
第(2)问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①“最美现象”有利于弘扬、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精神基础;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公民②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或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培育文明风尚);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示例:①“聚焦在精神,落脚在实践”②“以行动汇聚力量,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