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杆机构解析法设计PPT课件.ppt
17页§5-3 四杆机构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解析法设计一、矢量法一、矢量法(一)运动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一)运动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因为封闭矢量多边形的矢量和等于零,如图有:因为封闭矢量多边形的矢量和等于零,如图有: AB+BC+CD+DA=0 ……((1))矢量方程(矢量方程(1)相当于两个位置环路方程:)相当于两个位置环路方程: …………………………((2 2)) 设定设定θθ3 3的值为已知输入的值为已知输入θθ3 3 =q,可用某种方,可用某种方法(代数、数值法或图解法)求出相应的法(代数、数值法或图解法)求出相应的θθ1 1和和θθ2 2值 这时位置变量为已知,因而当给定了以这时位置变量为已知,因而当给定了以 表示表示的主动速度的主动速度 的值后,就能确定各杆的速度的值后,就能确定各杆的速度 求方程(求方程(2)的微分,可得速度环路方程如下:)的微分,可得速度环路方程如下: 因为因为 为已知,且引入缩写符号为已知,且引入缩写符号 ,方程(方程(3)可写成矩阵形式:)可写成矩阵形式:(为为θ3对时间的微分对时间的微分) 解方程(解方程(4)得:)得:以速比以速比 :,,表示速度,若承认杆表示速度,若承认杆3为主动杆则略去(为主动杆则略去(7a)中)中第二下标,从方程(第二下标,从方程(5)、()、(6)可知:)可知:对方程(对方程(3)微分,得加速度环路方程如下:)微分,得加速度环路方程如下:若若 为已知,则方程(为已知,则方程(9)右边各项(以)右边各项(以R1,R2表示)为已知。
表示)为已知 解之得加速度如下:解之得加速度如下:(二二)连杆上点连杆上点( p )的运动(需求的点)的运动(需求的点)P为四杆机构连杆上的点,在为四杆机构连杆上的点,在 坐标中坐标中P用(用( ,, )表示,在固定坐标系)表示,在固定坐标系xAy中,矢中,矢量量 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 ),以),以p’表示表示p点在点在BC线上的投影则有部分环路方程:线上的投影则有部分环路方程:方程(方程(1)代表两个标量方程:)代表两个标量方程:求(求(2)的微分,可得速度方程:)的微分,可得速度方程:若根据前面完全环路若根据前面完全环路ABCDA所作分析求得了所作分析求得了θ1, θ2 ;; ,则方程(则方程(3)就唯一确定了速度分量)就唯一确定了速度分量 对方程(对方程(3)求微分,得连杆上)求微分,得连杆上P点的加速点的加速度分量:度分量:二、几何法二、几何法已知:各杆长度已知:各杆长度a, b, c, d ,主动件,主动件AB的转角求:从动件求:从动件CD的转角的转角β。
解:解: △△BCD中中 △△ABD中中 ((3)代入()代入(2):):式中式中 为主动件角速度为主动件角速度由上式可见由上式可见 是多元函数,是多元函数,具有非线性具有非线性§5-4 正弦机构和正切机构正弦机构和正切机构一、传动特性一、传动特性结构特点结构特点::正弦机构推杆为平面;正弦机构推杆为平面;正切机构推杆为球面正切机构推杆为球面(一)正弦机构(一)正弦机构 (特性方程特性方程) 传动系数传动系数 非线性非线性 例:奥氏测微仪例:奥氏测微仪 图图5-30(下一页下一页)(二)正切机构(二)正切机构 (特性方程特性方程) 传动系数传动系数 非线性非线性 正弦机构正弦机构 正切机构正切机构例:立氏光学比较仪(立氏光学计)例:立氏光学比较仪(立氏光学计) 图图5-31S=a·tgφ≈aφl=F·tg2φ ≈2F φ 故:故:l/S=2F/a l=2FS/a则:刻:刻线位移量位移量l与被与被测量量S成线性关系。
成线性关系P98 习题习题 5-7。
