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习题(含解析)(DOC 16页).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89339547
  • 上传时间:2022-09-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66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规范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尚德缓刑书(节选)① [汉]路温舒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大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

      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藏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选自《汉书》,有改动)注①汉昭帝逝世后,昌邑王刘贺刚继位就被废黜,宣帝登上皇位路温舒趁这个时机上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桓文扶微兴坏      微:微小的国家B.援而立之 援:推举C.绝者不可复属 属:嘱托D.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 唯:希望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B.C.D.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于用史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文章第一段叙说孝文帝继位以后能深谋远虑,以仁德治理天下,尊重贤人,关怀百姓,社会安定,论证“尚德缓刑”之必要性,体现了文章论证有力的特点。

      B.选文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选文除了对狱政黑暗、用刑酷烈的现象进行痛斥外,还对造成冤狱的刑讯逼供展开具体描写,并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C.当时“治狱之吏”都“以刻为明”,是当时朝廷倡导的结果朝廷利用权势,大搞思想钳制、舆论一律,使执法“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造成死亡无数D.作者继承了古代开明政治家反对“防民之口”的优良传统,提出“除诽谤以招切言”,劝谏国君要不计较臣民们的“谤言”,才能招来他们至切之言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2)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灵壁张氏园亭记 [宋]苏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余为彭城二年,乐其土风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选自《古文鉴赏辞典》)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阳:水的南面。

      B.三宿而至其下 宿:夜C.则跬步市朝之上 跬步:行走出入D.舟车冠盖之冲 冲:要害之处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B.C.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详细地描述了张氏园亭的地理位置、环境风貌、景物构筑、物产养殖等,突出“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B.张家世代显赫,张氏先人不仅为个人计,而且为子孙计,构筑了张氏园亭,其后五十多年,规模日益扩大C.本文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二年赴任途中,经过汴水边的灵壁张氏园亭时,应张硕的请求而作的一篇游园记D.苏轼从张氏园亭得到启发,围绕仕与隐这一中心生发了一通议论,认为一个人不能追求功名爵禄,而应隐退于田园山林中,因此他也想在彭城买田终老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2)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名 实 篇 [南北朝]颜之推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

      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宴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韩又尝问曰:“玉珽①杼上终葵②首,当作何形?”乃答云:“珽头曲圜,势如葵叶耳韩既有学,忍笑为吾说之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③难继,功绩遂损败矣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④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⑤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选自《颜氏家训》,有删改)注①玉珽(tǐng):玉笏②终葵:一种方形尖顶的椎。

      ③触涂:处处,各处④迒(háng):鸟兽的脚印⑤魂爽:魂魄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音赋韵        属:嘱咐B.彼造次即成 造次:仓促,急遽C.治点子弟文章 点:修改D.亦犹筑室树果 树:栽种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答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忍笑为吾说之 何为其然也C.何预于死者 假舆马者D.世之汲汲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讲的是名不副实的问题,颜之推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告诫子孙:不可学沽名钓誉者的行为,他们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虚名终归要败露的B.文章中的士家子弟,虽然读书不多,但结交众多名士,在文人宴会中展露才华,一挥而就,命意构思体现他一贯特点,消除了韩晋明对他的怀疑C.文章中的邺下少年当初办公事尽心尽意,对下属体恤爱护,获得了好名声,后来由于这方面费用日渐增多,难以为继,使以前的功劳也被抹杀了D.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最后部分采用问答形式,消除了世人对名声片面的理解,明确了树立好名声的深远意义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2)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20题命  说 [清]胡天游仆居京师,或爱仆者,曰:“东肆有工,能以命辨人吉凶短长,指贵禄约穷若鉴鉴状,吏决狱,瞭①莫遁而成勿易也他日又至,曰:“尝试卜乎?王公贵人,四方来者,咸往请,蕲得一言子何乐自失?”仆告之曰:若知所谓命乎?始生而然,以为人之约穷贵禄也古称圣贤,犹不免焉本乎天,生乎地,物之数以万,莫不有造化定吉凶木生而断之,土凝而坏②之,为屋、为舟车、为樽、为薪、为瓦、为盂、为恶器,彼匠与陶,适然成之方其未始形,过者审焉,能予得其为屋、为舟车、为樽、为薪、为瓦与盂若恶器耶?命之于人之视物,吾又何以得其贵禄约穷者耶?且命,人为之乎?果天为之耶?假人为之,憎约穷,奔贵禄,均其力所至,工奚分焉?必天为之,处幽眇微远,度终不可得测昔者孔子有说矣,其系《易》③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微论终不可测,假工诚神,得其贵禄诺者,心喜以愉;得其约穷斥者,必愁以悲。

      其不能更吾悲愁以为喜愉也假犹能更吾悲愁,以为化乎喜愉,诚未肯祈工术,易孔子说,若然,予何卜为!三代④始盛士修其躬治其家贤能授官升才于朝氓农勤功商工贾服其世,罔或闻是说者自夫贤不必贵,不肖不必贱,智不必亨,愚庸不必困,术夫瞽师因得持其妄幸而乘之,以诞鬻于世苟少明其陋,虽诚不必学于孔子,犹将断断无所疑惑惟妇人竖子、臧获贾贩,悦贵禄,惧约穷,谓术夫瞽师足以命己也,鬼神尊其言,群相告其名夫何怪而责焉?(选自《续古文观止译注》,有删改)注①瞭:清楚②坏(pī):同“坯”,成形而没有烧制的陶器、砖瓦③系《易》:《易经》一书有专门对它进行阐释的《系辞传》,传说是孔子所作④三代:指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个时期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蕲得一言     蕲:同“祈”,请求B.方其未始形 形:形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