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授课.ppt
129页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大连“7.16”爆炸着火事故,管目标,管目标,管目标,管目标,管目标,管目标,管目标,管目标,管目标,管目标,,管目标,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管目标,二、事故简要经过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油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 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
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脱硫剂,,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 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国际储运公司,上海祥诚商品检验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辉盛达石化 技术有限公司,中油燃料油 股份有限公司,,,,管目标,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 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 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 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 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管目标,三、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 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
这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教训极为深刻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管目标,四、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 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 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 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 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管目标,事故有关信息: ● 脱硫剂为80%双氧水(北京化工大学某老师的配方,因不成熟,已停止研究); ● 出于保密原因,之前不知道脱硫剂的成分; ● DN900闸阀,齿轮传动机构,手动关闭需4-5人,8000转,约100分钟; ● 其中一罐不具备手动关闭功能; ● 脱硫剂注入点后DN900管道损毁(现场已看不到); ● 国家电网事故发电机协助,关闭阀门;海上取水船协助消防供水; ● 17日7:30关闭全部阀门; ● 本次事故消防用水量达7万立。
● 库区总排污口设置了闸阀,受流淌火影响无法关闭,导致泄漏油品流入海域造成污染,安监总局7月23日“大型原油储罐安全运行研讨会”有关内容,管目标,危险特性: ●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双氧水MSDS摘录,,主 要 内 容,危险化学品概念、分类及其危险特性 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 化学品-----天然或人造的各类化学元素的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1、分类原则 -----根据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进行分类择重原则,,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2、分类 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1992)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3、分类 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第一类 爆炸品,概念: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是指弹药等 第一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性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高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出大量热:NaOH+HClO4→NaClO4+H2O) 第二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三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
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第一项:易燃气体,甲醚、氢气、甲烷、氢气、乙烷、乙炔、乙烯、丙烯、液化石油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 第二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三项:有毒气体,如氯气、二氧化硫等,第三类 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第1项 低闪点液体: 石油醚、二甲硫醚、汽油,第二项 中闪点液体: 甲基叔丁基醚(MTBE)、甲醇、 正庚烷、乙硫醚、苯,第三项 高闪点液体: 柴油,,-18℃,23℃,61℃,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一项: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第二项:自燃物品,指自然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三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钠、氢化钾等,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一项: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第二项: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含油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第六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计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各种氯化钡、汞、苯酚、四氯化碳等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管理,第八类 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第一项:酸性腐蚀品,如发烟硫酸、盐酸、磷酸、乙酸、甲酸等 第二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等 第三项:其他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三、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 (一)固有危险性 主要危险类别: 1、爆炸性 2、燃烧性 3、中毒窒息性 4、腐蚀性 5、放射性 6、环境污染性和破坏性,,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二)危险化学品的过程危险性 1、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危险性分析 (1)生产特征: a. 化工产品和方法的多样化; b. 生产规模的大型化; c. 条件工艺过程的连续化和 自动控制; d. 生产工艺条件苛刻。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2)化工单元操作危险性 化工单元操作:加热、冷却、加压操作、负压操作、冷冻、物料输送、熔融、干燥、蒸发与蒸馏等 危险性:燃烧、爆炸、设备或管道堵塞、物料的泄漏、静电、灼伤等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3)潜在危险性: a. 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增多; b. 能量外泄的危险性增加; c. 薄弱环节增多; d. 对工艺设备的处理能力、材质和工艺参数要求更高; e. 社会威胁性增加,生产大型化中,大量职工的生活需求使厂区与居民区越来越近,一旦发生事故,会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2、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危险性 燃烧 爆炸 泄漏 静电 中毒 污染,,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上海闹市发生液氨车爆炸事故,2005年7月4日中午,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发生一起车载液氨钢瓶暴晒爆裂事件,大量气体外泄,导致60多人不同程度中毒丙烯腈,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苦杏仁味 熔点(℃):-83.6 相对密度(水=1):0.81 沸点(℃):77.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83 分子式:C3H3N 分子量:53.06 饱和蒸气压(kPa):13.33(22.8℃) 燃烧热(kJ/mol):1757.7 闪点(℃):-5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化学性质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并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剧烈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3、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过程危险性 燃烧 爆炸 丢失 污染 中毒 腐蚀,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大灾难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现在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一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危险源头:管理错误+工人失误 在例行日常保养的过程中,由于该公司杀虫剂工厂维修工人的失误,导致了水突然流入到装有MIC气体的储藏罐内MIC 是一种氰化物(异氰酸甲酯),一旦遇水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这次有水渗入载有MIC的储藏罐内,令罐内产生极大的压力,最后导致罐壁无法抵受压力,罐内的化学物质泄漏至博帕尔市的上空MIC(异氰酸甲酯,C2H3NO),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性状 液体 气味 刺鼻气味、催泪瓦斯味 沸点 37-39℃ 比重 0.960 水溶解度 不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