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山中送别》.doc
4页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山中送别》 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山中送别》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以及新词;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资料查询、讨论等相结合 3、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喜欢学习诗歌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我们走进李白的时代,和他享受诗的快乐 板书:赠汪伦 读诗的名字 二、自学古诗:鼓励:请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诗,根据注释,或查字典自己尝试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 学生各自投入地读书,然后自己尝试解释诗句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身边的同学求助 三、学习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1.引导:谁来说说你怎么理解这首诗的 2.鼓励:你很能干,不用老师讲,自己就理解得这么好,谁再试一试? 3.提示:很好,看来,大家的自学能力挺强,离开老师也能自己学习了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问对这首诗,你们有什么问题? 4.鼓励将问题进行整理得更准确:你们真会提出问题,但是,我更相信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诗,再仔细思考思考,讨论讨论,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
5.学生读诗,提出新的问题 6.学生再一次说自己的理解 7.学生提问:踏歌声是什么意思?李白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 出示补充的资料(教参) 8.鼓励:这两个同学很会联系生活实际,按理说送人应该在家里告别,送别朋友一般又比较伤感,他们发现了诗中写的和生活实际不同请大家围绕汪伦为什么要等到李白上船时再送?为什么是欢欢喜喜地踏歌相送? 9.提示:谁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10.鼓励:汪伦真是李白的知己,你们真是李白和汪伦的知己,也是这首诗歌的知己啊!你能把这首诗歌背诵下来吗? 11.提示: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诗?用什么形式送的? 12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